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龔明鑫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龔明鑫共有164項結果
政治社會

「2021雙語政策產業論壇」跨部會、跨產業,攜手提升雙語力

全球疫苗接種覆蓋率持續提升,國界即將重啟,因應供應鏈全球佈局的新未來,除了專業力外,語文力更是決勝的關鍵。達成雙語的目標並非一蹴可幾,究竟,英語力對於台灣整體的發展意義何在?為讓國人對雙語政策更加理解,《今周刊》於12月1日假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21雙語政策產業論壇」,並邀請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龔明鑫、教育部部長潘文忠、經濟部政務次長陳正祺、雄獅集團董事長王文傑、104獵才招聘事業群資深副總經理晉麗明、Pinkoi設計商品購物網站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顏君庭,以及威剛科技資深區域行銷經理甄莉雅,就英語力對於產業、人才、教育等方面進行專題演講與關鍵對談,期望讓更多人能夠理解雙語政策的內涵,一同加入推動雙語政策的行列。

日期:2021-12-02

焦點新聞

2021雙語政策產業論壇》龔明鑫:英文能力攸關產業發展,台灣要走向全世界

國發會2019年底提出「2030雙語國家政策」,國發會主委龔明鑫今(1)日出席活動時強調,英文不僅是人才培育也攸關台灣產業發展,過去台灣產業以代工為主,且代工基地在中國,需要英文的機率低,但現在台灣開始走向全世界,英文能力對台灣來說很重要,並希望在英文能力提升下,將來年輕人就業機會可以因此擴大。

日期:2021-12-01

政治社會

國發會五路並進 經濟部六箭齊發助攻高雄打造5G智慧城市

搶搭智慧城市國際直達車,中央規劃出「產業提案,中央補助,地方參與,國際輸出」的新捷徑,讓智慧城市的火種不光在全台熱燒,也將這聖火傳遞到國外,成為台灣經濟接軌國際的新火種,今(24)日高雄在中央發展5G AIoT的大旗揮舞下,以「智在高雄 5G智慧城市論壇」展現高雄不只是加入智慧城市的行列,更要引領智慧設施在高雄百花齊放。

日期:2021-11-25

政治社會

政策解析》專訪雙語政策操盤手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教育部長潘文忠 師資不足、 城鄉差距、排擠母語⋯ 深度解讀六大挑戰

二○一八年底,行政院頒布了「二○三○年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以「厚植國人英語力」與「提升國家競爭力」兩大政策目標,希望在二○三○年將台灣打造成為雙語國家。去年八月,國發會與教育部進一步在上述藍圖基礎下,擬定了二○二一至二四年的雙語國家政策「前瞻基礎建設——人才培育促進就業建設」計畫,以四年一百億元的大手筆,細分六大策略與對應KPI,推動雙語國家的發展。

日期:2021-11-10

政治社會

救救台灣「菜英文」!小學英語授課時數比韓國少3成、成人多益平均落後韓國119分…一文讀懂台灣與雙語國家的距離

走進桃園平鎮區義興國小的教室,老師在台上一步步講解勞作製作流程,台下一位外籍老師正忙碌地在學生的座位間穿梭,查看這些小三學童有無正確理解台上老師的中文解說,並以簡單英語給出指引。

日期:2021-11-10

政治社會

必修學分

早些年當記者的經驗是這樣的,只要那陣子經常出國採訪,英語聽說能力就是一陣飆速躍進。

日期:2021-11-10

政治社會

救救台灣「菜英文」!小學英語授課時數比韓國少3成、成人多益平均落後韓國119分…一文讀懂台灣與雙語國家的距離

政府以「厚植國人英語力」與「提升國家競爭力」兩大目標,希望在2030年將台灣打造成雙語國家。去年底,國發會與教育部在上述藍圖基礎下,擬定雙語國家的執行策略,然而,隨著許多政策細則於今年陸續落地,對於教育現場,有驚豔、有鼓舞掌聲,亦有不少困惑與質疑聲音。究竟,英語力對台灣的意義是什麼?我們離雙語國家的目標又有多遠?

日期:2021-11-10

政治社會

連6漲!2022年基本工資調漲5%! 明年起月薪2萬5250元、時薪168元!

蔡政府基本工資連續6年調漲!勞動部今天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會後決議月薪、時薪基本工資調漲5.21 %。月薪從現行新台幣2萬4000元調漲至2萬5250元,時薪則由160元調漲至168元,後續將提報行政院核定。

日期:2021-10-08

政治社會

美國強逼商業機密不保?「最大股東」急電 台積電回覆了

美國商務部上周召開半導體峰會,遭到韓媒爆料包括台積電、三星等晶圓代工廠必須在11月8日前提交機密資料,引發各界矚目,國發基金身為台積電最大股東,國發會主委龔明鑫今(30)日表示,董事會是一季召開一次,也許在下次董事會公司會進行說明,在未來也將在不影響保密協定的情況下對外說明。龔明鑫也在會後致電,台積電回應絕對不會透露個別客戶之商業機密。

日期:2021-09-30

國際總經

你怎能不愛立陶宛? 區區280萬人小國 為台灣頂住中國壓力 原來北京超care是擔心「這檔事」!

台灣與中國交手不只是在東亞,也在遙遠的歐洲,特別是今年超級挺台、波羅的海三小國之一的立陶宛,以區區近280萬人的小國,力抗14億人口的「大魔王」中國壓力,很難不令人注意及激賞。國人對立陶宛較熟悉的,或許是今年已經兩次捐助新冠疫苗給台灣,且本周宣布的第二次將捐助23萬多劑,幾乎是第一次捐助數量的十倍有餘!今年立陶宛有兩件事大大挑戰了中國,先是5月率先退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17+1合作機制(立陶宛已加入九年);接著是7月宣布雙方議定,我國將在立陶宛成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立國也打算年底前在台北設立館處。由於這是少見由外國政府同意我方以「台灣」為名的駐外代表機構,而非「台北」,大大提升了實質官方交流程度,讓北京大怒,並於8月召回駐立國大使以表抗議。國際關係學者認為,北京之所以強硬反對立陶宛對「台灣代表處」開綠燈,甚至下重手報復立國,就是擔心此例一開,恐使其他東歐國家、甚至其他西方國家,都「循例」提升與台灣的實質外交關係,造成骨牌效應,導致中國在中東歐地區的影響力倒退。

日期:2021-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