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醫療照顧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醫療照顧共有86項結果
健康

林口長庚完成50例肺臟移植,存活率達世界水準!罕病導致雙肺破裂反覆氣胸「邊緣性捐贈肺」移植救命

罹罕病肺臟破壞嚴重,接受「邊緣性捐贈肺」,雙肺移植重獲新生。21歲的陳先生,3年前自越南來台工作,去年健檢時發現胸部X光異常,後來呼吸越來越不順,走路也開始會喘,至外院檢查確認罹患罕見肺疾–蘭格罕細胞組織球增生症,造成雙側肺臟嚴重受損而導致雙側氣胸,接受雙側胸腔鏡手術後症狀雖有改善,但因肺臟破壞太嚴重,需使用高流量的氧氣及持續胸腔引流,因而無法出院,只有肺臟移植才是最後的希望。

日期:2022-03-22

政治社會

他們的現在式 我們的未來式 一起完美變老 嘉義最老鄉的樂齡大實驗

這裡,有「西瓜故鄉」的美譽,也是台灣秋葵最大產地,更曾種出台灣最甜的火龍果。有意思的是,這裡的百歲人瑞,也是一張特殊的「地方名片」,去年就超過一三○位,相較前一年成長約三成。嘉義縣是台灣老年人口比率最多、老化指數最高的縣市,而擁有豐厚農產與人瑞風景線的鹿草,更是嘉義縣「老中之老」的偏鄉,在這個距離高鐵站車程約十分鐘不到的偏鄉小鎮、「被皺紋塗鴉」的城市之最,阿公阿嬤、民間團體、地方政府,正在上演台灣「不老社區」實驗的新傳奇!

日期:2022-03-02

政治社會

她台大畢業決定放棄健保、入籍中國去!陳竹音:小學老師說「沒有祖國庇蔭何來家和樂」

台灣大學畢業的資深特技演員陳竹音近年把事業重心放在中國,和同樣在中國發展的台灣女藝人劉樂妍曾經情同姐妹,兩人過去曾一起高喊「我是中國人」,但陳竹音日前翻臉與劉樂妍絕交,她7日發文自稱已著手準備申請入籍中國,並放棄台灣健保。

日期:2022-02-08

健康

台灣慢性病風暴》「若能早點投資健康...」心臟放了13根支架的施振榮領悟:「生老病死一定會有,不健康的日子愈短愈好!」

9月14日,知名演員龍劭華猝逝,享壽68歲,相驗死因為「疾病因素」。龍劭華有逾10年糖尿病史,而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就是心血管疾病,他的猝逝是因病奪命的冰山一角,如一整座冰山般的慢性病風暴早已悄悄籠罩全台!

日期:2021-09-22

健康

超前防治>醫界串起社區醫療群 從治病進階到疾病管理 台大醫研究證實:有家庭醫師照顧 慢性病患住院率降很大!

我適合打哪一種新冠疫苗?」「最近聽到某個藥不錯,適合我吃嗎?」這是新北市永和文林診所醫師謝文進,近期最常被就醫民眾詢問的問題。搭配患者持續看診等健康紀錄,他一一給出最適合對方的診治與健康諮詢。

日期:2021-09-22

健康

台灣慢性病風暴》「若能早點投資健康...」心臟放了13根支架的施振榮領悟:「生老病死一定會有,不健康的日子愈短愈好!」

慢性病無聲無息,所以往往被輕忽,卻是最要命的殺手。超過30歲的國人,有12%因它活不過70歲;生活無法自理的不健康餘命,也來到新高的8.5年。儘管如此,卻有82%台灣人自認健康!建立病識感,是對抗這個索命殺手的第一步。

日期:2021-09-22

健康

台灣慢性病風暴》「若能早點投資健康...」心臟放了13根支架的施振榮領悟:「生老病死一定會有,不健康的日子愈短愈好!」

9月14日,知名演員龍劭華猝逝,享壽68歲,相驗死因為「疾病因素」。龍劭華有逾10年糖尿病史,而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就是心血管疾病,他的猝逝是因病奪命的冰山一角,如一整座冰山般的慢性病風暴早已悄悄籠罩全台!台灣自五月爆發本土Covid-19疫情後,至9月21日累計死亡840例,死亡案例中,令人不安的現象就是高達九成有慢性病史,其中為數極少的3、40歲年輕死亡個案,也有近七成是慢性病患者。

日期:2021-09-22

焦點新聞

新竹該合併升格成直轄市? 林智堅:「芋仔番薯早就是一家人」

新竹市長林智堅近日提出「大新竹合併升格直轄市」,引發熱議,在野國民黨就此議題攻擊不斷,原先表態支持的新竹縣長楊文科也轉為不支持。林智堅12日於臉書對此事件有感而發,並分享自己直系家族的戶籍謄本,祖先原是閩南和客家兩個不同的族群,但現在「芋仔與番薯早就是一家人,閩客也不再有隔閡」,暗示新竹縣市不應該有隔閡,合併只是早晚的事情。

日期:2021-09-13

全台防疫報導

一句「DNR死亡數」重重在家屬心上割一刀 張上淳哽咽致歉:絕對沒有要指責、傷害任何人

日前談及簽署DNR(不施行心肺復甦術)的死亡個案中,有20%的人「其實救得回來」,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挨轟,對忍痛簽下放棄急救的家屬、第一線的醫護是種重傷害。對此,張上淳今(7)日在記者會中語塞哽咽致歉,表示「對前天報告死亡分析部分用詞不夠精確,可能造成誤解或傷害表達歉意。」

日期:2021-07-07

政治社會

別讓「死後確診」成破口!揪出隱形感染源,「這些解方」有效降低致死率

近2周來,台灣每日確診新冠肺炎人數逐漸趨緩,死亡人數卻未等比例下降。專家建議,應增加採檢盡早找出患者,善用監控治療與血氧機降低醫護壓力,控制致死率。

日期:2021-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