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黃張維在台北的建設公司辦公室,可以看到一群人跑步的藝術畫作,他曾在商場遇到金融風暴,4年燒光1.2億資金,壓力大到疾病纏身、賠上健康,為了改善生活,他毅然穿上跑鞋,持之以恆一步一腳印,用雙腳逆轉重生。
日期:2025-06-04
今周刊編按:新北市三重區六張街一處名為「莘聖沐光居」的建案工地,6日因開挖地下室導致鄰近兩棟屋齡40年的房屋傾斜。市府工務局原先計畫拆除其中一棟(190號)的三樓及頂樓違建,以減輕建物負擔,不料另一棟(184號)卻於晚間8點45分突然倒塌。所幸住戶已提前撤離,並未造成人員傷亡。目前,市府已緊急安置受影響住戶,並將追究建商責任。結構技師指出,三重原本地質就是沙土,地底不夠緊實,加上建商施工時,疑似鑽孔鑽歪了,雙重因素才會發生意外。確切的肇事原因仍有待鑑定釐清。發生損鄰怎麼辦?該如何申請損害賠償?都更專家黃張維整理六都處理原則一次看。
日期:2025-01-07
台北市政府今天(11月20日)公布修訂後的都市更新地區,總共更新91處地區,擴增後面積突破1,000餘公頃,計畫案即日起公開展覽,後續提請北市都委員會審議。這比修正前85筆655公頃面積、大增了60%,北市將進入都市更新的加速推進期!
日期:2024-11-20
2024年4月3日上午,台灣發生規模7.2大地震,造成台北捷運中斷、環狀線毀損,花蓮更是嚴重受災區,共計有182棟房屋受損,其中甚至有17棟經過評估後有立即性危險,快速完成拆除。而台灣老舊房屋占比最高是台北市,平均屋齡達到37.78,讓老屋改建的急迫性與重要性再度浮上檯面。
日期:2024-10-11
台灣是一個高度都市化的國家,但首都台北市有高達7成是超過30年的老屋,為避免地震產生的安全疑慮,推動都市更新刻不容緩。不過統計至2022年底,重建戶數僅有2萬戶,解決公部門、建商與民眾間的矛盾,是推動都更重要的關鍵。
日期:2024-10-03
為解決都市安全、市容等問題,《都更條例》於1998年通過,雖然一度因為「文林苑事件」冷卻,但由於台灣地震頻繁,危險老舊建物容易倒榻,加上高齡化社會對無障礙環境需求增加,因此2017年政府再公布實施《危老條例》,期能加速促成老屋換新。但是否能「一坪換一坪」、遇到不同意戶該如何進行等問題,《都更危老大解密》作者黃張維在Podcast《Today來讀冊》中一一為聽眾分析。
日期:2022-07-29
2016年2月6日凌晨,台南維冠金龍大樓在地震中倒塌,造成115人死亡,一時間人心惶惶;根據國家地震中心研究發現,若發生規模6.3以上地震,台北市恐怕將有4,000棟以上房屋倒榻。2021年10月高雄城中城大樓發生大火,由於該建物屬於危險老舊大樓、缺乏管理,加上騎樓堆放許多雜物,增加救援難度,最終釀成46死43傷震驚全國;老舊建物埋下的近憂遠慮,值得你我正視。
日期:2022-07-22
以大台北來說,因為蛋黃區的房價一直高居不下,所以,有不少人都想要買蛋黃區的老屋來等待都更,藉以作為投資。
日期:2021-10-08
改建後的分配比例永遠是地主最關心的一個議題,也是最需要協調、溝通的部分,畢竟它直接影響了房屋改建後的總價與地主的生活空間。根據我這幾年的觀察,地主和建方的協議若最後破局,多半也是因為分配比例無法達成共識。
日期:2021-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