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COVID-19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COVID-19共有1899項結果
全台防疫報導

等了800多天,室內今起免戴口罩!公共運輸、醫院…只剩這8類場所需配戴,3張表一次弄懂

等了800多天,台灣自週一(2/20)起室內不用戴口罩了!除了醫療機構、醫事機構、公共運輸及特定運具等8大場所需全程配戴口罩外,其他全面放寬室內戴口罩規定,由民眾自主決定。不過校園防疫規定未同時放寬,要到3/6才會放寬校園室內戴口罩規定。百貨業者遠東SOGO即搶先宣布,配合指揮中心放寬室內配戴口罩之規定,2/20起放寬百貨室內口罩配戴政策,消費者來店不強制要求佩戴口罩,但公司餐飲部門人員依規定配戴口罩,第一線服務同仁仍建議持續配戴口罩。而民眾關心的確診者隔離及傳染病改類等放寬措施,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由於確診隔離調整為0+N,會牽涉到給付調整等跨部會協調,3月比較有可能實施,傳染病改類則是最後的措施。王必勝2/18視察台中市次世代疫苗快打站時表示,口罩令循序鬆綁,目前追加劑涵蓋率僅2成多,加上感染後自然產生免疫力約6成,盼能達到8成目標,未來也建議民眾1年打1劑,提升保護力。另外,北市從2/20起,50歲以上接種任一「追加劑」就送500元禮券,新北2/15起65歲以上長者不限劑次也送禮券。

日期:2023-02-20

政治社會

口罩令解除,為何還想繼續戴?不用化妝、免吸髒空氣,還是容貌焦慮症?「脫與不脫」的N個理由

今周刊編按:台灣自週一(2/20)起室內不用戴口罩了,除了醫療機構、醫事機構、公共運輸及特定運具等8大場所需全程配戴口罩外,其他全面放寬室內戴口罩規定,由民眾自主決定。而校園要到3/6才會放寬校園室內戴口罩規定。亞洲多國陸續取消室內口罩令,南韓是在1/30、台灣2/20,而日本也將在3/13全面實施放寬,但即使政府放寬規定,不少民眾似乎沒打算立刻完全不戴口罩,究竟是為什麼呢?歸咎起來至少有3個理由。首先是,800多天以來民眾已被要求認真配戴口罩、習慣很難立刻改變,甚至有人認為,戴口罩不用化妝、不用隨時面帶微笑也成為一種優點。紐時中文網報導,首爾研究中心CATS實驗室的文化研究學者金相珉說,口罩讓南韓人擺脫保持美麗的社會壓力,「把臉露出來會感到有些不舒服」。而《口罩的品格》一書的作者、東京聖路加國際大學公共衛生學副教授大西一成說:「如果不戴口罩,別人會盯著你看。」還有一種說法是,空污問題越來越嚴重,「戴著口罩似乎有助於讓自己不吸入太多髒污空氣」,降低咳嗽、打噴嚏和胸悶等問題。最後,不願意把口罩拿下,也有可能是產生容貌焦慮症,其實任何年齡或性別的人都有機會有「容貌焦慮」,但最常見於青少年,進入青春期後難免在意自己的外表。面對「脫與不脫」,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由,這也是口罩令解除後,大家都需要調適的一部分。

日期:2023-02-19

傳產

就是這道「光」--曾推動五月天、周華健、周杰倫、光良完美演出的燈光設計師

提到葉穩郎,在燈光設計領域,就像在時尚界的中LV等級,具權威及翹楚的地位。二十多年深耕台灣,世界各地演出,一場突如其來的無情祝融,瞬間吞沒了所有的心血與努力,在人生半百階段面對一切歸零的考驗關頭,將是什麼樣的心境?又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拼勁重新來過?

