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921������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921������共有191項結果
傳產

聯合輔導基金會40週年 一本初心,與企業共創永續美好未來

中小企業有拚勁卻難免資源不足,聯輔基金會累積40年輔導經驗,陪伴企業一同成長、茁壯,未來將秉持「熱誠、專業、公信」的精神,與中小企業攜手共創新局,傲視國際!

日期:2022-07-13

政治社會

BA.4、BA.5境外暴增破百例!「傳染力比原來強逾10%」 莊人祥曝2招防堵疫情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4)日公布國內新增23045例本土個案及73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69例死亡。值得注意的是,變種病毒BA.4及BA.5,今日邊境攔截到112例,也讓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考量到國內進入暑假、人流變多,變種病毒新增個案又飆升,因此邊境入境人數管制暫不放寬。此外莊人祥指出,BA.4及BA.5傳播力比原來的BA.2強約10幾%,但從各國實際經驗來看,重症機率未提升,呼籲民眾盡速施打疫苗。

日期:2022-07-04

全台防疫報導

疫情匯報/151死、剩「3縣市」確診破5千 30歲女「乳癌移轉、未打疫苗」確診7日後死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公布國內新增40,39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0,293例本土個案及105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51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公布國內新增4萬0293例本土個案及105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51例死亡。國內疫情持續降溫,目前僅剩3縣市確診病例數超過5000千。值得注意的是,今日的死亡個案中,一名30多歲、患有乳癌病移轉病史的女性,本身未接種任何一劑疫苗,在確診7日後不幸離世。例死亡。

日期:2022-06-25

政治社會

花蓮淺層地震嚇壞大家,921那年有13個6以上地震、今年已6次!「未來兩天還有5以上」

今天上午9時5分發生芮氏規模6.0地震,全台有感,震央位於花蓮縣光復鄉,地震深度6.8公里,屬於淺層地震;中央氣象局表示,今年地震特別多,規模6的地震,加上今天的已經有6個;未來兩天內不排除還會有超過規模5的餘震,未來一周內也會有4到5餘震,未來一個月,則會有規模3到4餘震。

日期:2022-06-20

情感關係

從台語片做到直播主,90歲藝人「脫線」突失去意識離世…123字遺言道別:被佛祖召喚我先謝幕了

曾活躍於演藝圈的資深藝人脫線,驚傳昨日(5/9)在家中失去意識,消防單位持續CPR仍未恢復脫線心跳,家屬得知送醫後恐需插管治療,擔心破壞脫線的身體,最終放棄急救,讓脫線在家人陪伴下安詳辭世,享耆壽90歲。據《蘋果新聞網》報導,脫線身體原本硬朗,卻在幾年前誤信「養生水」偏方,導致腎衰竭、需洗腎,後更引發肺部感染,此後頻繁進出醫院。儘管身體狀況不佳,脫線仍持續在臉書分享生活,並當起「最老帶貨直播主」,詼諧風格獲得不少粉絲支持,4月也才報平安「我勁好」,豈料竟在昨晚離世。

日期:2022-05-10

傳產

「你要好好讀書,別跟那個哥哥一樣...」交大生因父親賭債被迫接家業:就算我好好讀書,還是得賣魚

國小4年級,爸那些賭博的破事被發現,巨額債款無法還清,阿公拿出銀行的存款還了一大部分,我以為爸會回來賣魚,會在家當個乖兒子。爸回來了,他顧著故鄉的店,但週二、週四的8點,他會躲在自己的房間看半小時的電視。蓬萊仙山、信吉那些電視台報起中藥的價格。他還在遊戲,國小4年級的我與3年級的弟弟在樓下顧店,怎會有客人光顧?都市的店則交給16歲便想著幫爸的大姐全權處理。爸嘴上跟阿公說要去都市工作,卻每日都在家。過了2年,賭債又爆了一次,大姐將店頂掉。爸已無藉口說自己要去都市顧店...

日期:2022-04-13

政治社會

6.6強震後又狂搖逾50次…專家示警恐現「規模8↑強震」:海溝型地震超過百年週期必發生

全台半夜都被震醒!花蓮近海凌晨發生芮氏規模6.6強震,深度30.6公里,最大震度台東6弱、花蓮5強,全台震度幾乎都在3級以上,截至上午8時10分,已累計逾50起餘震。專家警告,接下來除了餘震不斷,也有可能發生規模8以上的強震,大家一定要格外留意,做好耐震準備。

日期:2022-03-23

職場

同學刺龍刺鳳、弟弟借高利貸…不甘人生這樣過 他如何從「扁鑽小子」一路爬到47歲科技大廠總座?

每個人都會做夢,卻不是任何人都能實現夢想。《今周刊》民意調查,近兩成受訪者坦言已「無夢」。夢想是一個高不可攀的東西嗎?現實磨人,但13位堅持並且實現夢想的追夢者,仍分享他們圓夢的訣竅,勇敢地向前行。

日期:2022-01-26

生活消費

「好心做了壞事,不如不做!」 PayEasy老總退休創業做什麼? 精準公益:媒合資源到真正需要的地方

還記得「蘭嶼沒有圖書館」紀錄片嗎?在2007年台灣電影院開燈的瞬間,不少人為偏鄉的困境落淚,企業與民間團體大量捐書到蘭嶼,後續蘭嶼也有了島上第一座的圖書館,成果斐然。9 年後,一名會計師進到圖書館計算「社會投資報酬率」,不以捐書數量來計算公益行為的價值,聚焦實際改變的程度;結果發現,蘭嶼圖書館一天進館人數不到10人,借閱次數低落,而各界的「善心」更是乏人問津,大多堆在倉庫蒙塵,反成當地無法消化的「垃圾」,社會投資報酬率為「負」,捐書對蘭嶼來說已是一項負擔。

日期:2022-01-24

話題人物

誰說老師不用學習? 偏鄉熱血老師號召全台教育者:跟孩子一起學!

王政忠,在全台最窮平地鄉鎮教書25年,卻是台灣唯一一個獲得三大教育獎的老師!他的教室只有「樂在學習的孩子」,沒有「想要逃避的學生」,問起他教學的訣竅,他說「跟孩子一起學習!」這一切都要從一場意外的教學觀摩說起,讓他醒悟出台灣教育僵化的最大問題:「老師們總用過去的知識,教現在的學生,面對未來的問題。」直言,當了老師就停止學習,是對學生最大的不公平!於是他掀起一場學習革命,創立了全台灣最大的「教師自主學習營」

日期:202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