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123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你高中就休學,資助你開店創業的這筆錢,就當是學費...」陳耀訓:爸爸的愛是我人生中最穩當的靠山

一路走來,父親的關愛源源不絕,無論是說出口的還是未說出口的。這是我人生當中最穩當的靠山,也讓我更珍惜烘焙之路,不斷地向前衝刺、提升自己。

日期:2023-10-05

職場生活

3歲女兒要上學,他一路辦學校讓她讀!41歲被資遣後投身教育,已助7成高中生進入世界百大名校

「我不到40歲頭髮就白了。」泰國台商威爾斯國際學校創辦人兼校長張耀浪年輕時就被東帝士集團派駐泰國,那是東帝士最風光的年代。直到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泰銖貶值,泰國三大銀行倒閉。苦撐3年,東帝士於2000年宣佈破產。「公司花320億讓我們學到一堂課。」那年他41歲,對未來感到迷茫之際,一位朋友邀他合夥辦幼稚園,因而踏入教育業。一路從幼稚園、國小、國中辦到高中。目前威爾斯國際學校有1200位學生,獲得美國加州西部院校評鑒協會(WASC)認證,是泰國少數同時提供AP(美國大學先修課程)與IB認證(國際預科證書課程)的學校。2020年「The Top Tens網站」評比,獲「泰國最佳國際學校亞軍」殊榮。他期許威爾斯國際學校更上層樓,現計劃在泰國上市、明年進軍美國納斯達克。

日期:2023-09-28

產業時事

托育補助再調高!公托「每月7千元」、基本工資連8漲兩群族受惠 少子化衝擊還有哪些「金額」調整?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未來人口、勞動力將會越來越珍貴,為了全方位需求做好準備,行政院長陳建仁9/25宣布,明(2024)年起除了加碼調高托育補助、調漲基本工資外,同時實施減免私立大專學雜費,並調高長照及社會福利等各項津貼。

日期:2023-09-26

投資理財

楊應超看投資》Fed按兵不動能追哪種商品?想當「好公司」股東也得挑好價,這兩類股還有些壓力

聯準會開了2天會議後,美國時間9月20下午決定不升息,維持5.25%-5.50%利率。這跟外界預測的一樣,知名外資分析師、現為美商科克蘭資本董事長楊應超指出,聯準會的升息週期應該快結束了。在今年最後2次會議(11月2日和12月14日),可能會再升息1次,然後明年應該就會降息。

日期:2023-09-21

職場生活

富人小孩進台大的機率,是窮人小孩的6倍!台大教授分析頂大生4特殊現象:大學教育翻轉了誰?

富人小孩進台大的機率是窮人的6倍,政府花在台大學生的支出高於私立學校,數據背後,隱藏哪些台灣教育問題?大學教育可以翻轉人生嗎?還是限制了人生翻轉的機會?

日期:2023-09-19

產業時事

BDI學院建教合作育才300人、幫泰北孤軍後代辦工作證 台灣女兒遵父訓 拚造泰國台商人才軍火庫

位於泰國北欖府的泰國台灣(BDI)科技學院,是當地唯一一所由台商開辦的技職學校,透過獨特教育模式,它的目標,將是成為泰國台資企業人才軍火庫。

日期:2023-09-13

產業時事

國家希望工程第二波!賴清德揭「0-22歲投資未來世代」政策,鎖定三年齡層托育、教育、勞動權益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周二(9/12)釋出第二波「國家希望工程」政見,主軸為「0-22 投資未來世代」的社福與教育政策,依據「0-6歲」、「6-18歲」、「18-22歲」3個不同需求的年齡層與家庭,提出全方位社會支持體系的具體方案。

針對0至6歲幼兒,賴清德表示將擴大社會支持,建立平價、優質、普及的托育體系,擴大幼兒園公共化、準公共化及非營利幼兒園的政策;對於6至18歲族群,則是建立公平、均優、多元的教育體系,讓所有孩子都能有良好的發展機會。至於18至22歲族群,賴清德表示政府將制定「青年政策白皮書」,多元支持青年發展,提升高等教育、技職教育品質,並回應青年居住需求,保障青年勞動權益、提升薪資水準、改善工作環境等。

日期:2023-09-12

職場生活

這批技工月薪80萬、1年領走近千萬!世紀鋼董座急培養本土人才:工廠很安全爸媽別擔心

在少子化衝擊下,學生越來越少,學校面臨招不到學生的困境。世紀鋼董事長賴文祥、今年接手桃園老牌高職成功工商,更名為「世紀綠能工商」。他回想接手學校時面臨不少困難,首先周遭的人都阻撓,連太太都問他:「人家喝牛奶去養牛,你不是,連整間農場都買下,你缺人,建教合作就好。」法務部前部長施茂林告訴他,學校退場機制很多,而且很多接手的經營者都賠錢。但他強調:「我不是為了賺錢,是要栽培中南部北上讀書的學生,讓他們有一技之長,並栽培桃園地區的人。」

日期:2023-09-11

職場生活

文憑不等於高收入保證?大學畢業「所得中位數」竟低於專科!一文拆解數字背後的盲點與隱憂

教育程度或學歷高低通常被認為會與收入有正相關,但根據主計總處統計,觀察過去7年所得收入者可支配所得中位數分佈,卻出現專科教育所得者的可支配所得中位數,高於大學學歷所得者。以2022年統計資料為例,該年全體所得收入者的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為台幣47.5萬多元,研究院所以上學歷者則是以近91.2萬元,居各學歷之冠,然大學學歷者僅為53.6萬餘元,低於專科學歷者56.7萬餘元。勞動學者、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分析會有此狀況,第1個原因是該統計沒納入年齡因素,因為現在幾乎已快沒專科可就讀,目前有專科學歷的人通常是年紀較大的工作者,等於有較多工作年資,而工作年資也與收入高低有相關性,不一定能支持「有一技之長比有大學學歷更吃香」的論點。此外,因為高等教育擴張太快,導致大學供過於求,不只許多大學生畢業後,較多從事相對低薪的服務業或文組相關工作,也會產生求職向下排擠的效果,因此青年低薪的困境,與大學普及、教改有高度相關性。辛炳隆說,他不贊成學子選擇從高中、大學、碩士、博士「一路讀到底」,因為這樣會讓就業的路愈走愈窄,如今在職專班很方便,青年可在高中職、專科畢業後先投入職場,工作後若認為自己仍需要,再回頭就讀即可。

日期:2023-09-11

職場生活

「對比同學的光鮮,我卻是看似髒兮兮的鄉下窮孩子...」四季藝術創辦人:小時影響我一生的2個貴人

1960年代的彰化,純樸寧靜。清晨,一間老舊的狹窄屋子裡,瘦小的女孩噙著淚,站在父親床頭苦苦哀求:「爸,老師說今天一定要繳錢,不能再拖,拜託你給我,只要5毛錢就好,不然我又會罰跪……」「明天再說。這幾天生意不好,你哥哥姊姊也還沒繳錢,」父親揮揮手,轉身背向這個小女兒,他的眼鏡鐘錶生意起起落落,一家八口人要養,6個孩子吃飯上學的開支實在太沉重。這是唐富美哀求父親的第5天,最後她死了心去上學。

日期:2023-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