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恐怕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恐怕共有6983項結果
國際總經

2024兩岸三地1000大 專訪德國汽車教父:小心,它的電動車正在改寫全球版圖! 當中國拚出海

(今周刊1428)過去一年,在內部經濟環境欠佳的背景下,談到中國經濟時,除了近年頻繁出現的房地產危機與消費不振外,總不時還會看到這麼幾個詞彙:出海、內捲、新三樣、新質生產力,以及產能過剩。究竟,在當前中國經濟的發展脈絡下,這些詞彙的意涵是什麼?回望過去一年,在外界一片高調的「唱衰聲」中,中國經濟又有哪些「變與不變」?《今周刊》一年一度的「兩岸三地一千大調查」,為您深度解析。

日期:2024-04-30

國際總經

今周重磅》面板業最差時間已過?友達彭双浪法說見分曉!通膨難纏…Fed 5月利率會議可能伸鷹爪?

友達(2409)法說會本周二(4/30)登場,關於面板供需問題,友達董事長彭双浪日前表示,第1季會是2024年的谷底,令投資人期待面板可望谷底反彈。由於奧運、歐洲盃等指標賽事加持,讓電視面板未來營運可期。Fed本周將召開利率決策會議,儘管外界普遍認為將按兵不動,但更令人擔心的是,在美國通膨走揚的情況下,聯準會主席鮑爾是否將「伸鷹爪」。1、面板市況走出谷底?友達老董法說釋疑2、通膨死灰復燃,市場憂鮑爾5月會議伸鷹爪3、主計總處公布Q1 GDP概估值

日期:2024-04-29

金融

日圓貶破160,日銀放手會發生什麼事?台新首席經濟學家:亞幣大戰一觸即發!台灣央行如何應對?

日圓兌美元貶破158(編按:週一早盤日圓最低來到160.03),亞洲貨幣大戰全面開打。台新金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指出,日圓貶破158之後,亞洲貨幣大戰可說一觸即發,對於台灣,目前比較大的問題在於,要是貨幣戰爭開打,以台灣央行順勢操作的調性,新台幣走貶恐會引發「輸入型通膨」,尤其是原物料與能源價格,這對於新政府會是一大挑戰。

日期:2024-04-29

職場

日本頂大生都想進台積電熊本廠!東大教授警告「恐被當廉價勞工」...1原因大推聯發科

台積電在日本熊本縣設廠,為當地帶來半導體話題熱潮。東京大學一名教授指出,有許多東大生畢業後計畫到台積電上班,他的建議是最好到台灣總部上班,好好學習核心技術,因為在台灣總公司才掌握核心技術,而日本工程師只會被當成「廉價勞動力」。不僅如此,他指出現在日本正處於半導體熱潮,因此建議學生若想到外國企業工作,也可以考慮聯發科,因為聯發科還不像台積電那樣擠破頭。

日期:2024-04-28

台股

同產業不同命!「中國產能夾擊成熟製程晶圓代工」,台積電是護台大柱...謝金河點名這3家更慘

相同的產業,不同的命運!4月18日台積電召開法說會,公布首季營收5926.4億元,淨利2254.9億元,EPS8.7元,這個成績很不錯,但TSMC ADR在美國卻大跌,次日加權指數盤中大跌逾千點,最後下跌774.08,市場把台積電的法說會說成「法會」!

日期:2024-04-28

科技

LED龍頭富采4.36億元出售晶成微電子設備!淡出第三類半導體代工,彭双浪背後算盤?

富采投控週五(4/26)宣布,出售旗下三五族晶圓代工廠、晶成半導體之6吋微電子設備,給予化合物半導體晶圓廠環宇-KY。

日期:2024-04-26

個股深入分析

存股助理第475期︱志超布局AI PC電路板商機,資本支出大躍進

志超董事會日前決議,2024年配發1元現金股利。該公司去年EPS為4.03元,因此,盈餘配發率僅24.8%,創下過去12年(2012年以來)的最低紀錄。許多志超投資人是以領息為主,看到這樣的配息數字,於是造成股價大跌。公司為何干冒股價大跌,大幅降低盈配率?

日期:2024-04-26

房地產

他剛花738萬買花蓮統帥,沒3個月就倒了…房貸還要繳?殘忍答案揭曉「還有1條路能走」

0403花蓮大地震後餘震不斷,週二(4/23)凌晨2點起再次發生2次大餘震,讓位於花蓮市明禮路上的統帥大樓傾倒,該大樓在0403地震後就被貼上紅單危樓,幸好全部住戶早已搬遷,週三(4/24)上午8點統帥進行試拆。根據實價登錄資料顯示,統帥大樓在今年1月有新交易戶,由花蓮當地人以總價738萬買下9樓一戶,目前仍有貸款未繳清。若該戶向銀行貸款8成估算,初估有590萬房貸。專家指出,房屋倒塌屬於抵押物滅失,和銀行的但債權仍在,所以屋主仍然必須繳交房貸。

日期:2024-04-24

科技

走出功能型手機夕陽產業 車用營收攀七成 毅嘉轉型10年 通吃全球10大車用面板商

功能型手機已經是時代的眼淚,毅嘉耗費十年終於脫離衰退泥淖,更成為全球汽車產業中的重要供應鏈,它,是怎麼辦到的?

日期:2024-04-24

政治社會

正面效應遭忽視⋯增投資、緩通膨、促減碳 碳費來襲 三真相揭「綠色通膨」迷思

碳費遲未拍板,綠色通膨的焦慮已經瀰漫社會。但學者指出,目前討論存在迷思,僅看到負面效果,其實,在「碳 is money」的時代,碳費也為各部門帶來正面效益,更是緩解通膨、促進淨零正向循環的關鍵。

日期:2024-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