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鮮明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鮮明共有972項結果
國際總經

老人、新生兒成為中國、印度經濟轉捩點!謝金河曝企業投資需留意「潛規則」:人口紅利正要開始

印度的人口紅利走在印度的街頭,我喜歡看印度的小朋友,他們五官輪廓很鮮明,每個人看起來都是很聰明的樣子!不過,印度種姓制度,階段分明,生長在貴族或平民的小孩,命運又迥然不同。

日期:2024-03-11

政治社會

賴清德帶領的「新台灣隊」,先發夢幻名單將有哪些人選?府院黨「黃金鐵三角」露眉目,力拚2026選戰

準總統賴清德是超級棒球迷,過去曾多次以棒球賽制為例,分析政治情勢,520後賴清德將上任第十六屆中華民國總統,正式擔任台灣隊「總教練」掌兵符,外界關注先發投手以及「新台灣隊」的夢幻名單,是否有機會出現首位女閣揆,或是有黑馬出線帶來執政新亮點,各界都睜大眼睛關注。

日期:2024-03-09

國際總經

川普初選狂勝!性別歧視、種族移民政策爭議沒停過⋯為何「民粹領袖」在全球這麼火?3個關鍵字解困惑

美國「超級星期二」總統初選投票結果,川普勢如破竹拿下14州,篤定奪下共和黨提名,可望與民主黨的現任總統拜登再次對決。

日期:2024-03-07

政治社會

蔣萬安怒了!北市府女科員大膽販毒、8年級生身分曝光…交易選「市府門口」同事4個字點評個性

台北市社會局一名女科員涉嫌販毒,檢警今早搜索市府及女科員住家,警方對此低調不願透露更多細節,將由檢方偵訊後說明案情。社會局長姚淑文回應,關於本案是為同仁私下涉法行為,基於偵查不公開,我們全力配合司法調查,毋枉毋縱。

日期:2024-03-06

科技

拍父親的故事 中保科林孝信著作搬上螢幕 時代劇新高度 《商魂》挑戰國際版權

一個時代的故事,如何變得好看?近來台劇《商魂》播出後,跌宕起伏的劇情,和精緻的場景,均獲台灣觀眾讚揚,下一步,製作團隊更將挑戰國際市場。

日期:2024-03-06

政治社會

密西根州長半年內再度訪台,宣布設在台辦事處:惠而浦、汽車供應鏈都有興趣來台投資

去年9月剛訪問過台灣的美國密西根州長格雷琴.惠特默(Gretchen Whitmer),相隔半年內再次來到台灣,展開為期兩天拜訪行程。

日期:2024-03-04

話題人物

黃永松的《漢聲》人生 用一根線拉動一整片天空

《漢聲》雜誌創辦人黃永松因肝昏迷入住加護病房多日,周一(3/4)離世,享壽80歲。作家好友楊渡在臉書上發文證實,黃永松是在凌晨4點30分辭世。楊渡說今天早晨接到黃永松兒子的簡訊,說父親因肝昏迷住在加護病房多日,週日原本想移到安寧病房,但因怕身體無法承受而未移動。「我總感覺,永松兄是來這人世修行的神仙,修行圓滿了,要回去天庭。他為世間的神佛廟宇做了那麼多事,為民俗藝術的保存,奉獻那麼多心血,為文化的傳承創新,貢獻一生,我相信,天上神佛都會看顧著他的。」楊渡說,黃永松是民間工藝、表演藝術、民俗文化、廟宇建築、古蹟保存、歷史真相等的傳承人,也是守護神,如今,守護世間的神仙,功德圓滿,要回去天庭了,願天上神仙一起來守護他,伴著他遠行。《漢聲》雜誌辦了近半個世紀,它用細琢精雕的方式,完成了「福建土樓」、「貴州蠟染布」等,一篇又一篇,驚人的文化報導,受到了《時代》雜誌、BBC等國際媒體的肯定。黃永松,這位替「中國結」命名的老人,至今還提著鍬,在文化土壤上掘著,他說,他是拉風箏的人,想「傳」,也盼著人「承」。(原文刊載於2017/11/29,更新時間為2024/3/4)

日期:2024-03-04

政治社會

家裡兩輩都在高雄碼頭做苦力,如何栽培出3個麻省理工畢業生?2次移民讓我們家跳出階級複製

作者王裕閔是高雄出生的台灣囝仔,經過兩次移民的磨練,從台灣到阿根廷,再從阿根廷到美國,克服困難躋身入麻省理工學院(MIT)。畢業後,未選擇科技業,一頭栽進華爾街,每天在交易廳的資產價格叢林裡廝殺。職涯從金融業競爭最激烈的華爾街發跡,縱橫交錯於賣方(投行證券業)與買方(資產管理行業),發展橫跨全球東西南北,為工作與人生創造各種財富。最引以為傲的是發掘、提拔、指導過上百位的投資英才,包括科技業的投資紅人凱西.伍德(Cathie Wood),以及馳騁於紐約、蘇格蘭、日本、新加坡、中國大陸、澳紐的投資家與專業經理人。

日期:2024-03-03

科技

「5年變20個月」台積電熊本廠光速完工寫驚奇!經濟學人點出3關鍵:為何能贏美國廠這麼多

台積電熊本廠(JASM)今(24)日盛大開幕,僅花費約20個月就完工,比原定計劃的5年提早3年多,不僅建廠速度前所未見,日本政府也罕見允許24小時日夜趕工,全年無休加速施工,外媒則點出勞動關係、股東結構與政府補貼等3點,是熊本廠超車美國亞利桑納廠的重要關鍵。

日期:2024-02-24

政治社會

不能辦門號、領不到防疫物資⋯⋯新住民頻「卡關」 18人顧60萬新住民? 拚立專法保障權益

今年,台灣新住民將突破六十萬人大關,加上新住民子女逾百萬人,但他們的權益卻經常「卡關」;這不只攸關外籍配偶生活保障,更包含經濟移民的整體政策,面對缺工、少子化,台灣必須做好準備。

日期:2024-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