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台股走勢,猶如雲霄飛車般刺激,從期指跌停到期指漲停,市場情緒從恐慌到樂觀僅一線之隔!幕後黑手?答案很清楚,就是川普。熟悉江江的粉絲都知道,川普不只是總統,更是「交易藝術大師」。這波關稅操作,不是單純貿易戰,而是精準的談判劇本—川普利用不確定性製造籌碼,為「美國優先」再次鋪路。
日期:2025-04-15
在台積電(2330)董事長魏哲家公開力挺多功能機器人後,相關概念股應聲大漲,尤其是機器人指標股台灣精銳(4583),股價自2024年12月12日的681元,在短短8個交易日、12月26日盤中飆上995元價位,直逼千金股寶座。在近期台股漲勢稍為休息的大環境下,台灣精銳週一(1/6)回跌至855元,許多投資人都在想:「拉回可以買了嗎」?
日期:2025-01-05
鄰近聖誕節前夕,美股持續上演慶祝行情,四大指數12月24日上漲0.9%~1.3%提早收盤,外資昨日現貨買超139億,反而投信小賣18億,顯示雙方態度改變。
日期:2024-12-26
今周刊編按: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看好多功能機器人前景的一番話,讓機器人概念股全面噴發,包括上銀 (2049)、華晶科(3059)、大銀微(4576)、盟立(2464) 等本周都表態上攻。其中,上銀(2049)近6個營業日累積收盤價漲幅達27.75%,且6個營業日起迄2個營業日收盤價價差達51.00元,且12/24成交量為最近60個營業日日平均成交量之5.05倍,因此被證交所列入注意股。上銀攜手大銀、美國新創公司合作開發AI物流機器人,上銀負責開發、設計及提供諧波減速機等產品,美國新創公司負責AI、視覺及軟體,大銀提供驅動器,預計2025年中之後小批量生產。上銀週三(12/25)股價繼續向上衝,最高來到337.5元創3年來新高。專家表示,若錯過搭上這波機器人概念股浪潮的,建議投資人不必追價,因為機器人族群大波段漲勢才剛開始。
日期:2024-12-25
台積電法說會即將於周四(10/17)登場,摩爾投顧投資長郭哲榮表示,台積電在本波站上千元後連續上漲4天,並在10/11(五)盤中再戰1050元,創下將近3個月以來的新高,看起來離歷史新高的1080元已經不遠了。但這一次是否能夠突破1080元,還是像上一次法說會,公布利多後卻崩跌3700點?
日期:2024-10-14
台股周五(11日)盤中一度重返2萬3大關,終場也大漲242點,站上2萬2900點,但資深分析師提醒,成交量萎縮至3503億元,呈現「量價背離」走勢,大漲主因之一是內資利用下周三(16日)台指期結算的平倉壓力,軋空外資4萬口的期貨空單,且盤面上除了台積電之外,只剩低基期股票有表現,提醒不能只看指數突破,後續需仔細觀察成交量變化,尤其是波段漲幅較大的高基期股,更應適時減碼。
日期:2024-10-13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2日公布第3季交車數據後,因交車數未優於預期,股價反而下跌,但下一件大事讓投資人引頸企盼,即旗下無人計程車隊Robotaxi在加州時間10月10日(台灣時間10月11日)亮相。特斯拉原定在今年8月8日就要舉行Robotaxi原型車發表會,沒想到一延就兩個月,而就在發表會前夕,任職6年的特斯拉資訊長薩迪(Nagesh Saldi)卻突然離職,他是特斯拉德州和紐約資料中心負責人,該部門需要更多運算能力來訓練其神經網路,以進行自動駕駛和其他人工智慧工作,高層突然離職也引發外界諸多揣測。
日期:2024-10-06
追蹤MSCI臺灣ESG永續高股息精選30指數的國泰永續高股息ETF (00878),下半年最新成分股調整於11月30日收盤後完成生效,我們最早是從11月21號就已經觀測到00878的刪除動作,馬上照比例推算出,這次最有可能刪除的4檔成分股:包含南亞科(2408)、中鋼(2002)、宏碁(2353)和今年不配息的開發金(2883),完全沒有AI概念股。到了隔天,聯電(2303)、世界先進(5347)和統一(1216)這3位新同學終於現身了,正式確定了這一屆的三進四出。因為00878是先換再講,經過了10天的調整,MSCI在12月1號也發了新聞,確認了這三進四出,納入的四檔是因為股利分數和ESG排序上升,而剔除的中鋼、南亞科是因為近4季的EPS轉負,開發金則是因為股利分數吊車尾,宏碁的話則是ESG分數下降而遭到剔除。
日期:2023-12-12
權王台積電 (2330-TW) 營運展望樂觀,激勵股價今 (14) 日大漲,盤中高價一度攻上 673 元,漲幅近 2%,但權王利多無法拉抬盤勢,加上聯準會 (Fed) 副主席提名人選布蘭納德週四 (13 日) 聽證會證詞偏鷹,指數觸及18509點後賣壓湧現,拖累指數翻黑,低點下探 18213 點,大跌逾 200 點,盤中高低震盪近300點。
日期:2022-01-14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1-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