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freedom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freedom共有67項結果
政治社會

麥卡錫會晤蔡英文,推特3連發稱「台灣總統」!1979年以來最大突破,中國4機構狂發聲明譴責

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於美西時間4/5上午與總統蔡英文會談,會後總結3大重點,包括持續對台灣的軍售,並且確保軍售準時運抵台灣,並強化彼此的經濟合作。麥卡錫不僅在開場致詞稱呼蔡英文是「台灣總統」(Taiwan’s president),以外,也在推特連續PO出多則推文,以總統當作蔡英文的職銜,發文也有標註總統蔡英文的官方推特。

日期:2023-04-06

政治社會

蔡英文會面麥卡錫:我們沒有被孤立,也並不孤單!為何地點選在雷根總統圖書館?背後有這意涵

蔡英文總統今天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及跨黨派眾議員會晤後發表公開聲明表示,我們所有人都明白,我們先前所維護的和平及努力打造的民主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讓自由的燈塔永存不滅,可以說是當務之急。她引用前總統雷根的說法,強調「自由並不是代代相傳的,每個世代都必須不斷捍衛及爭取自由。」

日期:2023-04-06

政治社會

蔡英文出訪/與美政壇第三把交椅歷史會晤,雙方擁3共識!麥卡錫:持續對台軍售、確保準時運抵

總統蔡英文過境美國洛杉磯,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不甩中國抗議,在雷根圖書館與蔡總統會談後,更同台發表談話。從會前到會後,麥卡錫連續發推文更新近況,在雙方記者會後,麥卡錫更在推特表示,會談之後,美方非常清楚明白須採取以下必要行動:包括持續對台灣的軍售,並且確保軍售準時運抵台灣,並強化彼此的經濟合作。

日期:2023-04-06

國際總經

美眾院用行動支持台灣!通過3項挺台法案,從這角度嚇阻中國犯台…詳細內容、重點一次看

今周刊編按:美國眾議院外委會在當地時間2/28審議11部挺台抗中法案,其中8部表決通過,包括《台灣保證實施法案》,要求國務院定期檢視對台交往準則,至少每2年向國會提出報告,以確保任何美國對台政策的改變,都有益深化雙邊關係。在抗中法案部分,委員會也通過「中國不是開發中國家法案」、「停止強摘器官法案」及「海底電纜管控法案」等。此外,委員會也通過一項決議案,要求中共立即釋放囚禁10多年的美國公民馬克.史威登。而美國眾議院金融委員會也通過3項與台相關法案,從經濟角度嚇阻中國犯台企圖並確保台灣國際參與。

日期:2023-03-01

政治社會

俄烏戰爭一週年/拜登150億增援澤倫斯基!「絞肉機」苦戰依舊,預期中的俄軍大反攻會出現?

今周刊編按: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即將屆滿一周年之際,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週一(2/20)突然造訪基輔,並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面。拜登重申堅定挺烏抗俄,痛批俄羅斯總統普丁入侵烏克蘭「大錯特錯」,拜登並宣布將增援烏國5億美元(約150億元新台幣),還追加一系列新的對俄制裁措施。拜登是在俄烏戰爭滿週年前4天,悄悄抵達基輔,由美國駐烏國大使布林克(Bridget Brink)前去迎接。拜登表示,只要有需要,美國將與烏克蘭站在一起。----------2月24日,只是一個日曆上的數字,雖說是俄羅斯進軍烏克蘭的一周年,但世上並無自然法則規定一周年必需有什麼特別的事情發生。然而,人們總喜歡給予一些平平無奇的日子特殊的意義,於是正如去年5月9日俄羅斯反法西斯「勝利日」臨近的氣氛一般,此刻各界都在預期俄羅斯將會在開戰一周年這個特別日子來臨之前發動大反攻,爭取一個可供宣傳的明顯戰果。

