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專業電子代工業者鴻海集團(2317)近兩年在ESG上大步邁進,不僅由董事長劉揚偉提出「永續經營=EPS+ESG」的理念,上半年提出六項永續策略及32項永續目標,更宣示淨零碳排時程,包括2030年綠電使用佔比50%以上,以及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在鴻海的整體ESG策略中,對內溝通重要性不亞於對外溝通,惟鴻海全球員工達100萬人,遍布24個國家及地區,橫跨137個不同廠區,要怎麼做好員工日常管理、防疫及訊息溝通?原來,每位鴻海員工的手機都有個集團內部使用的App,幾乎把每天的食衣住行層面都包括在內。
日期:2022-06-17
我們今天參加了億光(2393)股東會,會後,經營階層接受我們訪談表示:「今年表現可能會比去年略好一些!」在全球經濟即將陷入衰退邊緣,市場一片恐慌之際,這種自信令人感到有點驚訝。
日期:2022-06-17
最近有投資朋友問到,書中有「佳格」這家公司的範例,當時是45.2元,現在股價再次來到附近,還能不能買進?前波低點42.9元會不會跌破呢?(編按:佳格(1227)今(16)日舉行股東會,通過每股配發1.9元現金股利,以今日收盤價46元計算,殖利率4.13%。)
日期:2022-06-16
身為一般上班族,如何兼顧工作和投資理財,並賺到退休金?70年次的林威岐從高中時就開始投資,出社會後靠著自己研究的股市操作方法開始獲利,32歲就擁1000萬元。在30歲那年,買進一間20多坪、550萬元中古屋(自備款100多萬)自住。婚後,他將生活重心放在工作及家庭,每年找到5%~6%的投資標的。他表示,這樣的方式看起來慢,但其實很穩,尤其在空頭的時候,每年仍能達到投資目標,「以100萬元來說,殖利率5%~6%,用複利去滾,12年就翻倍。」今年42歲的他計劃存到3000萬元退休金。
日期:2022-06-16
台股今年的除權息行情即將展開,但在大環境不佳的情況下,是否該參加除權息呢?專家建議選擇不受景氣影響的產業與公司,加上穩定的獲利與配息,就能提供長期穩定報酬。
日期:2022-06-15
「國人都出國了,但是因為簽證問題,外國人卻進不來,到時候可能會出現國旅熄火空窗期,」晶華董座潘思亮今(14)日在股東會後憂心忡忡地說著,呼籲政府重新開放外籍旅客入境免簽,觀光產業才有機會恢復疫情前的狀況。
日期:2022-06-14
整個五月跟金控很有關係的話題莫過於「防疫保單」,因為國家政策由保守轉為開放,在染役數大量提高的情況下,保險公司的防疫保單出現鉅額理賠,至於有多慘呢?我們就從五月的數據看起吧......
日期:2022-06-14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6-14
20220613編按:開發金(2883)股價自今年4月高點19.8元,這兩個月來大幅修正,至今(13)日股價回落至15.5元,跌幅逾20%。開發金今年預計配現金股利1元,以今日股價計算殖利率約6.45%。
日期:2022-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