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EV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EV共有185項結果
科技

「為何台灣自己做不出特斯拉?」馬斯克親口告訴台廠高層,因為「這兩種人才」最缺乏!

「James,你學歷比我高,在台灣你們有地利之便,但你們從來不能做出特斯拉。」「因為你們缺乏整合的人才,缺乏想像的人才!」國內面板大廠群創光電(3481)總經理楊柱祥回憶起與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的一次對話,當時馬斯克對台灣投入電動車產業,提出了以上的直白看法。

日期:2021-03-16

傳產

3年內鴻海從手機轉攻電動車 看劉揚偉如何利用5大戰略3布局創造「贏家方程式」

鴻海搶進電動車是近期市場最火熱的話題之一,2月24日宣布簽下Fisker年產25萬輛電動車的MOU,伴隨董事長劉揚偉的第一場電視專訪,熱度更加延燒,究竟劉揚偉的電動車大夢,背後的優勢與挑戰是什麼?

日期:2021-03-03

台股

大同股價今一度攻漲停! 與唐榮合作、訂單到手後 未來可靠電動車翻身、後勢看漲?

大同(2371)在去年底新經營團隊入主後,屢屢釋出利多消息。除了新任董事長盧明光對外宣示,決心要大幅提昇公司營收,近期也以大同原有的馬達技術做為基礎,搭上電動車熱潮。

日期:2021-03-02

科技

首次曝光! 鴻海電動車10月將亮相 為何一般人買不到? 原來是「這原因」

鴻海(2317)透過MIH電動車平台推出的首款電動巴士,概念圖首次曝光,實車預計10月亮相,將是今年第四季鴻海與其他車廠合作的多款電動車之一。鴻海希望流著自家血液的電動巴士,能從國內公車市場耕耘壯大,未來放眼國際市場。董事長劉揚偉也強調,2025年前是台灣衝刺電動車市場的關鍵期,因為多家國際電動車廠商都準備在2024年推出重要車款,若沒有把握這個機會,「台灣只能繼續幫別人打工」。

日期:2021-02-28

科技

「為了台灣下一代,絕對不能侷限代工思維!」 為何鴻海要做電動車? 劉揚偉提這4個原因

鴻海(2317)股價從去年12月開始上攻,過去三個月累計大漲36%,今年1月更一度攻上125元的多年新高,最大原因就是鴻海10月發表了電動車平台MIH,2020上半年也與裕隆成立電動車的合資公司鴻華先進,讓外資圈對鴻海未來展望大大改觀。鴻海長期給外界印象就是代工組裝,特別是iPhone,為何高調宣示進軍電動車市場?董事長劉揚偉在昨(27)日播出的《老謝看世界》電視節目中提到,2019年中他接掌鴻海後認為,台灣產業界必須擺脫所謂「茅山道士」(毛利率僅3~4%)的長期低毛利宿命。鴻海分析全球產業前景後認定,未來5~10年全球市場規模超過300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超過20%,又能結合鴻海40年來發展出的專長,就是鴻海未來10~20年要走的路,而電動車就是其中之一。

日期:2021-02-28

焦點新聞

誰會是台灣的下一個價值鏈? 謝金河:「這家企業」值得拭目以待

尋找台灣的下一個價值鏈

日期:2021-02-21

科技

鴻海全力轉進電動車,這3年是關鍵!劉揚偉:MIH第四季發表3款電動車

全球最大iPhone代工廠鴻海自從去年展示進軍電動車的決心,今年顯然目標也同樣是電動車。今(20)日早上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在新春開工團拜後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指出, 「今年對集團來講,電動車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新產品線。」

日期:2021-02-20

科技

劉揚偉每周一半精力都在盯鴻華!搶攻電動車市場,鴻華未來3大布局曝光

鴻海去年11月正式與裕隆成立合資公司鴻華先進後,成為業界關注焦點,對此鴻華副董左自生也在昨(26)日轉述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說法表示,「鴻華是鴻海電動車事業不可或缺夥伴。」

日期:2021-01-27

科技

劉揚偉搶占汽車產業3C化有利位置 鴻海要靠「三電」制霸電動車

鴻海推出的電動車開放平台MIH聯盟,快速吸納盟友的能力,堪稱前所未見,要讓傳統的汽車供應鏈DNA,快速轉為3C化的電動車製造思維。

日期:2021-01-15

科技

攻高毛利快充、畫智慧城藍圖!台廠搶11兆「充電財」戰略

充電問題不解決,電動車就賣不好;電動車前景有多好,充電市場一樣璀璨光明。投入最早也最深的台達電,審慎樂觀看待充電市場發展,帶領一干台廠衝出全球市場一席之地。

日期: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