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營養健康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營養健康共有50項結果
健康

50歲後注意!骨質疏鬆早期無症狀,專家教3招存骨本

小美的母親68歲,年輕時工作忙碌,經常應酬喝酒、飲食不正常、缺乏運動,最近洗澡時不小心跌了一跤,造成髖骨骨折,緊急入院開刀後,小美才知道媽媽早已患有骨質疏鬆症。

日期:2019-10-18

健康

45歲後,超過一半的人肚子太大!營養師揭密:每餐「這樣吃」打擊腹部脂肪

中年後,超過一半民眾都有肚子肥胖、腰圍過粗的問題!避免脂肪堆積,應從飲食和運動著手。飲食方面,建議採取「我的餐盤」原則,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並注意攝取量,吃出健康很簡單!

日期:2019-09-22

健康

老公肝癌28年沒復發、比40歲時更快樂!養生達人陳月卿靠「這4招」抗癌養生

「在死亡面前,你的迷惑就不再是迷惑啦!」養生專家陳月卿,曾把工作當成人生頭等大事,但婚後,家務佔據了許多時間,令她不禁想「這樣的生活,是我要的嗎?」念頭一起,先生蘇起就被診斷出肝癌。於是,家庭變成她人生的頭等大事,為了幫助蘇起抗癌,陳月卿天天在廚房忙來忙去,研究食譜,時間一久,丈夫的身體由虛弱無力,被調養得豐潤有精神!而她對婚姻的疑惑也消失殆盡。

日期:2019-08-28

健康

40歲後肌肉年年流失 預防肌少症腿腳無力,3招補充蛋白質

中年後肌肉逐漸流失,老年容易罹患肌少症,增加跌倒、失能、臥床的風險。提醒民眾從中年開始加強保養,平時應攝取足量的蛋白質,再配合運動,遠離肌少症威脅。

日期:2019-07-25

最新觀點

六十歲以後更要常吃「蛋」?研究證實:吃2食物,幫助遠離腦梗塞、癌症

到了六十歲,幾乎所有人消化吸收能力會變差,食量也會變小。

日期:2019-07-17

健康

缺乏維生素D,得武漢肺炎機率上升!江坤俊醫師:適度補充能抑制發生率、調節免疫力

20210119編按:部立桃園醫院爆發院內感染,引發民眾擔憂疫情將蔓延開來,名醫江坤俊在臉書粉絲團提出,雖然連2年的農曆年都要在COVID-19陰影下渡過,但是現在醫界對治療早已摸索出規則,他更提醒要補充適量的維生素D來保護自己。江坤俊說,有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缺乏維生素D得到COVID-19的機率會上升,預後也會比較差,因為維生素D和呼吸道黏膜的功能息息相關,又可以調節免疫力,所以對COVID-19和流感的發生率會有抑制的效果。另外,COVID-19患者會產生嚴重併發症的,有一部分和免疫風暴有關,適量的維生素D可以降低免疫風暴的發生。至於有那些食物能夠補充維生素D?可以參考這篇報導。

日期:2019-07-05

健康

減醣助減肥又超抗老!營養師推「這種飯」養出回春好身材

「許多文明病,都是吃出來的」!你是吃澱粉如白飯、麵條控嗎?小心長期吃出一身毛病。如果感覺肥胖纏身、經常疲勞、愈睡愈累、容易便祕,為了找回健康,不妨跟著營養師一起來嘗試減醣飲食計劃,使用跟飯、麵很像的減醣替代澱粉食材,包括做出花椰菜飯、豆腐飯、櫛瓜麵、蒟蒻麵,不但能幫助減肥,還可以維持健康、養顏抗老,大幅改善亞健康的困擾。

日期:2019-05-27

國際總經

楊安澤的「自由紅利」

自由紅利成本約1.8兆美元,但可望減少醫療保健和監禁支出約1兆美元,國民生產力也有望提升,民眾因而增加消費,美國企業將是最終的受益者。

日期:2019-03-13

美食旅遊

便當不一樣

「包一份便當」是許多上班族每天中午的日常,除了炸排骨、三層肉這些讓健康超標的選項之外,市場悄悄掀起一波便當改頭換面的革命。跳脫「呷粗飽」的既定印象,這些定價平均落在一、兩百元之間的餐盒,從主菜、配料到米飯、飲品都頗為講究,口味精緻、配色美觀,讓上班族在緊湊的午餐時間裡,也能享受被呵護的感覺。

日期:2018-12-05

健康

「假面甜心」難防 糖尿病友餐後血糖易超標!

飲食、運動、藥物,是糖尿病友血糖控制的3大關鍵。根據最新調查發現,近6成糖友表示,外食是飲食為最難控制的環節,難以計算熱量及含糖量,其中以「台式小吃」、「自助餐」與「火鍋」被認為是3大控糖魔王。

日期:2018-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