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中國晶片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中國晶片共有56項結果
國際總經

千億美元投資半導體,仍未超車美國,中國晶片業陷入尷尬局面…彭博:北京高層不滿引發反貪調查

編按:中國投入巨資發展半導體,仍未能取代美國晶片,根據外媒彭博報導,中國高層領導人對此越來越不滿,近期展開對半導體業高層一連串反貪調查,以及紫光集團的90億美元重組,都讓中國晶片業陷入尷尬局面。彭博報導引述熟悉政府高級官員想法的人士說,中國高層對於過去10年投入上千億美元資金,卻沒有取得突破感到憤怒。美國一直逐步加強對中國的限制,已經能夠對北京進行強力武裝,成功地遏制其技術野心。報導指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大基金)成為政府向中國晶片製造商輸送資金的主要工具。大基金總經理丁文武正在接受政府調查,他先前曾警告,中國「彎道超車」發展晶片技術戰略「不現實」。而紫光集團的90億美元重組,更是讓國產晶片行業陷入尷尬境地。(原文刊載於2022/8/4,更新時間為2022/8/9)

日期:2022-08-09

國際總經

抗中緊箍咒有用嗎?美國晶片法案想設「半導體禁登陸」護欄,為何可能形同虛設?

在美國參議院以壓倒性票數差距掃除程序障礙後,由美國政府提供逾520億美元補貼及稅務優惠的晶片法案,已緊鑼密鼓展開立法進程,儘管晶片製造商強力支持通過該法案,但業者可能對最終通過的一些條款不甚滿意,其中最受矚目的是被視為抗中緊箍咒的「中國投資限制」。

日期:2022-07-21

科技

「你明早9點來深圳見我!」 台廠總座連夜從北京飛廣東 隔天遲到卻獲挑嘴客戶信任 他如何拚到公司今年將IPO?

小米掃地繼器人、派樂騰跑步機、飛利浦連網電視,它們能連上網路,靠的是安裝在機身內、只有一枚硬幣大的無線通訊模組,總部位於新竹的正基,就是這項零件的供應者。

日期:2022-03-23

科技線上

怕了?台積電南京廠計畫擴產 「中國晶片製造恐被卡脖子」專家籲官方禁止

台積電22日召開臨時董事會,核准預算28.87億美元(約新台幣793億9250萬元),將在中國南京廠擴建28奈米的成熟製程產能,預計月產能4萬片。對此,中國通信專家項立剛23日在中媒《新浪財經》撰文,要南京禁止台積電擴產。

日期:2021-04-25

理財

全球晶片短缺:誰是贏家、 誰是輸家?

PIMCO(品浩)指出,半導體產業將進入超級循環週期,晶片短缺將進一步影響半導體製造模式與通膨走勢。隨著全球科技支出持續增加,將帶動半導體產業的成長率。然而,儘管半導體產業蘊含投資機會,在PIMCO,我們仍建議投資人仍須關注部分主要風險。

日期:2021-04-21

國際總經

美中角力》美國會警告 太依賴台灣晶片恐失去企業、軍事優勢

美國國會設立的諮詢委員會「人工智慧國家安全委員會」一日提出報告示警說,美國可能將因為依賴台灣晶片製造商,失去攸關商業與軍事成就的半導體優勢。

日期:2021-03-03

科技

聯發科賣奕力觸動台灣IC設計警鈴 神祕買家東博資本的盤算為何?

中國吹起晶片自製風後,台灣的IC設計公司奕力已悄悄易主,中國用面板攻半導體的新策略,目標正瞄準台灣領先全球的顯示驅動IC產業。

日期:2021-02-19

科技線上

沒有台積電,福特頭很痛…為何汽車工廠「有訂單」卻被迫停工 盼台灣「護國神山」救援?

明明有訂單,工廠卻被迫停工,這是什麼情形?上個禮拜,美國汽車製造商福特,暫時關閉了位於肯塔基州、專責生產運動型多用途車(SUV)的工廠;日前,福特又宣布,自本月19日起,位於德國薩爾路易(Saarlouis)的工廠,將暫停營運,至2月19日為止。

日期:2021-01-19

科技

中美紛爭催化全球軟體業務——論軟體開發商資通電腦

即使美國政權更迭,科技股仍將為美中雙方重點保護對象。近年來新科技圍繞AI及5G,也從中衍生出龐大資安商機。

日期:2020-12-16

科技

這位身價3000億元台灣囝仔 主導半導體史上最大併購案! 但這筆1.2兆元交易恐遇上3個中國路障

繪圖晶片龍頭輝達(Nvidia)擬出價400億美元(近1兆2000億元台幣)收購英國晶片設計業者安謀(Arm),消息一出震撼全球科技業,若全案順利進行將創下全球半導體業金額最大的併購紀錄。主導這宗交易案的,是現年57歲的輝達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他也是貨真價實的台灣囝仔。根據美國財經雜誌富比世(Forbes)最新統計,黃仁勳身價高達123億美元(逾3600億元台幣),遠高於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的63億美元。這宗交易案可能使美國得以掌控全球兩大CPU設計架構廠商(英特爾的x86及英國Arm),但戮力發展自有科技供應鏈的中國政府,可能不樂見這宗交易案。中國擔憂美國政府可能又使出對華為禁運這一招,加上之前Arm英國總部及中國分公司的人事爭議未解,都可能使這宗史上最大交易案,過不了中國政府的反壟斷審查,使全案擱淺。

日期:20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