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獅旅遊與台鐵合作推出的第8台觀光列車「山嵐號」將於4月19日啟程。雄獅旅遊總經理王岳聰說明,「山嵐號」是以山為主軸,從花蓮啟航前往台東池上,停泊包括壽豐、玉里、東里、鳳林等小鎮。團體行程部份,雄獅打造2至3日的深度之旅,如「山嵐花池艾美2日」安排新城老街散策,入住疫後首度公開的「花蓮潔西艾美酒店」,贈送山嵐旅客專屬馬卡龍,嘗鮮價每人9900元起。
日期:2025-03-19
2025智慧城市展暨淨零城市展周二(3/18)於南港展覽館二館登場,「台灣虛擬電廠與發展趨勢與商機」論壇,邀請產官學研共同商討,如何從政策面、法規面,促進虛擬電廠發展。當國內「看天吃飯」的綠色能源占比愈來愈高,如何提升電網韌性,成為台電的重要課題。此時,不僅透過儲能系統、需量反應來應對,透過「虛擬電廠」的概念,更能善用分散電力資源,提高電網韌性。
日期:2025-03-19
0403強震震歪新北捷運環狀線,導致新北環狀線被迫分段行駛8個月,1月間新北捷運認定施工的中華工程(2515)未按圖施工,將求償19.27億元。中華工程周一(17日)為此召開記者會,嚴厲駁斥新北捷說法,更強調新北市提出的調查結果有「球員兼裁判之嫌。」中工指出,中工僅為施作單位,14年間所有施作過程,均要通過業主台北市捷運局、新北市政府,以及設計單位的監督,「中工不可能閉門造車,更不可能不按圖施作」。中工更點出,該捷運路段不僅有樹枝狀、疊式雙層結構,遭指出問題的盤式支承,從秀朗橋站到板新站共有882顆,僅有22顆受損。若「以偏概全」歸咎災損責任,無助公共安全,應調查上層結構的耐震程度。此外,地震期間捷運中原站的地震監測儀未開啟,也無法觀測地震實際對橋墩影響。新北市長侯友宜稍早對此說:「尊重公正團體判斷,一定向中工來求償,絕對不退讓。」新北市捷運工程局也強調,問題癥結就是中工未按圖施工,尊重國內頂尖專家學者的專業判斷,後續將提告向中華工程求償19.27億,一毛錢都不會放過。
日期:2025-02-17
台鐵公司周一(1/13)舉辦新春記者會,2024年台鐵完成公司化後,首年成績單出爐。台鐵公司總經理馮輝昇分享,過去一年在同仁努力下,完成十大亮點,不論客運營收、附屬事業收入均創高。2024年台鐵每日平均運量達64.77萬人次,突破過去高峰,附屬事業如便當銷售大幅成長12.8%,達到8.63億元。去年資產開發收入也達37.81億,年增8.5%。台鐵公司預估到2033年,資產活化帶給台鐵的開發效益,累計可超過300億元。值得留意的是,台鐵南港調車場的都更案,一直被外界點名可望成輝達台灣新總部,甚至傳出輝達透過國際房仲詢問。不過,台鐵今日面對媒體詢問強調,並未針對此事作回應,「對於輝達是否鎖定南港調車場,也一無所悉」。與民眾通勤息息相關的台鐵票價調整,台鐵董事長杜微說明,合理報酬率最低應為3%,不過為了讓短程客便利、留住長程客,最終採用的合理報酬率可能低於3%。展望2025年,台鐵公司希望達成0重大事故、一般事故、車輛異常事故下降15%的目標。財務方面,台鐵希望在2026年達到現金流轉正、2028年會計帳目轉虧為盈。
日期:2025-01-13
去年0403地震震歪新北捷運環狀線,導致新北環狀線被迫分段行駛了8個月,讓倚賴環狀線的中永和居民苦不堪言,得仰賴公車轉乘。新北捷運公司周五(1/3)發布調查結果,認定施工廠商中華工程未按核定施工圖施作,導致支承上、下盤交界面喪失抗剪能力。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將依約向中華工程求償19.27億,「一毛錢都不會放過」。施作環狀線的中工(2515),是沈慶京擔任主席的威京集團旗下公司,中工周五股價下跌0.25元、收在10.6元或2.3%,自2024年4月3日地震當天的16.05元,至今股價已重挫逾3成,中工面對巨額求償,加上老闆又身陷牢獄,股價再來怎麼走也備受關注。對此,中工發出聲明回應,受損橋梁是國內首次採用「疊式橋梁結構」,施作難度高,但已嚴格按圖施作。對於鑑定報告的災損現象,中工表示尊重專業見解,但仍會詳細檢視內容、釐清責任歸屬,依循法律途徑與雙北市府溝通求償事宜。
日期:2025-01-03
位於臺灣東岸的花蓮,這裡豐富的自然資源與文化底蘊,逐漸成為青年創業者的回流熱點。面對這片美麗土地上的創業挑戰與機遇,磐磯商務顧問股份有限公司作為花蓮第一處民間創業輔導及共同辦公空間,幫助地方創業者找到最適切的商業模式,並透過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在地青年創育坊補助計畫」,匯聚資源幫助企業邁向永續。
日期:2024-12-25
2024年12月25日,全台灣有12名縣市長執政滿6周年,《今周刊》在年底推出系列專訪報導,希望了解這些縣市長在最後2年任期中,規劃達成的城市治理目標和政策行動。報導中,《今周刊》也邀請12個縣市議會的朝野黨團幹部,提出對縣市政府未來2年的施政建議,期盼促成良性的府會交流。
日期:2024-12-24
2024年12月25日,全台灣有12名縣市長執政滿6周年,《今周刊》在年底推出系列專訪報導,希望了解這些縣市長在最後2年任期中,規劃達成的城市治理目標和政策行動。報導中,《今周刊》也邀請12個縣市議會的朝野黨團幹部,提出對縣市政府未來2年的施政建議,期盼促成良性的府會交流。
日期:2024-12-24
2024年12月25日,全台灣有12名縣市長執政滿6周年,《今周刊》在年底推出系列專訪報導,希望了解這些縣市長在最後2年任期中,規劃達成的城市治理目標和政策行動。報導中,《今周刊》也邀請12個縣市議會的朝野黨團幹部,提出對縣市政府未來2年的施政建議,期盼促成良性的府會交流。
日期:2024-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