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爾茨即將成為德國總理,他的親商立場、跨大西洋傾向及對中國強硬態度備受關注。梅爾茨傳記作者戈法特分析,出身歐洲議會議員的梅爾茨重視歐盟價值,也是標準的「跨大西洋派」,對中政策將與美國同步。
日期:2025-02-24
投資人提防美國總統川普關稅後續出招之際,暫且將目光轉移23日(周日)的德國國會大選。左右兩大黨若是加起來未能拿下三分之二的席次,市場擔心新成立的政府很難就財政刺激政策達成共識。此外,投資人也關注攸關美國股市走向的兩大指標:輝達(Nvidia)財報和美國1月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
日期:2025-02-23
德國國會大選將正式終結梅克爾路線,極可能勝選的新總理梅爾茨人高馬大、嗓門也大,主張限縮移民、刪減官僚、警告「中國風險」的路線,與美國川普高度雷同。
日期:2025-02-12
美國川普全面執政、日本石破茂政府也已進入後安倍時代,加上德國的政黨輪替,全球政治版圖不確定性大增,但是仔細思考各國政局的變動,卻也值得高度期待。
日期:2024-11-13
共諜在歐洲各國議會趴趴走,左右國會決策,中國駭客按件計酬,入侵各國政府電腦中心;中國間諜水銀瀉地般四處滲透,各國政府忙著加強防堵國安漏洞。
日期:2024-07-03
五年一任的歐洲議會選舉,今年無疑是衝突性最高的一次,勢必改變歐洲既有的政治路線,甚至可能重新定義「移民」、「綠色新政」等歐洲視為驕傲與進步的核心價值,歐洲正在巨變的轉折點上。
日期:2024-06-05
阿根廷與荷蘭大選,政治極端分子都贏得最高選票,引爆全球政治「川普化」的疑慮。不過,阿根廷與荷蘭病灶迥異,選民的「賭爛票」才是亂象的根源。
日期:2023-11-29
德國人「打炒房」的決心堅定,踏實朝習近平「房住不炒」與孫文「照價收買」的願景前進。房價高漲已成全球共同議題,德國的反炒房風潮,著實值得我們省思。
日期:2021-10-20
德國昨(26)日國會大選的結果出爐,連任三屆總理的梅克爾(Angela Merkel)所屬的基民黨,得票率以些微之差輸給政治立場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黨,但雙方都沒有超過30%,意味下屆德國政府又將是個跨黨派聯合政府。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政策親中的基民黨下台,德國對中國的外交政策可能有不小變化,因為這次得票率位居第三位的綠黨,以及第四位的自由民主黨,對中國立場均偏強硬,且可能扮演關鍵小黨的角色,黨魁甚至可望在新政府出任外交部長。鑒於近年來德國國內對中國態度開始轉變,歐盟又在中國與立陶宛的外交爭端中支持立國,這都可能促使德國新政府對台灣政策更友善,惟德國政界人士提醒,「這會是持續漸進的改變」,而非一夜之間大變。
日期:2021-09-27
9月下旬,加、德、日本同時上演「總理變天秀」,各國執政黨不論防疫大戰是否成功,都面臨被選民唾棄的生死存亡戰。同時,「抗中」亦成為三國大選的主旋律。
日期:2021-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