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今周刊》「台灣大未來 - 國際高峰會」周四(6/19)進入第二天,擔任壓軸的中央研究院院士朱敬一博士,以「美中競爭與台灣挑戰」為題發表演講,他認為美國要贏得與中國的競爭,在傳統領域的勝算不大且盟友難尋,因此只能從網路世界(cyberspace)下手。朱敬一觀察,美國從歐巴馬政府後期就開始形成對中國的遏制手段,到了現在川普2.0更火力全開,希望從科技及數據兩大方向,設法拖慢或消除中國的威脅,惟中國對此正在召集友好國家打造以區塊鏈技術為主的陣營,以降低對美國及西方國家的依賴度,效果仍待觀察。他認為,美國對中國的貿易戰因為攸關選票,所以不至於打太久,但科技戰反倒可能打很久,而台灣將是美國對抗中國威脅的最佳幫手。
日期:2025-06-20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5-06-18
大學個人申請入學第二階段(個申二階)放榜,上網登記志願序在6/5-6/6開跑,個人申請入學分發結果將在6/12放榜,再來緊接登場的就是7/11-7/12的分科測驗。在填寫志願序前,或許也可以參考畢業後「求職就業薪資」,在AI熱潮、理科當道的今日,畢業生薪資排行最高的學校,依序是陽明交通大學、清華大學、成功大學。而全台最高學府台灣大學,則位居第5名。根據網站《面試趣》統計,全台各大專院校畢業生的薪資,陽明交大的平均月薪達5萬2680元,平均年薪突破74萬,擠下台大畢業的平均月薪4萬8470元、平均年薪約67萬5千元。
日期:2025-06-06
過去十年,新加坡半導體產業快速崛起,成為全球供應鏈的重要節點。根據2024年官方數據,新加坡生產全球約10%的晶片,並供應約20%的半導體設備,顯示其在全球科技產業中的舉足輕重地位。2014至2023年間,新加坡半導體產值成長近2.7倍,附加價值更提升3.3倍。半導體產業對國內生產毛額(GDP)的貢獻,也從2.8%上升至5.6%,高峰時(2022年)更達8%,相當於每100元GDP中,就有8元來自該產業。雖然2023年受景氣影響略有回落,但仍維持長期成長軌道。
日期:2025-05-27
近來,我有許多機會受邀到許多場合分享,每次都會談到台灣電子產業的未來,除了半導體外,還有哪些新領域可以發展。其中,與歐洲國家的合作,我認為是台灣要進入新產業時,很重要的一個努力方向。
日期:2025-05-26
「今年的電腦展(Computex),可說是盛況空前。」5月23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的《全球半導體供應練論壇》上,總統賴清德指出此次電腦展,有來自30個國家、超過1400家廠商來台參展,「光是登記的,就有超過5萬人。」
日期:2025-05-23
半導體產業作為AI、高效能運算、電動車及各類3C產品的核心,近年來持續受到全球關注,但其實早在台積電崛起前,日本半導體產業過去曾佔據市場半壁江山,但為何被逆勢超車?沒落原因為何?現今日本欲急起直追,還來得及嗎?
日期:2025-05-23
本周投資人最關切的與影響股市表現的,就是密集公布的美股企業財報與展望,包括台美國時間4月22日特斯拉;4月23日波音、德儀;4月24日Google、英特爾等。尤其在川普關稅政策反覆下、美中對峙未有明卻轉圜,「科技七雄」等企業領導者對來展望,受到前所未有的密切關注。
日期:2025-04-20
今周刊編按:台積電(2330)週四(4/17)舉行法說會關鍵設備供應商艾司摩爾(ASML)卻釋出利空,宣布第一季訂單金額不如預期,市場法人認為,台股ASML供應鏈,包括帆宣(6196)、家登(3680)、公準(3178)及翔名(8091)等概念股,後續營運恐有影響。
日期:2025-04-17
美國川普政府上周末拋出「關稅豁免產品清單」,當中更包括對中國進口產品徵收的125%的關稅在內,這是川普首次大幅降低對中國的關稅,態度明顯軟化,分析師認為此舉可能改變整個貿易形勢,激勵全球股市周一大漲;然而川普朝令夕改、反覆無常的決策,使市場充滿不確定性,潛藏的美債風暴仍未消除,尤其在債市基差交易仍難消化、美債隨時可能成為中國等國家報復美國關稅的工具之際,「拋售美國」(sell America)交易短期雖稍緩解,但未來風險仍很大。
日期:2025-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