日期:2023-02-17

金融

東進新亮點 加拿大重磅推進印太戰略向台廠招手

2023年伊始,今周刊科技趨勢論壇重磅登場。2月21日,今周刊攜手加拿大駐台北貿易辦事處、中國信託投信,舉辦【Time is Up 台灣科技 全球戰略新布局】論壇,邀請國內外重量級科技趨勢專家,替企業投資方向把脈。

日期:2023-02-17

台股

Fed官員「放鷹」,美股收黑!台積領跌台股下殺逾百點 富邦金、國泰金…金融股逆勢撐盤

今周刊編按:美國公布PPI(生產者物價指數) 高於市場預期,加上聯準會多位官員再釋出鷹派言論,拖累美股周四(2/17)重挫,台積電ADR下跌逾2%。台股周五(2/17)開盤後下跌逾百點,失守15500點關卡,而台積電以524元開出下跌4元,隨後不久跌10元,最低來到517元。盤面上,金融股因利發放不受限,包括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雙雙走揚,帶動整體金融股全面上漲,觀光旅遊及航空股也相對抗跌。

日期:2023-02-17

健康

噴酒精也殺不死...諾羅侵襲單周16萬人腹瀉就醫 「1人吐全家遭殃」8大QA教你如何預防、症狀有哪些

肚子一陣絞痛,腹瀉到無法離開馬桶,冬季春節前後正是「病毒性腸胃炎」流行期,像是諾羅病毒、輪狀病毒、腺病毒都可能造成,據東森新聞報導,光是春節連假結束後單週就有16萬人腹瀉就醫。根據疾管署監測近期腹瀉就診人次明顯上升,面對病毒性腸胃炎該怎麼辦?

日期:2023-02-12

全台防疫報導

2/20室內免戴口罩,人多的地方能不戴?QA一次看懂!何時全面解封,專家建議:先做好2件事

繼去年底戶外口罩解禁之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最新宣布,考量四大面向決定放寬室內戴口罩規定,除了「醫療照護機構」與「公共運輸場域」仍強制戴口罩外,多數室內場所自2/20起解禁,可由民眾「自主決定」佩戴。校園部分,則要等到3/6才會放寬規定。針對口罩令鬆綁,不少專家提出意見。新光醫院副院長、公衛專家洪子仁表示,長者確診後重症風險仍相當高,因此口罩令的放寬,絕對不是代表民眾一定要放棄口罩防疫,「只要自己覺得不安心,不放心還是應該戴上」。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認為,以目前台灣疫情與各項條件來看,室內口罩鬆綁是合理的作法;但他仍提醒民眾,至今疫情還未過去,所以建議口罩能戴還是盡量戴,疫苗也盡量接種,因為除了新冠肺炎持續流行外,流感、腸病毒等仍虎視眈眈。《今周刊》整理了關於室內口罩鬆綁QA,讓您一次了解:

日期:2023-02-10

國際總經

不再招聘、限制出差,戴爾「1厄運纏身」大砍6650人 內部信曝光:這是不得不的決定

早從去年開始,美國科技業就已掀起大規模裁員潮。隨著疫情紅利不再,個人電腦(PC)市場翻轉為供大於求,知名PC大廠戴爾(Dell,DELL.US)也難逃厄運,決議大刀裁員5%,影響人數約6,000多人。

日期:2023-02-07

政治社會

今+105例新冠死亡創近7月新高!春節疫情擴散?指揮中心解釋了

週五(2/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COVID-19 新增25,104例本土病例,境外移入373例,另外死亡個案有105例,是自去年7/15以來的新高,新增病例數較上週五多995例,增加約4.1%。週五新增1例特殊死亡個案,為20多歲女性, 有慢性精神疾病史,曾接種3劑疫苗,1/22快篩陽性後被發現於樓梯間摔落昏迷,緊急送醫,經急救後恢復生命徵象收治加護病房,醫院亦通報新冠確診。但後續因出現休克、腦震盪及急性呼吸衰竭等,病況惡化,不幸於1/26過世。經司法相驗開立死亡診斷為肺炎併多重器官衰竭、新冠病毒感染。

日期:2023-02-03

政治社會

台灣室內口罩將解禁?前衛生署長日本行感嘆:民主國家最後都是把戴口罩的決定權交給人民

過去疫情爆發時為何要戴口罩?因為COVID-19主要是飛沫傳染,如果可以保持1.5公尺以上的社交距離應該就不太容易被傳染。但變種的Omicron 主要是侵犯上呼吸道,氣溶膠(Aerosol)也成為主要傳染途徑,因此戴口罩成為預防傳播最好的工具,基本上只要不要接觸到感染者,加上洗手,應該可以避免多數的感染。

日期:2023-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