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編按:IC設計指標股聯發科(2454)週二(12/26)股價突破千元大關,最高一度來到1005 元,改寫 21 個月來新高,正式邁入千金股,截至目前台股千金股已有12檔。
日期:2023-12-26
台灣驅動IC族群近日動作頻頻,除了矽創旗下負責車用驅動IC的公司力領科技即將在20日登陸興櫃,由東博資本控股的奕力-KY,也傳出將於明年在台灣申請股票第一上市。
日期:2023-12-15
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23日出席聯發科「智在家鄉」數位社會創新競賽頒獎典禮,他於致詞中表示這次創新競賽的提案中,有兩成就是採用AI技術解決問題,讓他相信,善用數位科技、家鄉能夠迎來改善的契機。
日期:2023-11-23
上市櫃公司第三季季報已全部公布,接下來不但季報優的公司會表現不錯,即使今年不好、但明年展望佳者,股價將更有想像空間,值得投資人仔細留意。
日期:2023-11-15
富士康事件的外溢效應這次富士康事件的查稅事件,從中共中央透露出來的訊息顯示,和富士康這些年一直在進行的供應鏈移動有關,而最直接的源頭是蘋果供應鏈。
日期:2023-11-02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10-10
華為八月底突然低調開賣高階手機Mate 60 Pro,竟然是遭到美國制裁以來的首款5G手機。它是如何突破美國「卡脖子」?手機業務接下來就能夠一帆風順、重返榮耀嗎?
日期:2023-09-13
中國碧桂園、中植系接連出事,又有恒大集團在美國宣布破產,一連串的事件都讓市場擔心中國是否將刮起金融風暴?對此,在中國曝險比例最高的中信金周五(8/18)召開法說會前記者會,中信金總經理陳佳文開門見山回應:「一點都不擔心。」他也不認為將出現中國版的雷曼危機。
日期:2023-08-18
IMF上調2023年全球GDP成長率,由今年4月預估的2.8%上修至3%,但仍比去年3.5%放緩。2024年的全球成長率則維持4月預測的3%不變,其中IMF將美國經濟今年將成長1.8%,較4月預估值上升了0.2個百分點,但2024年將放緩至1%。歐元區今年成長率將較4月預估值增加0.1個百分點至0.9%,其中德國今年將下滑0.3%,是G7中唯一負成長的國家,中國明年成長也較今年趨緩,就經濟成長的角度來看,全球經濟成長陷入停滯,其中開發中國家下滑幅度大。
日期:2023-07-30
在經歷華為、中芯等多家科技公司被美國制裁後,中國終於向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出手。然而,高調制裁的背後,實際帶來的影響,以及可能延伸出的衝擊,究竟如何?
日期:2023-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