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撞擊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撞擊共有461項結果
傳產

大成發言人墜8米高溪谷,運送7小時送醫不治...和外甥挑戰北插天山「山友最愛路線」卻不簡單

今周刊編按:食品大廠大成(1210)週一(11/6)稍早發重訊表示,發言人、董事長特助67歲周叔恆,因登山意外不幸死亡,原職務由代理發言人代理,新任者待董事會議定。周叔恆是在週日與外甥前往攀登北插天山路線折返時,周叔恆不慎摔落8公尺下方溪谷,新北、桃園市消防局出動救援隊搜救深夜尋獲已呈現OHCA,漏夜至週一合力在山區運送7小時下山送醫搶救仍告不治。

日期:2023-11-07

政治社會

新澳隧道砂石車司機一句恍神「害我爸被撞死,媽聽到噩耗也離世…」女兒悲泣唯一慰藉:爸爸媽媽一起走

宜蘭縣新澳隧道周二(10/24)下午發生重大連環車禍,砂石車在隧道內追撞前方車輛,多輛被擠壓扭曲變形,造成1死、11輕重傷,1名重機騎士被壓在大車下不斷哀號,1名輕傷駕駛說「在隧道發生車禍,要逃都沒地方逃...」。對此,熱愛騎重機的藝人陳為民看了車禍慘況,在臉書感嘆表示「賠償?想太多啦!台灣哪!不要臉耍賴最大!」。交通部長王國材則表示,公路局初步調查顯示,是砂石車駕駛沒有注意前方狀況所產生的重大事故。

日期:2023-10-25

政治社會

遊覽車國道4死!駕駛「7年超速9次」,公路總局將稽查...坐哪最安全?專家這麼說

國道3號雲林斗六南向路段週六(10/21)發生嚴重車禍,新竹耀群科技公司舉辦家庭日活動,因此包遊覽車到劍湖山遊玩,怎料與自小客車碰撞,造成4死18傷事故。車上其餘乘客驚恐表示司機在國道上「一直超車、甩尾」,而司機也坦承自己車速確實有比較快,「因為他們有說趕時間。」交通部公路局指出,該事故遊覽車2020年到今年,共有6件違規停車;陳姓遊覽車駕駛從2015年到去年共有9件超速、1件違規停車。台北市區監理所也將到遊覽車公司健全通運全面查核。

日期:2023-10-22

生活消費

藥罐內塑膠紙做什麼用?日藥廠曝正確用途...保存藥品常見NG動作,乾燥劑、棉花該不該丟?

藥品保存,應該掌握乾燥、避光與低溫三大原則,越是高溫、高濕的環境,會使藥物化學反應增快,也大幅提高黴菌滋生的機會,導致藥品變質。民眾在購買一些用玻璃瓶裝的藥品時,會發現瓶裝裡常常有一團透明塑膠紙,大多數人都以為這是為了防潮,但日本知名製藥品牌「大正製藥」旗下子公司「表飛鳴製藥(ビオフェルミン製薬)」提醒,當藥罐打開後就應該快丟掉這團塑膠紙團。

日期:2023-09-28

生活消費

iPhone 15 Pro傳災情,變色、留下指紋...這2種顏色最嚴重?「看起來髒髒的」,3C專家給解方

蘋果發表iPhone 15系列新機,其中iPhone 15 Pro以及Pro Max成為預購的熱門機種;然而,有國外媒體揭露,蘋果首度採用鈦金屬材質的iPhone 15 Pro,似乎有「2大缺點」,包括「變色」以及「留下指紋」,且可能發生在特定顏色,引起不少消費者關注討論。

日期:2023-09-18

政治社會

獸醫疑詐保「用鈍器碎趾」,截8腳趾獲賠850萬...保險公司揪傷勢疑點,破案關鍵曝光

擁有獸醫師資格,並在北台灣成立老字號寵物醫療周邊商品專賣店「寶貝兔寵物用品社」的楊姓獸醫(42歲),近年來因經濟不景氣,加上誤判情勢投資大量獸醫專業醫療器材導致公司周轉不靈,竟鋌而走險,在2021年8月策畫假車禍詐領保險金,楊姓獸醫驚人以鈍器加工,敲碎自己雙腳腳趾,並發揮醫師專業上藥麻醉後,騎乘機車在台北市大同區撞路邊電箱送醫,楊男雙腳腳趾因骨碎嚴重,經醫院搶救切除8根腳趾,也因此獲得2家保險公司意外險理賠850餘萬元,但全案疑雲重重,保險公司蒐證後報警求助。

日期:2023-09-17

政治社會

腳步聲、關門聲...樓上鄰居真的太吵?土木技師2點分析:聲音未必來自正上方!買房4要訣,可避免噪音

高雄一對夫妻與住在樓下的鄰居吳姓男子因噪音問題發生糾紛,沒想到遭吳男登門砍死,2個年幼孩童目睹過程,事件令社會譁然,不過吳男的犯案動機究竟為何仍有待釐清;對此,針對大樓噪音問題,房產專家也提出看法,為買房時擔心有噪音問題的民眾提供4種避免的方法。至於房屋樓板傳出撞擊聲,土木技師認為有些情況是「水錘效應」造成的,也因為聲音會回彈、反射,不見得就是樓上造成的聲響,究竟「水錘效應」是什麼?

日期:2023-09-17

科技

重磅革命》開發最潔淨能源技術大突破 新創投資爆發 AI大神、蓋茲都押寶 核融合發電來了?

核融合長年來被視為人類能源的終極聖杯,隨大量人才、資金開始投入,距離我們或許沒有想像那麼遠。

日期:2023-09-06

政治社會

為何最初沒找到太魯閣事故遺骸?事隔2年,檢警曝原因「非第一時間可觸及」...重新搜索出94件遺留物

太魯閣號事故列車前天發現疑似頭蓋骨,鐵路警察及台鐵局人員昨會同搜索,在第八節車廂找出最多遺骸。檢警指出,第八節車廂其實就是車頭,首當其衝連續撞擊山壁,車體直接被削掉一半,乘客殘骸就是壓在駕駛艙後的擠壓空間,第一時間人力無法觸及,研判遺骸是拖運車廂過程中掉出。

日期:2023-09-02

科技

印度登陸月球南極創紀錄!科學家爭相搶登,就是為了關鍵資源「水冰」,但月球南極真的有水嗎?

印度月船3號成功抵達月球南極,旨在揭示隕石坑內的水資源含量和提取挑戰。水冰被視為月球關鍵資源,可支援未來太空任務和建基地。該任務有望深化我們對月球南極地區地質和水冰分布的理解。

日期: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