日期:2023-02-20

國際總經

白紙革命》北京清大學生為何寫「方程式」抗議?背後含意曝光...傳「禁售A4紙」,上海文具商急澄清

亞洲國家陸續邊境開放,疫情管制也漸漸鬆綁,但中國堅持「清零政策」,嚴格的防控逐漸引爆民眾怒火。11/24新疆烏魯木齊火災釀10死,遭指就是因為封控過度所導致,事件越演越烈,中國不少學生、民眾舉起白紙抗議,被稱為「白紙革命」。這波抗爭引起外媒關注,CNN更指出這是「中國非凡、歷史性的時刻」,直言防疫政策引爆抗議活動,讓習近平面臨前所未見的挑戰。然而,網路卻瘋傳「上海晨光文具」的聲明,指稱為了防止有心人士囤積,決定於11/29起暫停銷售A4白紙;但過沒多久,上海晨光文具又發出公告,說該聲明是「偽造」的,目前仍正常提供各類紙張的銷售。暫停銷售的文件曝光後,晨光文具股價重挫,早盤一度跌逾3%,股價跌至45元人民幣,但發出澄清聲明後,股價跌幅收斂,截至約11點30分,暫報46.02元人民幣,跌幅0.95%。

日期:2022-11-28

政治社會

為自由奮戰!蔡英文將與小布希、澤倫斯基視訊同台…總統府:向國際傳達台灣的民主經驗

今周刊編按:總統蔡英文將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美國前總統小布希,在11/16晚間視訊參與「為自由奮戰」會議。對此,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今(11/11)日證實表示,蔡英文將藉此機會向國際社會分享台灣位處民主最前緣的經驗,並傳達台灣穩健而堅定的立場。張惇涵表示,這再次印證,位處民主自由最前線的台灣,深受國際社會高度關注與支持。尤其,在疫後國際政經局勢劇烈變遷中,民主台灣是強化全球民主韌性,強化國際民主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夥伴。

日期:2022-11-11

政治社會

一個人大到可以打仗,就足以去投票!一文解析:為何「18歲公民權」對台灣這麼重要

台灣要讓18歲青年成為權利與義務相當之權利主體,最後一塊拼圖就是解除年齡歧視、打破差別待遇、友善公共場域,賦予18歲青年選舉權、被選舉權與罷免權等,還給18歲青年應有之公民權利與地位。

日期:2022-11-02

焦點新聞

蔡英文首度向北京遞出橄欖枝,是「親近中國」還是創「新台獨紅線」?一探她的國慶曖昧政治學

台海近期風險升溫、中國共軍擾台力道與頻率高張,又逢中共20大政權交替的關鍵時期,總統蔡英文今年國慶日演說,較以往顯得有彈性及務實,不僅明確向中國喊話「兵戎相見不是兩岸的選項」,更首度向北京遞出橄欖枝,期待在兩岸邊境解封後,逐步恢復交流,願與北京尋台海和平的方法。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丁樹範直言不諱,「風險控管才是主旋律」。英國諾丁漢大學亞洲研究所中國計畫主任蘇利文(Jonathan Sullivan)受媒體訪問時評論,台灣越來越懂的在(台獨)紅線後頭創造空間。

日期:2022-10-11

國際總經

第一時間站出來挺台灣、烏克蘭!立陶宛為何如此勇敢?故事要從30年前數十萬人上街擋坦克說起

編按:立陶宛是第一個捐贈疫苗給台灣的歐洲國家,也是在俄烏戰爭中,最早呼籲並實施不使用俄羅斯天然氣、石油、電力,並捐武器給烏克蘭的國家。自從立陶宛在台灣爆紅以來,各界對於立陶宛有許多好奇與疑問,這個國家為什麼如此勇敢、有什麼特色? 然而,相關的資訊有限,能夠看到的多是像教科書般簡略、被周邊大國欺壓的歷史敘述,或是僅限於暢銷的啤酒、巧克力,以及短期旅遊資訊。 作者在前往立陶宛前,也有一樣的困惑,深諳人們心中的疑問。因此在友人及出版社的鼓勵下,結合研究、採訪與親身經驗,深入介紹這個國家。

日期:2022-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