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容易累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容易累共有72項結果
字媒體

站在爸爸腳上跳舞…罹患肌肉萎縮症 6歲小女孩跌倒仍要挑戰夢想

蹦蹦跳跳、到處奔跑的小朋友,在公園是最為和諧不過的風景,但對6歲的沐晴來說,卻是難以達成的夢想。1歲就確診罹患「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她,雙腳總是軟趴趴,光站著就是挑戰,更別說能像其他同齡同學能行動自如地走到任何地方。但人小志氣高的她,卻有個夢想,未來要成為舞蹈老師,帶著身後的學生,輕輕踮起腳尖、畫出圓弧的步伐…

日期:2019-01-11

健康

每天吃堅果!維生素E抗氧化、保護心血管

「抗老」是許多人的夢想,也是醫學努力的目標之一。市面上無論是內服或外用的產品,只要冠上含有維生素E,似乎就可以跟抗老畫上等號,這是真的嗎?要如何攝取維生素E 才能真正的「抗衰老」呢?

日期:2018-12-21

話題人物

余英時:現在正是台灣的生死關頭

20210805編按:中央研究院余英時院士(1930-2021)於今(2021)年8月1日晨間於美國寓所睡夢中逝世,享耆壽91歲。余英時院士為全球極具影響力的史學大師。他深入研究中國思想、政治與文化史,貫通古今,在當今學界十分罕見,尤其是思想史和文化史方面的研究,皆扮演開創性的角色,更提出許多發人深思的議題。學術研究之外,他亦為具社會關懷、維護自由民主價值之公眾知識份子。2014年獲得首屆唐獎漢學獎殊榮後,為鼓勵年輕學人投入人文研究領域,委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設置「余英時先生人文研究獎」,提攜後進不遺於力。余院士1930年出生於中國天津,先師從國學大師錢穆,後赴美國哈佛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專長以現代學術方法詮釋中國傳統思想,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華裔知識分子,西方學界皆推崇其為二十一世紀中國史學之泰斗。余院士為美國普林斯敦大學榮譽教授,曾任美國密西根大學副教授、美國哈佛大學教授。一生獲頒多項海內外學術榮譽,包含1991年獲行政院文化獎、2004年美國哲學會(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院士、2006年美國國會圖書館「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John W. Kluge Prize)、2014首屆唐獎漢學獎等,並於1974年當選本院第10屆院士。余英時曾於2018年接受今周刊電訪暢談民主、兩岸,「談台灣,民主不該憑情緒,政黨輪替非你死我活」、「論中共,人心最重要,世界的不滿已到臨界點」以下為電訪內容:

日期:2018-12-05

生活消費

一場直播海賺200萬 淘寶網紅讓顧客不離不棄

「我先跟大家打個招呼,寶寶們好。」面對鏡頭,本名李烈的淘寶主播烈兒寶貝,用一句直播常用的開場白,讓採訪現場多了幾分親切。在11月10日雙十一前夕,李烈與眾多的淘寶直播主都在進行最後準備,以求在雙十一當天再次創下銷售新紀錄。

日期:2018-11-10

生活消費

又淹了!高雄深夜下暴雨 百貨停車場變瀑布

受熱帶低氣壓影響,23日暴雨侵襲中南部,昨(27)日深夜高雄再次下起豪雨,有網友在《爆廢公社》貼出一段影片,只見畫面中雨水如瀑布,不斷灌入遠東大遠百停車場,高雄市政府也在今日清晨六點時緊急宣布停班停課。

日期:2018-08-28

健康

關節累積毒素容易被忽略—用拳氣瑜伽打通9大關節

我們該「如何恢復健康」並「如何保持健康」?人體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自我調節控制系統,透過調合人體的能量系統──經絡系統,達到利用自身的排毒能力來對抗疾病的目的。經絡系統外在表現是穴道、經絡,往內與臟腑器官連結,中醫拳氣瑜伽可直接啟動人體能量系統,激發人類與生俱來的自我療病能力。

日期:2018-07-29

幸福熟齡

把錢借兒女然後老了為錢愁?感情再好,也別輕易借出養老金!吳娟瑜:心軟就會一起沉淪

現代女性蠟燭兩頭燒,工作、家庭都要兼顧,好不容易累積的財富,卻常因一時心軟而借出去。真的,有那麼嚴重嗎?「我看了許多女人的故事,她們賺錢能力好,或是因為刻苦耐勞,在中年後,慢慢累積了一筆『養老金』,但最後這筆財富卻容易失守,使得老了,才為金錢不斷憂愁。

日期:2018-07-18

職場

在台灣,公司成立一年倒閉率竟能高達90%?

創業是近年來最熱門的話題,然而,很殘酷的是,創業的陣亡率超乎想像的高。根據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統計,公司成立一年內倒閉的機率高達90%,這代表只有10%的人能撐過第一年。

日期:2018-07-06

最新觀點

好市多健康食品塑化劑超標 各通路下架退貨

知名美式連鎖賣場好市多販售的健康食品,今(14)日遭踢爆塑化劑超標!

日期:2018-06-14

健康

插管還是氣切?方便抽痰、不易感染的做法是它

家住新竹的71歲吳伯伯因肺部疾病進行手術,術後呼吸衰竭插管治療,因年紀大又患有心臟病、高血壓,難以自主呼吸,因此一個月內三度拔管又插管。吳伯伯轉院至台北以後,醫師建議氣切,家屬卻陷入兩難。

日期:2018-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