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高血脂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高血脂共有281項結果
健康

患糖尿病逾20年 五成演變出腎臟病變 想要逆轉「腎」 中醫傳授控糖四招

糖尿病,是慢性腎臟病最常見的危險因子,初期可藉由自身慢性病控制與改善飲食、生活習慣等,來延緩腎功能的持續惡化。

日期:2021-02-03

健康

血管堵易突發心臟病,每天一招保養血管,改善心痛、胸悶

53歲的劉先生,因為心臟不時有刺痛感去看醫生,檢查並未發現有什麼問題,醫生只叮嚀他多運動,他不只游泳、跑步,還做鐵人三項,但心臟的刺痛卻沒改善。他表示:「剛學氣功時,手掌勞宮穴會隱隱作痛,老師說這是心臟的問題,要我接著密集練習,20天後爬樓梯,心臟完全沒有異樣,太神奇了。」

日期:2020-12-31

健康

頭暈頭痛、耳鳴失眠可能是高血壓!自我調節穩定血壓練這招

高血壓是國人越來越普遍的亞健康現象,主要是飲食習慣西化,脂肪攝取過高,再加上運動不足,血壓很容易一路飆高。現在,高血壓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疾病,很多年輕族群也有這個問題,因為體重超重的人越來越多,每3個人就有1人高血壓;每4個死亡人數中,就有1人死於心血管疾病。

日期:2020-12-11

健康

不用走萬步,每天只要走●步就夠了!急診室醫師推薦:最有效的5種運動

美國官方在2018年針對3萬多名美國人的生活習慣做了一個調查,發現美國15歲以上的青少年以及成人,每天至少都可以有4.5小時以上的閒暇時間,平均起來超過5個小時。在這些時間裡,男性花了211分鐘在滑手機,女性則是175分鐘,等於是占據了55%到59%的閒暇時間。相對的,用來運動的時間則只占5.5至6%,相當的低。

日期:2020-11-06

科技

迎向2030:工研院新科院士引領世代浪潮

美中科技角力,疫情不意而至,全球經貿版圖面臨重整,工研院院士發揮卓越領導力,逆勢突圍、造就不凡,工研院以創新科技力,攜手產業邁向美好2030。

日期:2020-10-27

健康

心血管疾病、菸酒成癮、三高是高風險族 掌握猝死潛在因子 從健檢先預防

冠狀動脈因年齡與遺傳而導致血管壁增厚,且三高會加重冠狀動脈心臟病,更是成年人猝死主因,唯有控制三高、改善肥胖、戒菸、戒酒,才是治本之道。

日期:2020-10-21

健康

外食久坐族易升糖又代謝不良,每天練一招預防糖尿病上身

三高慢性病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越來越多人40歲以前就罹患糖尿病,特別是在亞洲,糖尿病有明顯年輕化的趨勢,20幾歲的病友也不少見。

日期:2020-10-15

健康

主動脈剝離9成都是高血壓害的!6個「保命之道」記下來

心臟基金會執行長黃瑞仁指出,主動脈剝離9成都是高血壓引起,高血壓的併發症在腦部容易造成腦血管破裂、腦出血,在心臟則易造成心肌梗塞,對主動脈最大的危險就是造成主動脈剝離。因此,有高血壓的病人一定要嚴格控制血壓。

日期:2020-09-27

健康

就是胖肚子!中年男人最容易有脂肪肝,每天這個動作:促進氣血循環、提高脂肪代謝率

黃先生體檢出重度脂肪肝,血壓、血糖也超出正常值,除了中廣身材,臉上皮膚暗沉、長斑,整個人看起來總是很累的樣子。剛開始練氣功,他很訝異自己流的汗多到滴在地上,而且臭到不行,可是幾個月之後,灰暗的臉色散去,皮膚出現光澤,體力、精力和活力感都回來了。

日期:2020-09-26

健康

腸道微菌叢失控 腹瀉、血便應就醫 潰瘍性結腸炎非絕症 內視鏡見真章

很多人都有腹瀉經驗,千萬別小看它,如果是長期腹瀉、血便,有可能是潰瘍性結腸炎!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正是長年飽受此項宿疾之苦,二度辭去首相職務。

日期:2020-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