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分子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分子共有1394項結果
健康

台灣褐藻醣膠發展學會聲明 澄清市場魚目混珠廣告

台灣褐藻醣膠發展學會在日前舉辦第15屆的國際研討會,並4月底開放線上課程提供醫師、藥師研習。而針對市場上有業者未經該學會同意,擅自引用研究成果,並用魚目混珠的方式行銷產品,造成消費者對於褐藻醣膠相關產品的混淆,該學會於4月28日也發出鄭重聲明,希望閱聽人注意。

日期:2024-05-02

科技

元太攜聯發科、面板雙虎搶進供應鏈 虹彩急起直追 龍頭、黑馬參賽 電子紙六千億戰場開打

元太在全球電子紙市場市占率超過九成,隨著產業成長,大廠紛紛搶進供應鏈。如今另一派技術崛起,競爭雖然增加,卻也是壯大整體電子紙產業規模和生態系的最佳時機。

日期:2024-04-30

台股

台股上兩萬點準備賣股走人?谷月涵示警:1個理由風險確實偏高「未來走跌機會比較大」

台股在週一(4/29)電金產業雙漲的樂觀氛圍中,再度成功守穩2萬點關卡,在即將邁入「5窮6絕」時節之時,許多投資人都在問:「該獲利了結嗎?」對此,有台灣先生之稱的寬量國際策略長谷月涵分析,不管是台灣、美國或全球股市都到了極限,也就是說風險會比較高。

日期:2024-04-29

科技

全球最大再生能源園區,面積是巴黎5倍大!非常靠近巴基斯坦邊境,印度最大煤炭商為何冒險選在這

印度最大煤炭進口商印度阿達尼集團(Adani Group)旗下阿達尼綠色能源公司(Adani Green Energy Limited,AGEL),正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卡奇區的卡夫達,建設世界上最大的卡夫達再生能源園區(Khavda Renewable Energy Park),園區佔地538平方公里,這個園區大約是法國首都巴黎總面積的5倍大。

日期:2024-04-27

金融

證交所「生技醫療產業」業績發表會完美登場 邀請11家企業與會,成功打造生技醫療為下一世代新興產業

生技醫療為下一世代新興產業,臺灣證券交易所4月8至12日一連5天與永豐金證券合辦「生技醫療產業」主題式業績發表會,共邀請佐登-KY(4190)、藥華藥(6446)、美時(1795)、麗豐-KY(4137)、金萬林-創(6645)、晶碩(6491)、保瑞(6472)、沛爾生醫-創(6949)、華安(6657)、寶齡富錦(1760)及台耀(4746)共11家公司與會。

日期:2024-04-24

情感關係

小野斜槓第二人生》是爺爺也是校長、是作家也是編劇 「我是個有機會就不放棄的人」

總統當選人賴清德指定的準閣揆卓榮泰,周五(4/12)進行「賴清德新任內閣人事第二場發佈會」,宣布由作家小野(本名李遠)接任文化部長。對於何時接獲卓榮泰的徵詢?李遠表示是在4月初接獲徵詢,起初猶豫很久,因家人擔心認為他不應在此時擔任公務。他表示會被徵詢的理由,大家大概都是講到他在早期80年代將台灣電影推廣到國際,以及他曾做過電視、創作100多部文學作品、帶紙風車跑遍全國,以及曾辦過學校,接觸過文化界各領域,他也強調「自己沒什麼政黨屬性」。今周刊曾專訪小野,他談起自己擁有多重角色的斜槓人生,以「幸運」概括,並認為比起斜槓,「其實我是一個有機會就不放棄的人。」以下為小野專訪內容。(原文刊載於2020/10/26,更新時間為2024/4/12)

日期:2024-04-12

理財

股市大漲,到底該不該賣? 雷浩斯:學會抽離,善待手中每一分錢!

經濟學家米希爾.德賽撰寫的經典《金融的智慧》,將金融價值與人生做結合,例如商業活動的破產,正像人生面臨失敗,如何讓失敗只是一時之誤而非永久?若想得到超額報酬,又該如何妥善運用金錢,創造價值?

日期:2024-04-12

國際總經

習近平為何在北京會見馬英九?紐約時報解讀「馬習二會」中共背後戰略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4-04-11

ETF

高股息ETF好日子不多了!00929、00939...為何殖利率7%將再也看不到?定期定額和「這種人」最吃虧

買高股息當然不外乎就是希望可以多領錢,如果每年都有7、8%的殖利率,我丟100萬,每個月就有5、6千塊可以領,爽度很高。 但這種情況在不久後的將來就會改變,7%、8%的殖利率再也看不到,我這集節目就要來跟你分享為什麼好日子不多了

日期:2024-04-09

健康

和米沒啥關係…寶林禍首米酵菌酸正名「邦克列酸」!4條件食品才可能產生,為何玉米澱粉更可疑?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續追,因「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名稱被認為與米類食品有關,致米製品市場受影響。週三(4/3)召開專家會議,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表示,確定幫「米酵菌酸」正名,以其英文名「Bongkrekic Acid」直譯,稱為「邦克列酸」。王必勝說,唐菖蒲伯克氏菌4種病原型中,椰毒亞型會分泌毒素Bongkrekic Acid,該毒素與「米」無關,為免產生誤解或不必要的恐慌,決定以多數細菌的命名方式從英文直譯。王必勝表示,這是不幸事件也是寶貴經驗,未來將制訂預防指引,一般性原則提供民眾細菌預防指引,例如食材保存方式等,並給食品業細緻指引。另外,邦克列酸中毒未來也可能再發生,六都需要備妥標準品,將由食藥署傳授地方實驗室技術,協助建立檢驗模式與量能。中興大學生物科技學研究所教授孟孟孝透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指出,邦克列酸不僅在米製品中發現,也首見於椰子發酵餅中,隨後零星出現在多種米或玉米原料食品或發酵飲品、浸泡後的木耳。孟孟孝強調,台灣家庭自煮米飯、米粉等被汙染機率極低,米食料理若放冰箱,一兩天內即食,無須過度擔心若要避免接觸到邦克列酸,他建議可盡量少吃低酒精度、低鹽度、偏中性酸鹼值的發酵食品或飲品,食品保存條件為「乾式保存優於濕式保存」、「低溫保存優於常溫保存」。

日期:2024-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