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川普政府週三(4/9)啟動對等關稅,將對台灣加徵32%關稅,恐衝擊台灣產業和勞工,引發無薪假或失業潮,對於勞團要求禁止裁員條款,避免企業左手拿補助、右手解雇勞工,勞動部長洪申翰周三(4/9)於立法院表示,企業遇衝擊仍要合法合規,相關補助會避免企業濫用減班休息。對於朝野多名立委關切有哪些產業勞工在這波屬於高風險,洪申翰回應,目前評估出口製造業、傳統產業風險較高,包含機械、汽車零組件、塑膠、石化、水五金、螺絲螺帽、扣件、電線電纜等產業,勞工風險較高。此外,洪申翰也強調,勞動部目前規畫150億元的勞工支持方案經費,希望在職勞工不會因此被解僱或掉出勞動市場。有需要的話甚至還會再加碼(金額)、擴大對象,「目前就業安定基金、就業保險基金都還有餘裕。」
日期:2025-04-09
為促進旅遊業者的轉型與創新,雄獅集團跳脫觀光旅遊的框架,聚焦旅遊科技、文旅體驗及生活風格等多元領域,攜手雄獅旅創育成股份有限公司打造「NextT旅創加速器」,提供系統化的深度培育輔導,協助旅創團隊穩健發展,並透過跨領域合作與資源整合,共創旅遊產業的新局面。
日期:2024-12-23
杏昌(1788)第二季獲利符合我們預期,劍麟(2228)卻讓我們有點小失望。不過,兩家公司都在我們雷達追蹤範圍內預設的軌道前進。我們來更深入看它們的狀況。
日期:2023-08-07
今周刊編按:近來諾羅病毒有升溫趨勢,上周因腹瀉就診人次就高達13.9萬人。對此,有醫師提醒,諾羅病毒不像新冠病毒一樣有「脂質套膜」用酒精無法消除,正確方法要用肥皂加水,勤洗手最有效。
日期:2023-01-18
政府治理透明性偏低造成政策不確定性,乃長期是中國發展經濟最大的隱憂之一 。以2022年底出現讓世界各國嚴重低估的COVID「清零」政策大逆轉而言,關鍵因素之一是關於病毒清零的政治面的考量,在2022年10月底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全國代表大會之後,隨人事變動底定煙消雲散,使大幅的路線改變較為容易。
日期:2023-01-06
我們昨日參加了生達(1720)法說會,並當面向經營團隊釐清了幾個疑問。我們認為,生達今年營收與獲利成長,應該具有一定的持續性,但是國外藥品代理事業卻遇到了逆風。
日期:2022-11-18
日本自由行確定10月開放!日本首相岸田文雄9/22在紐約召開記者會,宣布自10/11取消入境人數上限,並開放自由行及短期免簽證旅客入境,推動日本國內旅遊補助,企盼靠旅遊業來刺激消費。日本政府9月已對接種三劑新冠疫苗或能提供陰性篩檢證明的旅客解除禁令,今再宣布10/11起取消5萬人入境限制,並恢復免旅遊簽證規定、開放自由行或散客直接訂機票和住宿,不必再透過旅行社安排旅館機票。而有關台灣邊境管制,行政院週四(9/22)拍板分兩階段鬆綁。第一階段從9/29起,入境總量提升至每週6萬人次,恢復各國互惠免簽證,入境唾液PCR改發放4劑快篩試劑,開放3天檢疫及4天自主防疫處所為1人1室。第二階段規劃增加入境總量,蘇貞昌預估在10/13前後實施,每周入境15萬人,並開放0+7入境免居檢。
日期:2022-09-23
新冠(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將近3年,如今似乎見到一絲「即將結束」的曙光,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在昨(9/14)日表示,新冠疫情終結之日雖然還沒到來,但已經「近在咫尺」。據《路透》(Reuters)指出,這是自疫情以來,譚德塞所發表對前景最樂觀的言論。
日期:2022-09-15
鴻海前發言人丁祈安傳出周四(7/7)早上在上海腦溢血離世,享壽63歲。他的大學同學在臉書上寫下悼念他的文字,鴻海並未回應這項消息,據了解,由於事發突然,丁祈安的家屬及友人都十分錯愕。丁祈安曾追隨過兩位大老闆,首先是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擔任潤泰建設財務部副總經理;後來追隨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擔任集團發言人及董事長特助,直到2012年交棒為止。丁祈安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海洋運輸系(後併入運輸工程與管理系),後來赴美國西北大學深造,取得財務管理碩士。以非理工領域的交大人,又先後追隨尹衍樑及郭董兩位大老闆,丁祈安可說是少見的交大校友。
日期:2022-07-08
台灣自2016年推動新南向政策以來已有不少成果,但國際的政經局勢不斷變動,在疫情、通膨、戰爭等挑戰中,台灣在新南向的前景上,能有何種機會?
日期:2022-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