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公幼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公幼共有37項結果
政治社會

「不敗女王」盧秀燕從議員、立委到市長締造8連勝:被台中市民叫「媽媽市長」,對我是無上光榮

編按:新任台中市長揭曉,國民黨籍市長候選人盧秀燕順利連任,稍早她自行宣布當選。蔡其昌在6點50分領著競選團隊登台,向支持者深深一鞠躬後,感謝支持者,並宣布敗選。蔡其昌競選總部現場近百位支持者,因選票落後,選民情緒低迷,現場不時傳出啜泣聲,氣氛低迷。盧秀燕拿下79萬9107票(59.35%),大贏民進黨候選人蔡其昌的52萬4224萬票(38.93%),雙方差距逾27萬票。同時,在全市29區都取得領先,「連清水區(蔡其昌戶籍地)也贏!」盧秀燕在晚間7時18分抵達競選總部,在群眾熱情歡呼「盧秀燕勝利」、「台中勝利」聲中走到舞台,競選團隊、市府局處長都上台。盧秀燕發表當選感言時說:「2022年台中市長選舉,台中市民贏了,這是台中市民的重大勝利,比我自己當選更有意義。」她表示,這次台中的選情有一點冷,原本有些擔心,但最後的結果顯示,台中市是六都當中投票率最高的,唯一達到6成5。「為什麼台中市民最後會挺身而出,走出家門投票,他們想傳達什麼事情?」盧秀燕說她發現市民朋友透過高投票率要教她三件事。一是堅持維持城市正派、善良、優質的選風,對負面選舉說NO;二是支持女性從政;三是打破台中市長成為直轄市以來從來沒有人連任的魔咒,「你只要努力、奉獻,表現得好,也會給你機會,我就是這樣一個受贈予的人。」最後,她感性的說:「我只有做好『媽媽市長』才能回報大家,我一定用一生中最大的心力來守護這座城市、回報市民朋友。明天星期日我不會休息,當選了我會謝票。周一我會銷假上班,繼續打拚。謝謝大家,有你們真好!」(原文刊載於2022年11月14日,更新時間2022年11月26日)

日期:2022-11-26

2022縣市長選舉

女兒挖苦「別人60歲都安享餘年了」…柯志恩拚高雄市長:進棺材前都要不斷磨練

「可能這就是我的DNA吧!直到進棺材之前,會不斷接受『歷練』!」向來心直口快的柯志恩,代表國民黨出戰2022年高雄市長選舉,明知道勝選堪稱「不可能的任務」,依舊展現高昂鬥志,並不忘挖苦自家人,「哎呀!國民黨男人都想太多、躊躇不前,反而黨內女力的特質,是不畏戰、不懼戰。」對柯志恩來說,打這場選戰與她奉行的人生哲理相同,挑戰來了就接受,拚盡全力做到最好。

日期:2022-11-17

焦點新聞

台灣大未來》7年人口增21萬、轉型成功翻身宜居城市!鄭文燦:就業力教育力讓年輕人願意落腳桃園

台灣邁向黃金十年,雖然面臨能源轉型、數位轉型等多方面挑戰,不過,在台商回流、科技產業擴大投資等因素影響下,還是讓台灣近年來繳出漂亮成績單。特別是多個縣市因產業發展而受惠,如桃園市在市長鄭文燦努力下,不少產業紛紛進駐發展,讓就業力及經濟力明顯突出,因此桃園人口這7年來多了21萬人,為六都中發展很快的城市。

日期:2022-06-30

全台防疫報導

再延一周!台中高雄等10縣市遠距教學至6/10,台北維持實體…各縣市規劃一次看

本土疫情嚴峻,加上許多學生尚未打疫苗,許多縣市已在這一周暫停實體課程,改遠距教學。由於中南部疫情將進入高峰,台中市週三(6/1)宣布,高中以下學校遠距教學再延長一周至6/10,中部多個縣市包括南投縣、彰化縣、雲林縣、嘉義市等也陸續跟進,至於其他縣市遠距教學仍維持到6/2。(原文刊載於2022/5/18,更新時間為2022/6/1)

日期:2022-06-01

政治社會

低所得、高房價幽靈持續遊蕩 年輕人不敢婚、不敢生 扭轉「生不如死」 托育設施比銀彈更有效

政府為催生,今年八月增加不少實質經費補助,台北市的夫妻生一胎,最高可拿到破百萬的補助,然而,最新民調顯示,給予更多友善的托育服務等婚育政策,會比直接發放津貼,更有助提高生育意願。

日期:2022-03-30

焦點新聞

2021永續城市大調查》新竹市獲非六都特優獎!沈慧虹:政府把小的、老的顧好,護國神山就能衝經濟永續

「新竹市原本是一個被很容易被忽略的市,要不是有清交、竹科,我相信很多人會忘記新竹是怎麼樣渺小的城市。」新竹市副市長沈慧虹今日出席今周刊《2021永續城市大調查》時感性說著。

日期:2021-10-27

台股

中國開放三胎,麗嬰房、淘帝股價飆,只是短線話題嗎?一張表盤點:10檔長線看俏的「生育概念股」

中國在今年5月31日宣布研擬開放三孩政策鼓勵生育,企圖擴大人口紅利。在短期間之內,或許對實質的經濟影響不大,但是中長期來看,人口政策的進一步開放,將有助於緩解中長期中國人口老化所帶來的總需求不足,為中國經濟發展動能注入更多年輕的活力。

日期:2021-06-08

政治社會

完全解讀》二○二一台灣生育意願大調查 鼓勵政策全面盤點 友善托育、延長補助最有感

三十二歲的小吳,國立大學畢業後直接進入職場,在外商公司擔任經理,年收入突破一百萬元,但已有穩定交往多年女友的他,還在猶豫該不該進入下一個人生階段,「如果只問我有沒有打算生小孩,我的答案是有;但我還不確定自己的能力,夠不夠讓孩子得到像我一樣的成長環境和教育資源。」

日期:2021-04-14

政治社會

有孩子,更幸福!今周刊調查:女性生育意願27.3%,「經濟壓力」是最大阻力,逾4成曾因「房事」卻步

台灣生育率跌破「超低」門檻,已整整18年。這段期間,「少子化」成為許多問題的癥結,政府接連推出的催生政策,卻無明顯成效。每個不生小孩的決定,背後都有複雜糾結的因素。但《今周刊》的獨家調查,提供了明確努力目標:若增加價格親民的公共托育名額、創造能安心請假育嬰的職場環境大部分年輕人,將更有生育意願。這是急欲擺脫低生育陷阱的台灣,不容錯過的改變契機。

日期:2021-04-14

生活消費

出生死亡黃金交叉!台灣人愈來愈少 林萬億示警:龍子、虎子也驟減,「人口」嚴峻挑戰

2020年台灣人口首度呈現負成長。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昨(8)日表示,出生人口下滑是趨勢,但比2010年虎年還低,的確出乎意料;政府會繼續推動托育公共化、提高育兒津貼及建立友善職場環境,降低家長負擔,但提升生育率沒有特效藥。

日期: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