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iphone 15 pro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iphone 15 pro共有37項結果
生活消費

iPhone 15要來了!「這機型」傳大漲價,好貴該不該買?3原因建議換...傳蘋果妥協改「Type-C」

蘋果(Apple)秋季發表會將在9月13日正式登場,iPhone 15系列新機也即將同時發布。外媒報導漲價傳聞不斷,猜測iPhone 15 Pro系列將會大漲100~200美元(約台幣3,190~6,380元)。也許你還在猶豫該不該換最新的iPhone 15,《華爾街日報》整理出4種「不該升級」的情況,以及3種「應該升級」的情況,可提供廣大果粉參考。

日期:2023-09-05

科技

錢存夠了嗎?蘋果發表會9/13登場,iPhone 15新增這顏色、有哪些變化?新品預測一次看

距離蘋果發表iPhone 15的時間越來越近,外界也有不少相關爆料,數位時代也整理了從螢幕設計到價格等各種至今的傳聞。

日期:2023-08-30

國際總經

台積電傳吸收蘋果A17缺陷晶片成本「只收良率好的錢」!外媒細算:庫克直接省了數十億美元

根據《The Information》周一(7 日)報導,台積電和蘋果已簽署一份協議,台積電 (2330-TW) 將吸收生產蘋果 A17 晶片時出現缺陷產品的成本,該協議將替蘋果在 iPhone、iPad、Mac 晶片方面節省至少數十億美元的成本。

日期:2023-08-08

台股

大立光奪回股王、股價寫3月來新高!蘋果新機「潛望式鏡頭」能救?法說會老董一席話藏端倪

曾創下1年賺進21個股本的光學鏡頭龍頭廠大立光(3008),受到訂單減少、美國蘋果升級減緩等因素,近期股價疲弱,也讓具AI題材的晶片廠信驊(5274)股價後來居上,7/12兩者終場收在2360元,罕見並列「台股雙股王」。大立光週四(7/13)股價開盤衝高,以2395元開出,盤中最高一度拉升至2445元,創下3月以來新高,最後收在2405元,成功在法說會前夕,重返股王寶座。法說會上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指出,目前拉貨動能來看,7月比6月好,8月會再比7月好些,但近年高規鏡頭的旗艦機銷售相對疲弱,整體營收要回到過往水準並不容易,「目前普遍悲觀」。

日期:2023-07-13

全球股市

瑞信爆雷銀行股重傷!台股跌逾百點失守15300…油價連3天重挫、買盤湧入金價續飆

今周刊編按:瑞士信貸銀行(Credit Suisse)面臨危機,再度掀起銀行股拋售潮,美股多收跌,僅那指驚險翻紅。台股周四(3/16)早盤以15334點開出,下跌53點,之後跌幅擴大至逾百點,指數失守15300關卡。台積電(2330)除息2.75元,除息參考價為508元,以505元開出,下跌3元,早盤面臨貼息窘境。至於台北外匯市場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以30.64元開盤,貶4.8分。油金部分,受到瑞信倒閉擔憂再起,國際油價連續第3天重挫,西德州原油期貨重挫超過5%,下探近15個月低點。金融市場大地震,使避險買盤進入黃金,推動黃金走揚,每盎司急漲並突破1,900美元

日期:2023-03-16

科技

傳立訊終於搶到iPhone Pro訂單 為何鴻海老神在在?其實6月見印度總理莫迪前 劉揚偉年初「這番話」已露端倪

鴻海長年是蘋果iPhone Pro系列的獨家組裝廠地位,終於要被陸廠立訊打破了嗎?這是2022年最後一周,鴻海最受矚目的市場消息。但在鴻海眼中,隨著大客戶蘋果持續將供應鏈分散至中國以外,而且從iPad、AirPods到iPhone各系列都有,所謂獨家代工這回事,似乎不是那麼重要了。其次,在美中科技戰及地緣政治風險下,同樣是iPhone組裝廠,紅色供應鏈能否像鴻海、和碩及緯創一樣,順利在中國以外的國家建立一定產能,如今已不無疑問。同樣重要的是,在印度政府、蘋果及鴻海的三方各自推動下,未來十年印度組裝iPhone產能與中國之間的差距,可望快速拉近,2025年印度就可能達到全球iPhone組裝佔比的兩成,長期甚至超過40%。換句話說,隨著未來鴻海在印度的iPhone產能大增,憑藉在印度加上中國的產能總和,將使任何打入iPhone組裝陸廠的產能佔比更小。

日期:2022-12-30

科技

富士康鄭州廠動盪,燒出供應鏈危機!蘋果恐加速撤出中國…鴻海下午發「這兩點」說明

今周刊編按:有「iPhone城」之稱的富士康鄭州廠,有高達30萬名工人在此工作,先前因防疫管控措施引發騷動、導致部分生產停擺,鴻海今天下午提出兩點說明:1. 自10月份疫情發生以來,我們與地方政府、客戶密切聯繫與合作,在遵守官方的防疫政策下,照護員工健康以及安全生產一直是公司始終堅持的首要經營原則。我們也盡力維護員工權益,讓現有與新進員工都能受到最好照顧,一起度過此波疫情。2. 目前整體疫情已經受到控制,11月份是本次疫情影響最大的期間。我們除了調配不同廠區產能支應外,先前也已經開始招募新進員工,逐步往恢復正常產能的方向進行,預估第四季營運展望將與外界預期大致相當。另外路透引述知情人士報導,鴻海正盡全力招聘新員工,順利的話,未來三~四周應可以全線正常生產,意即12月底至明年1月初可恢復滿載產能。

日期:202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