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理財魔法 黑傑克

超過20年專業投資經驗,曾擔任基金經理人,也參與過私募基金的運作,偏好以創業者的角度看投資,文章深入淺出,常讓閱讀者有意猶未盡、茅塞頓開的感覺。

文章列表 728筆,顯示第12頁/15頁

「恐高症」讓老手都忍不住調節股票!科技股未來仍是主流 香港地產大亨還對這個投資趨勢按讚

上市公司年報在3、4月陸續公佈,A股上市公司中前30家企業獲利佔了全部4000多家的一半以上。 是A股的馬太效應太強了嗎?是不是應該投資在獲利居於前茅的公司呢? 光看數字很容易被誤導,獲利數字依行業別,銀行業創造了全A股超過四成的獲利,接著是保險業,兩者加起來佔了48%多,接近一半,市值、獲利都掌握在高度壟斷的特許國企。 這一結構也證明了A股畢竟還在發展早期階段,市場化競爭下的技術升級、消費升級企業,還沒能撼動政府壟斷行業的格局。

回收電池、淘汰落後產能 股價就會大漲!搭上中國節能減排商機 把握這3個機會

A股「碳中和概念」近期逆市大漲!中國已經明確了碳排放在2030年達到峰值,爭取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頂層設計目標清晰,資本市場自然不會錯過熱炒這幾十年的國家大計。 雖然近期A股行情低迷,但碳中和指數近一個月逆勢上漲超過20%,長源電力、深圳能源等上市公司股價近兩個月最大漲幅均超過100%。

只會打造車子還不夠?鴻海電動車聯盟搶占全球市場 還要思考這個關鍵問題

過去幾個月,台灣各大財經媒體最紅紅火火的話題,除了佔有台股三分之一以上市值的護國神山台積電及半導體上下游供應鏈之外,另一個超級熱門的前景產業,似乎就是電動車(EV)產業了!

美債收益率上升1% 股票就會下跌3成!面對股市漲多調整 投資人可以用這3招安然度過

春節期間海外市場表現很好,2021年2月18日春節過後開盤第一天,滬深300指數高開上衝達5930點,超過了2007年的5891點,經過了14年終於創了歷史新高。

中國「十四五計畫」出爐,為何力拼「碳中和」?當然不是為人類社會貢獻,而是為了「發大財」

藻礁公投什麼立場?我對華麗辭藻、感性訴求是無感的,歸根究底還是能源選擇問題。 3月11日是福島地震10周年,未來一周會有大量的報告出籠。核能從人人喊打,到聯合國將核能、綠電與可再生能源並列為減碳重要性能源, 比爾蓋茲(Bill Gates)也呼籲重視核能在減碳的效能。

美債引爆殺盤 正是換股良機?價值型、中小型股票接棒 這兩個族群還是3月的重頭戲

最近香港計畫上調股票交易印花稅,美債收益率也一度上漲突破1.5%,全球風險資產出現比較大幅度的下跌,是否意味疫情後持續近一年的牛市進入拐點?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保? 3個重要訊號和資本市場證明 很多人都看錯了

美國那斯達克(Nasdaq)指數在2月12日達到歷史新高點14,095.47,這是那斯達克自1971年開市以來首次突破14000點!上周道瓊指數與標普500也分別達31439與3918歷史新高點。

流動性緊縮逐漸浮現 第二季股市恐面臨調整壓力

2021年至2月4日為止,滬深300指數累計漲了5%,但很多散戶喊著沒有賺錢,為何又出現這種情況呢?

具有神奇致勝模型的避險基金,被鍵盤大軍逼到棄械投降.....GME事件給市場的當頭棒喝:投資典範正在移轉!

前陣子在網路上看到一張圖片(如下圖),講管理的,用的標題是——「如今不是大魚吃小魚,而是群魚吃大魚的時代」,正好用來為GME(遊戲驛站)軋空事件作為註解。

資金瘋狂買入 港股今年以來大漲3000點!中國逐步取代美國掌握定價權 4個理由仍看好後市

中國南向資金瘋狂買入,港股近期成為內地資金下一個抱團目標!

全球股市牛氣沖天 何處是企業最愛上市籌資的地方?不是香港也不是上海 而是「它」

儘管2020年全球經濟因為Covid-19造成重大影響,人類生活形態經歷了百年來最大的改變。2020年3月全球股市盪到谷底,但是隨著疫苗研發及亞洲幾個國家疫情陸續趨緩,2020年第二季全球主要幾個證券市場開始一路反彈,使得2020年全球IPO(首次公開募股)市場,創下自2014年來的最高記錄。

拜登上台 中美關係將有新面貌?中國「金融大門敞開」 外資持續流入中國股市已是擋不住的趨勢

1月6日下午是最關鍵的一天,美國國會正式對選舉人團票進行清點,正式宣佈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就在當天票數還沒有清點完畢時,川普支持者發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暴動,並且攻進了國會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