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魄力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魄力共有359項結果
國際總經

假面ESG現形記》以減碳為使命做電動車,特斯拉竟被踢出標普ESG指數,馬斯克究竟做錯什麼?

去年3月,歐盟一紙《永續金融揭露規範》新規,正式吹響了反「漂綠」的號角。近500天後的現在,這場「ESG打假之戰」,又上演更鋪天蓋地的第二幕。隨著全球一個又一個雷厲風行的圍剿案例曝光,假面ESG正因此一一現形!

日期:2022-06-15

政治社會

「有溫度的好消息」!300億租金補貼7月上路、10月撥款…這4類人加倍領,50萬戶受惠

近來物價及租金雙漲,行政院今天宣布「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堪稱是國內租金補貼制度重大變革。內政部次長花敬群表示,爲減輕租屋民眾生活負擔,將租金補貼戶數從目前12萬戶,大規模提升補貼戶數至50萬戶,並對初入社會單身青年、新婚夫妻、育兒與社會經濟弱勢家戶的補貼金額給予1.2倍至1.8倍加碼,總經費也從目前每年57億元增加至300億元。

日期:2022-03-31

焦點新聞

萬安拉警報?民進黨、民眾黨夾殺…選台北市長蔣萬安還缺這一味 這次硬起來的背後原因曝光

立法院上週五通過18歲公民權修憲案,並於本週一(28日)由立法院長游錫堃與各黨團總召,在立法院張貼「18歲公民權」修憲案公告,依《憲法》增修條文規定,公告完成半年後舉行公民投票複決。由於公民複決需要選舉人總額過半數才能通過,換算下來門檻高達965萬票以上,民進黨盼公民複決能與年底九合一大選一併舉行,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則主張應依民進黨去年力主的公投與大選脫勾的公投決議進行。若要改變,民進黨應先道歉。

日期:2022-03-31

焦點新聞

請客、送禮、換票…中常委賄選傳聞不斷 國民黨這次打得到老虎嗎?

3月初剛完成的國民黨中常委選舉,由於競爭激烈,選舉期間送禮、請客、賄選、換票傳聞不斷,重創國民黨形象,被喻為是史上選風最敗壞的中常委選舉。

日期:2022-03-18

產業動態

相同產業,為何她的公司EPS成長比我高?女性領導人「這特質」助營收、穩財務 更是推動ESG的關鍵力量

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對經濟活動造成嚴重衝擊,令許多企業面臨前所未見的嚴峻考驗。然而,根據台灣女董事協會與台灣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共同撰寫、發表的2021年《女性治理白皮書》顯示,即使面對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2020年,在由女性治理(指由女性擔任董事長或總經理)的台灣上市公司中,每股稅後純益(EPS)成長家數,優於其所屬產業的比例,仍高達56.6%。逆境中的績效成長,反映的,不只是卓越的企業領導,背後更隱含著女性經營者,不同於男性的領導特質。

日期:2022-03-07

情感關係

小嬸常與公公婆婆旅遊,婆婆卻抱怨她很不負責任!「好媳婦」不是拼命做,是孝親戲中演好演滿

有些已婚的女性朋友經常向我訴苦,說她們的婆婆很難搞,然後以羨慕的語氣,說道:「還好妳嫁給了外國人!」在她們的印象中,歐洲婆婆就如同朋友一樣好相處,不會有任何婆媳問題。聽完後我仰天大笑!

日期:2022-02-18

傳產

「林口、台中港Outlet開幕後,我被台灣人嚇到了!」 三井插旗北中南 連新光三越都得跟進 為何這家日商重押台灣?

這是一個販賣全家人歡樂的地方,有天有地,有寬闊的場域,長者在這輪椅可以舒適進出,孩子在這可以自在跑跳,父母可暢快血拼,這裡是三井Outlet。當台灣百貨業的總體成長不再,當許多台灣人常說: 「台灣內需市場很小…,」這位跨海而來的日商,卻勇於投資台灣,10年內要在台灣開出至少6座商場,緊咬新光三越、SOGO,成為台灣零售業新天王。三井看到了哪些台灣人自己看不見的機會?我們解構三井Outlet成功的祕密,帶你一探這座「快樂天堂」。

日期:2022-01-19

生活消費

中菜味傳香

對許多台灣人而言,吃遍山珍海味,總覺得還是中菜最耐吃、極對味。自小學廚的中菜主廚,累積數十年的技藝,一把爐火燒得精,一出手,味道鹹淡、口感軟脆沒得挑剔,饕客上門光臨,看米其林星級名廚入新店、秀廚藝,品嘗經驗老道的大廚,用食材演繹中菜迷人的新舊風味。

日期:2022-01-12

職場

中鋼董事長 迎建廠50年來最好一年 翁朝棟

今年是中鋼建廠五十年來最好的一年!」早在今年八月底股東會,中鋼董事長翁朝棟就如此預告。

日期:2021-12-08

政治社會

聯合國氣候峰會啟示錄 ——從失望中找到希望

一九三六年,美國文壇大家費茲傑羅 (F. Scott Fitzgerald)曾行文寫道:「考驗一個人是否具有高度智慧,可以看他能否心存兩個相反的概念,卻無損於其思考能力。例如,發現事態令人失望時,但仍然下定決心找到希望。」隨著第二十六屆聯合國氣候大會在英國格拉斯哥市 (Glasgow)落幕,這段話或許是最好的注腳。一九七個成員國承認,要將全球暖化程度 (相較於工業革命前水準)限制在攝氏兩度以內,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但各國仍展現拚搏的決心。

日期:2021-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