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Q4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Q4共有549項結果
科技

17年最低潮…詹宏志:錯誤判斷讓網家付出代價!致歉無從配息「不管多痛都要改革」,酷澎來襲他這樣說

PChome網路家庭在今天(28日)舉辦股東會,董事長詹宏志談起近期的虧損,認為這一波低潮堪比2006年股價跌到20元之時,未來怎麼救?

日期:2023-06-28

政治社會

利率凍漲、央行加碼打炒房!六都+大新竹第2戶貸款限7成「明天就上路」…為何突襲下重手?

中央銀行全體理事周四(6/15)一致同意維持政策利率1.875%不變,意外宣布採取第五波房市管制措施,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修正「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辦理不動產抵押貸款業務規定」,新增規範自然人特定地區(含六都及新竹縣市)第2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上限為7成,自今年6月16日起實施。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前副教授莊孟翰認為,此次為央行第5次祭選擇性信用管制,用意在壓制炒房氣焰,警告投機者,雖比高利率好,但央行可稍安勿躁,不一定要用較嚴厲的措施操之過急,再等個半年交易量就會緩降,屆時房價也會因供需自然下修。

日期:2023-06-15

政治社會

幾次大停電爲什麼台電說不缺電?關鍵4問答一次看懂

在過去兩年間,台灣各地接續出現幾次大停電,加上隨著科技的發展,台灣企業耗電量愈來愈高,每到炎炎夏日,民眾總是忍不住要問:到底台灣缺不缺電?為何發生幾次大停電,台電卻說不缺電呢?從以下關鍵4問答就可以解決你的疑問。

日期:2023-06-09

傳產

長榮航改選9席董事,張國華、張國政維持「兄弟共治」…迎復甦商機,Q3航班數恢復疫情前8成

長榮航空(2618)今(24)日舉行股東會,由董事長林寶水、總經理孫嘉明親自主持。長榮航2022年每股賺1.34元,會中通過每股配息0.8元、並順利改選9席董事(含3席獨董),當選人包括6席董事林寶水、戴錦銓、孫嘉明、張明煜、吳景明、朱文慧,以及3席獨董簡又新、許順雄、吳宗寶,新任董事任期3年,自今日起至2026年5月23日。預計長榮集團大哥張國華及老三張國政會維持「合作共治」模式。

日期:2023-05-24

稅制

房價差不多,他買標準3房新屋的房屋稅、竟比中古大樓多4倍?專家點出「差距關鍵點」

根據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顯示,去年第4季六都契稅金額每件在3.6萬~5萬元,全國平均每件4.4萬元,意即平均買1間房屋要繳納給政府的契稅金額,就要4.4萬元,相當於上班族1個月的薪水。不過,最貴的不是六都,新竹縣買屋平均要繳納6萬的契稅,居全國之冠。

日期:2023-05-22

傳產

陳泰銘接富鼎董座!鴻海、國巨2個富爸爸加持、衝刺車用產品...獨董豪華名單還有這3人

MOSFET 廠富鼎 (8261-TW) 今 (18) 日召開股東會,會後進行董事會,會中由董事一致推舉國巨 (2327-TW) 創辦人暨董事長陳泰銘當選第十屆董事長,原董事長鄧富吉則為副董事長。

日期:2023-05-18

國際總經

剛說完投資日本更自在,巴菲特清光台積電!4大咖卻逆勢敲進...專家提醒1族群更危險:有補跌風險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發布的最新13樓持倉報告出爐,「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旗下波克夏(Berkshire Hathaway)Q1再度處分台積電ADR約830萬股,等同將持股一口氣降至零,另外增持蘋果、第一資本等個股。不過也有大型投資機構仍敲進台積電ADR,像是麥格理(Macquarie Group Ltd)、富達投資(Fidelity)、老虎全球管理(Tiger Global)及Coatue基金等投資者。而台積電(2330)周二(5/16)早盤以503元開出,盤中最高漲至508元,收盤股價來到505元。

日期:2023-05-16

科技

巴菲特大讚台積電很棒,但波克夏持股全出清!股神上季還賣哪些股票?心頭好是這幾檔

最新監管文件顯示,「股神」巴菲特執掌的波克夏公司 (Berkshire Hathaway)(BRK.B-US) 第 1 季已清倉台積電 ADR(TSM-US),但增持蘋果 (AAPL-US),在銀行股選股方面有所調整,新敲進第一資本 (Capital One),同時清空紐約梅隆銀行 (BNY Mellon) 。第一資本 (COF-US) 周一 (15 日) 盤後應聲大漲近 6%。

日期:2023-05-16

國際總經

索羅斯清光特斯拉、首度買進Netflix沃爾瑪!為何會加碼高通Nike?一文看他還買什麼

「金融巨鱷」索羅斯 (George Soros) 旗下基金公司,今年第一季大舉清倉特斯拉,並重砍 Rivian,但他也首度買進 Netflix、沃爾瑪以及部分鐵路股,並加碼高通和 Nike。

日期:2023-05-15

科技

鴻海進攻國產汽車市場目標曝光!「全台10%、每年2萬輛」 劉揚偉更大膽預言:傳統車廠轉向整車代工,一年內就會發生!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周四(5/11)在第一季線上法說會首次提到,台灣本地生產的汽車每年約20萬輛,隨著鴻海Model C休旅車如期在今年第四季量產(納智捷n7),鴻海目標是希望吃下10%的國產汽車市場,也就是每年兩萬輛。2022下半年納智捷開放的n7預購量衝上25000輛,他表示這接近鴻海內部的目標,並預期在首批n7交車、消費者開始回饋市場反應後,Model C後續銷量會更明確。劉揚偉在法說會QA時也提及,兩年來鴻海不僅積極尋找電動車代工的新客戶,多家傳統車廠也主動找上門來洽談合作。隨著汽車市場狀況持續變化,他大膽預言,「傳統車廠轉向整車代工一定會發生,在一年內就會發生!」

日期:2023-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