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漁民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漁民共有321項結果
職場

鄭凱駿沒喝過洋墨水 作品卻躍上Discovery、半島電視台 用鏡頭向世界說故事 拍出你不知的台灣

未曾出國留學的鄭凱駿,勇闖路透社、半島電視台、Discovery頻道,從新聞專題做到行腳節目,鏡頭捕捉的是連台灣人都不知道的故事。而他要說的就是敢衝敢拚、絕望中看見希望的台灣精神。

日期:2023-07-26

政治社會

新能源國際論壇》祭10萬元高薪覽人才,台灣風光雙電如何開展綠能新未來?

在政府政策支持與民間企業協力下,太陽能與風力發電成為國內相對成熟綠電。面對能源新賽局,2023第七屆新能源國際論壇,經濟部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強調政府將以積極務實態度,促成電業、產業與民眾共同進行,逐步完成綠能拼圖,透過國內唯一本土風電業者台亞風能總經理劉弟勇,與甫完成志光漁電共生案場的大亞綠能董事暨聚恆董事長周恒豪帶來專題演講,配合國家政策展綠有成,攜手照亮台灣風光雙電新未來。

日期:2023-07-24

政治社會

發展永續農業,打造希望城市 首創台灣永續農業聯隊,打造跨界合作、智慧農業、冷鏈加工超級艦隊

從「永續農業」出發,著手打造「希望城市」,屏東縣長周春米首創「台灣永續農業聯隊」,引進跨界合作,提升全球競爭力:「我們歡迎企業、農漁新世代加入,集結超級艦隊的能量,一直往前走。」

日期:2023-07-20

政治社會

確保區域供電平衡 台電:協和更新是解方

協和電廠更新環評受到外界關注,從2017年提出環評至今仍在審查程序,甚至近連兩次專五審會議都還卡在程序問題,無法進入實質審查。但是在此同時,北部地區的用電需求仍持續成長,協和燃油機組預計2024年除役,台電推動「以氣換油」銜接供電並改善空污。既有機組除役在即,新建機組推動受阻,北部供電缺口該如何解?

日期:2023-07-17

政治社會

協和電廠轉型路迢迢 改採地熱、生質能發電有解? 台電溝通不足 四接開發案注定紛擾

四接開發案自今年五月以來,環評初審已三度流會,爭議愈演愈烈,連環團內部也意見分歧。在能源轉型的十字路口,部分學者建議,天然氣並非唯一選項,台電應思考其他可行之路。

日期:2023-07-12

科技

GDP創新高民眾卻無感 旅美工程博士徐紀高憂心提建言

徐紀高博士個人簡歷: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結構工程學博士(1983) -結構工程學碩士(1978)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系學士(1974)現職:*SEFBO Pipeline Bridge公司總裁兼執行長(德州奧斯汀)*Engineering Micro Research, EMR Construction, Hsu Realty公司總裁兼執行長(德州奧斯汀)*Jilin HG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mpany Ltd., 公司總裁兼執行長

日期:2023-06-29

國際總經

人道馳援〉世界展望會救飢更教一技之長 青年變會計、理髮師 流離者營地裡的「希望工程」!

(今周刊1384)索馬利蘭人民正在忍受四十年來最嚴峻的大旱,他們沒有喪失希望,而人道團體世界展望會更前進當地,讓希望的苗更旺盛。

日期:2023-06-28

政治社會

發展光電竟要犧牲農業用地?學界批:政府巧立名目劃設「綠能發展區」,恐吃掉大半台北市面積

為推動能源轉型,政府近年積極劃設土地,供太陽光電業者架設太陽能板。但多名學者指出,政府放寬土地使用限制過程不透明,且衝擊農漁民生計與產業,因此80名學者發起連署,呼籲政府能從長計議,來建立明確的綠能發展區位劃設原則與總量管理,並落實資訊公開與社會參與。

日期:2023-06-20

政治社會

台灣有琉球、呂宋火山弧…「井挖深點、100GW怎會缺電」?地熱發電每度成本1.5元能做嗎?

夏天即將到來,又是缺電的季節!謝金河在《數字台灣》節目中邀請森崴能源總經理胡惠森、麥斯管理顧問公司創辦人陳世芳談台灣綠電的未來發展。陳世芳指出,台灣應要將半導體和能源產業當成兩大護國神山,因為能源對台灣非常重要,是國家安全,所以一定要產業自主及國產化。他強調,台灣絕對不會缺電,也能實現RE 100和非核家園,因為台灣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就是地熱發電。

日期:2023-06-19

生活消費

「不識字爸媽賣地只為讓7個子女念書」…謝健南動念幫農漁民找出路:提高他們生計是全聯的願望

全聯副董事長謝健南大二就接觸通路業,迄今逾40年。不識字的父母為讓7個子女都能接受教育,賣掉台南老家田地讓他們求學,他說:「以前我家有一大片土地,現在只剩178坪,是用所有權狀去換畢業證書。」退伍後進入統一,開設全台第一家7-ELEVEN。在統一集團待了30年後,到美食達人(85度C)擔任集團執行長,2016年進入全聯。現階段他最想做的是幫助農民、漁民改善生計。「會來做這件事,起心動念是因為我在鄉下長大,家裡種田養魚。」回想兒時家中很窮,便當盒裡找不到一顆米粒,只有蕃薯籤,過得很辛苦。有感於台灣大部分農民、漁民收入很低,他希望能夠做和農業關連度高的工作,成為在全聯最主要的任務。

日期:2023-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