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麻木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麻木共有176項結果
政治社會

就算是逐步解封,也不能降低警覺性!前衛生署長看疫情:戴口罩應持續到整個疫情結束

到目前為止,全球疫情2年以來已經造成將近4.5億人感染,同時也有高達603萬人死亡,疫情至今仍繼續蔓延,韓國已經連續5天每天感染超過20萬人。

日期:2022-03-17

健康

開會中不適,京城建設老總猝逝享壽68歲/又是主動脈剝離!醫:刀割般胸痛7症狀,立刻送醫

急性主動脈剝離,接連奪走包括藝人小鬼黃鴻升等人性命,安南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陳偉華說明,此病大多好發在50-70歲男性,但有研究顯示,這個發生率十萬分之三的疾病,仍有1成機率會發生在40歲以內的族群。

日期:2022-03-03

健康

是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5種常見急性胸痛、這3種要人命!醫解析「症狀如何判斷」

68歲的金鐘視帝龍劭華昨天週二(9/14)晚間於高雄85大樓猝逝,有媒體傳出他下午心臟不舒服,最後又說沒事,沒去看醫生造成憾事發生。而藝人黃鴻升(小鬼)則在去年9月16日因主動脈剝離於家中猝逝,享年36歲。造成胸痛的疾病有非常多種,主動脈剝離是其一,同樣是胸痛表現,有些是有緊急危及生命的,有些則是沒那麼緊急,可以門診檢查治療就好。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急診科主治醫師田岳正,列出5種常見會造成胸痛的急症,提供民眾來判斷自己的胸痛,是否有立即危險性。

日期:2021-09-14

健康

AZ疫苗新增副作用,竟有神經病變!「格林巴利症候群」好發族群、常見症狀一次看

歐盟藥品管理局(EMA)今天在定期安全更新上,針對AZ疫苗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增列極罕見神經病變「格林巴利症候群」(GBS),並將此副作用列為「非常罕見」,仍強調接種AZ疫苗的益處大於風險。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目前不分廠牌在接種新冠疫苗後,國內共有10例出現格林巴利症候群,其中AZ有9位、莫德納有1位,但仍未有相關資料直接證明或排除,與AZ有無直接關聯。

日期:2021-09-09

科技

《蜘蛛人》視覺特效他做的!台灣放牛班囝仔卻拿到美國傑出人才簽證:人生,什麼都要去試

人才的定義的是什麼?就是將寫著自己名字的美國EB1(傑出人才簽證)攤在桌上,不言而諭。

日期:2021-07-30

生活消費

「窮得只剩下錢」... 曾極想脫貧的他翻身年薪400萬!大嘆「超空虛」:賺那麼多也沒用

不斷提升薪資等級、過上無後顧之憂的生活,理當是許多人這輩子的夢想,不過,一旦收入高到一定門檻後,是否真的會對此麻木?一名網友日前感嘆自己「窮得只剩下錢」,年薪400萬的他幾乎已對賺錢無感,甚至萌生辭去工作的念頭,文章一出立即引發熱議,並有不少人給出實際建議。

日期:2021-07-27

生活消費

名人宅居自處學

待在家自處之道,可以放空、思考或什麼事都不做,也能藉閱讀、看電影、打掃做家事,認識不一樣的自己。一日居家、一日練習,從無所適從到學著跟自己相處,過日子的態度隨喜好不一,養出「豐儉由人」的面貌。

日期:2021-06-23

焦點新聞

AZ疫苗+5不良反應!皆為女性「2例血小板數異常」 莊人祥:未判定是血栓個案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公布,新增5例疑似接種AZ疫苗後產生的不良事件。性別都是女性,當中4例皆為40多歲的女性,另為一位為10多歲女性;有2例出現血小板過低,就醫過後狀況皆穩定,發言人莊人祥說明,皆未判定為副作用血栓,後續也會持續門診追蹤。

日期:2021-06-09

健康

身體太濕會便秘!白雁教一招排濕順氣,化解腹脹、排便不順

居家上班上課的日子,很多人改變以往的規律作息、飲食和運動習慣,最近你的排便正常嗎?有些人雖然天天排便,但是排便時間拖很長,或排便後肚子還是覺得脹脹的,沒有排乾淨的感覺。

日期:2021-05-28

政治社會

除了輕微發燒沒別的症狀,卻差點送命...一個從鬼門關回來的新冠故事,讀完可能會救回你一命

編按:曾獲「華人楷模年度人物」、馬來西亞拿督鄭博見不幸罹患新冠肺炎,原本症狀輕微、在家自我隔離的他,染疫14天後病情急轉直下一度命危。從鬼門關走一遭回來,拿督鄭博見公開染病全過程,他以自身經歷奉勸確診病患一定要做血液和肺部X光檢驗,了解自己的真實病情。 事實上,台灣與國外都曾發生多起COVID-19 患者,猝死在家中的悲劇,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說明,無症狀或輕症感染者如果合併「隱形缺氧(Silent Hypoxia)」,該患者的症狀會讓許多醫師大感驚訝,原本認為這些缺氧的人應該已經處於休克狀態,但他們往往卻意識清楚可以正常應答,甚至還能滑手機。由於沒有明顯症狀,等到發現不對勁要送進急診時,往往已經太遲了。 然而,在疫情延燒時期,冒然衝急診是很危險的舉措,那麼,在家自我隔離的確診者,該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出現「隱形缺氧」呢? 黃軒醫師強調,民眾不必過度恐慌,德國研究顯示,COVID-19確診者中,只有32%會出現「隱藏缺氧」症狀。另外,出現合併隱藏缺氧症狀的染疫者死亡率只有18%,甚至比出現合併典型呼吸困難衰竭症狀的染疫患者死亡率約30%,還要來得更低。 黃軒醫師建議, 若是輕症或無症狀患者不安心,可以考慮購買「血氧濃度計」或是有些智慧手錶就有提供血氧偵測功能,若低於90%就要提高警覺。 美國的作法也很值得參考,一開始由醫護人員確認輕重症、分艙分流後,輕症或無症狀患者在家自我隔離期間,由家庭醫師遠端視訊看診、隨時掌握病情,這也值得台灣借鏡。 最後,再次提醒,此時千萬不要輕易衝急診室,不但讓醫療量能負擔加劇,由於急診室可能充滿各種變異病毒,不小心帶病毒回家就得不償失囉。 以下是大馬拿督鄭博見染疫的親身告白:

日期:2021-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