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台灣外交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台灣外交共有103項結果
個人成長

「班上同學死於貧困、沒乾淨水喝」來自西非窮國的台大畢業生:讀書,才能改變社會

台大昨(6)日舉行畢業典禮,今年2位畢業生致詞代表,一位是法律系的李慈萱,另一位則是來自西非國家布吉納法索的外籍生艾家齊。兩位同學都展現了遭遇人生挑戰時,如何充實自己,在逆境裡互相扶持,開創未來。

日期:2020-06-07

科技

董事長「憑什麼」搞懂AI? 67歲洪堯昆帶頭上課搶頭香

67歲的福壽實業(1219)董事長洪堯昆,每天一早7點半就「上班」,至少待到下午5點半、6點才離開,平時出差也是說走就走,這麼拚的董事長,還是全公司第一個報名上完3個月AI課程的人。

日期:2020-06-04

國際總經

台灣再登CNN!防疫有成使國際地位提升 卻遭中國嗆「和祖國大陸搞對抗」

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台灣因防疫有成,屢獲國際肯定,今(16)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刊登一篇分析報導,稱台灣防疫表現可圈可點,陸續和美國、捷克,簽署防疫合作聯合聲明,國際地位也隨之提升,未料此舉卻引發中國不滿,國台辦甚至重批,台灣執政當局「和祖國大陸搞對抗」。

日期:2020-05-16

政治社會

最近民調出爐:台灣反中情緒持續上升

不論是共機繞台、香港反送中、以及武漢肺炎期間刻意刁難台灣的種種行徑,在陸委會的最新民調裡顯現了台灣人對於中國的新態度。從2010年開始,陸委會每年會針對民眾對於兩岸關係的看法做三次民調,而在2020年總統大選之後,陸委會民調顯示有超過七成的民眾認為中國對台灣政府的態度趨於「不友善」,而六成的民眾認為中國對台灣人民也不友善。與2019年10月的民調相比,兩筆數字各成長了7.2%以及6.9%,創下十年以來的新高。造成此趨勢的原因,正是因為2016年蔡英文上任之後,中國不斷對台施壓所造成的結果。這些打壓包括搶奪台灣邦交國、威脅武力犯台、經濟利誘和威嚇、政戰手段、傳統與網路間諜行動、以及打壓與台灣合作的外國企業和非正式盟友。蔡英文在2016年就任時,陸委會的民調比起2015年馬政府時期還要高上許多,從馬政府時期的51.2%(中國對台灣政府)以及46.9%(中國對台灣人民)上升至59.3%以及50.6%。

日期:2020-05-04

政治社會

一樣是口罩外交,荷蘭感謝、新加坡不領情 專家分析主要原因是這個…

受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影響,製作成本不到2元的口罩成了全球熱門禮品,台灣因有口罩國家隊加持,意外打出「口罩外交」新路線。但當台灣把省下的口罩熱情相贈時,部分國家表達感謝,但也有國家不屑,中間到底出了什麼錯?

日期:2020-04-30

傳產

面對「後疫情時代」 企業管理超前部署8堂課

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重創全球經濟,低迷的景氣,不知何時才能自谷底翻揚,但可以確定的是,在疫情影響下,從工作、消費到娛樂等諸多層面,都將產生根本性的改變,企業經營者在因應疫情衝擊同時,也必須為「後疫情時代」做好準備,才能及時掌握轉型契機,提升競爭力。

日期:2020-04-30

國際總經

中國在武漢肺炎上強硬領導全球 使台美關係更加緊密

當美國、歐洲與世界各國焦頭爛額地對付武漢肺炎,中國已慢慢的解封武漢,與此同時,中國展開近一步的「口罩外交」不僅提供醫療用品,並派醫療專家到世界各國提供協助。隨著北京企圖在武漢肺炎疫情上強硬的保持全球領導地位,同時繼續在台灣傳播虛假訊息,台美關係在此時反而更加緊密。

日期:2020-04-21

政治社會

「武漢人不喜歡,我們就不能使用」 釋昭慧籲終止不當疫名使用:應稱新冠肺炎

佛教弘誓學院創辦人釋昭慧法師(俗名盧瓊昭、法名昭慧),14日於臉書發文,呼籲停止繼續使用「武漢肺炎」,「必須尊重被名稱所指涉之當事人的感受,既然武漢人不喜歡使用這個稱謂,我們就不能使用。」她認為應以「新冠肺炎」稱呼COVID-19。

日期:2020-04-15

國際總經

武漢肺炎危機:台灣掙脫中國困境的機會

近年來中國施壓台灣不遺餘力,不管是在國際舞台上孤立台灣,或是威脅利誘台灣邦交國的例子不勝枚舉。近期令中國大為惱火的是,武漢肺炎危機可能成為台灣掙脫中國困境的機會。如果台灣能繼續有效的控制國內疫情,同時尋求與國際夥伴的成功合作,那台灣不僅能擺脫這場危機,進而改善國際地位。

日期:2020-04-13

政治社會

現有國際秩序下的台灣外交前景

近20年來,經過國民黨及民進黨的輪流執政,兩黨對兩岸關係有不同的想法與做法,但是台灣和中國現在不相統屬則是共識。因此我們的外交部得以在有意無意之間,朝著一定的方向前進,創造了國際法上新的外交模式,也創造了一個史無前例的國家樣態,在以後的國際法教科書中,一定會有專節說明台灣的特殊性。

日期:2020-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