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60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0
產業時事

漁電共生秉持「養殖為本 綠能加值」精神 實現「魚幫電 電幫魚」 讓綠電跟環境生態永續共存

秉持著提升土地利用達多元效益,並且在不影響環境,及扶持養殖產業升級轉型的精神,透過中央的跨部會合作,由農委會盤點無生態疑慮漁塭、經濟部完成環社檢核、內政部完成海管審查及台電佈建饋線。充分表現政府以漁業為本,並兼顧綠能發電的良好典範。目前在彰化、雲林、嘉義、臺南、高雄、屏東已經公告14,480公頃的漁電共生專區,並且規劃漁電共生4.4GW做為推動目標。

日期:2022-12-12

產業時事

水產品禁運中60億產值受衝擊!農委會三路突圍:午仔魚拚內銷、秋刀魚鎖定南韓,魷魚東南亞加工

中國週四(12/8)再度禁止台灣水產品進口,包括魷魚、秋刀魚及午仔魚等魚種,影響超過百家業者,僅1家過關,農委會粗估影響總體產值逾60億元。對此,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12/9)表示,將依照水產品種類實施不同的措施,秋刀魚外銷鎖定韓國市場,魷魚則是因為將原料出口到中國加工,會轉到泰國等東南亞區域,至於午仔魚會加強國內行銷。

日期:2022-12-09

產業時事

聯華電子「綠獎」與供應鏈攜手 擴大永續影響力

台灣半導體產業領導業者聯華電子,除了在本業表現亮眼之外,對於企業社會責任的實現,亦是積極主動承擔且透過各種行動促成改變。至今已邁入第七屆的「綠獎」,正是聯電攜手供應商夥伴對於環境及生態保護的長期承諾。今年透過將表彰對象由NGO保團體及學生擴大至新創團隊,「綠獎」影響力可望進一步擴散。

日期:2022-12-07

職場生活

人生勝利組為何成返鄉青農?從財務長到養鵝人,40歲「這件事」成人生轉捩點...科學化力拚翻轉產業

以唐朝詩人駱賓王《詠鵝》詩中的「鵝、鵝、鵝,曲項向天歌」,蔡英地為公司取名「向天歌創新農業」。不只是養鵝,而是志在建立一套青農可返鄉發展的產業模式。根據《財訊》報導,沿海的雲林縣四湖鄉,東北季風已經刮起風沙;典型人口流失嚴重的鄉村,這幾年因為數棟矗立的太陽能建築,稍微改變荒蕪田園的地貌。建築物沒有傳出轟隆的機器運作聲,而是潔白、肥碩的鵝群在水池洗浴的呱呱聲。在生物安全管理機制運作下,養出的健康白羅曼鵝,送到各地鵝肉店,成為消費者喜愛的鵝肉料理。

日期:2022-11-30

2022縣市長選舉

她有個「公道伯」父親、從小偷看黨外雜誌,沒孩子成遺憾…周春米細數「後知後覺」人生路

編按:歷經拉鋸激戰,民進黨周春米在屏東拿下逾21.7萬票,自行宣布當選,與國民黨蘇清泉差僅1萬多票,為綠營守住國境之南,也是屏東立縣72年首位女縣長。周春米一上台就直呼:「讓大家久等了!」隨即深深一鞠躬。周春米說,感謝每一位投票給她的人,她會在屏東百年建設的關鍵時刻繼續向前,打造一個希望的城市。她也感謝對手國民黨候選人蘇清泉、民眾黨候選人詹智鈞,完成了民主選舉最好的示範。而今晚也只能輕鬆一下,明天馬上就要捲起袖子,展開謝票行程,並開啟政治生涯第一個打拼,「千言萬語感謝感謝,屏東一定贏!」屏東縣25年來都是民進黨執政,2008年蘇清泉首次參戰選屏東立委,雖以9千多票敗給潘孟安,但已撼動屏東綠營基本盤。2018年屏東縣長選舉,蘇清泉再與潘孟安對決,得票率約42.01%,雖仍敗北,但卻創下民進黨在屏東連續執政24年來、藍營參選人的最高得票紀錄。此次蘇清泉再披戰袍,對決潘孟安力拱的周春米,從開票以來雙方就呈現拉鋸戰,雖然周春米微幅領先,但雙方票數緊咬,始終無法拉開,一度更差距不到1000票,支持者都緊張地盯著開票看板,心情隨著數字起伏。此次周春米得票21萬7537票,蘇清泉得票數20萬6460票,已超越蘇清泉2018年得票數19萬7518票,也是國民黨在屏東縣最接近的一次。不過得票落後的國民黨籍候選人蘇清泉則是在晚間9點22分發表重大聲明,質疑計票過程有疑慮,一是投票過程中,中選會發布總投票逾38萬票,但對手民進黨候選人周春米陣營計票卻高達43萬票;二是《三立新聞》一度在快報終將兩人計票誤植,怒斥:「為什麼一個選舉不能光明磊落,搞到這樣?匪夷所思!搞什麼鬼?」要求選務單位盡快介入調查。(原文刊載於2022/8/15,更新時間為2022/11/26)

日期:2022-11-26

職場生活

新口味漢堡一次收服

身為速食之王的漢堡,很少給人精緻的形象,經過大廚巧手加料、改造,用高檔嫩肩沙朗牛製成的洛城奶油漢堡、充滿鮮味的台灣石斑魚漢堡、Fine Dining團隊打造的創意刈包漢堡,或時髦的潮人牛奶糖漢堡等,各種獨具特色的漢堡令人忍不住想嘗鮮。誰說吃漢堡就是速食文化?五花八門的口味,帶給漢堡迷們新奇的味蕾體驗。

日期:2022-11-23

職場生活

「帕修斯雞」1隻1萬多,讓「吃雞」變很潮不行嗎?他養雞轉型不再秤斤論兩算,一路賣到歐洲去!

疫情的這幾年,凱馨總經理鄧學凱看見企業的危機和轉機。2003年在回應家族企業的召喚下返回家業後,用了將近20年打響「桂丁雞」與「帕修斯雞」的名號。然而,這幾年他卻也感受到經營的壓力,世界性的通貨膨漲與戰爭、天災等因素影響,產品成本持續提高。在通路愈形集中下,政府與市場卻同時要求「凍漲」,疫情下賣越多虧越多,讓他積極思考:「如何讓台灣好食材,變成台灣優質全方位品牌?」現在,他不只將桂丁品種當成肉品,還要做成各式商品,進軍國外市場。對於這個轉變,他笑道:「就像15年前做桂丁雞育種一樣,假設當時我沒做,15年後企業可能不只沒有競爭力,甚或可能是就不存在了;推出品牌也是,如果現在不做,也許10年後就看不見我們了。」

日期:2022-11-17

新北青年家 · 未來新頭家

氣候暖化漁獲大減 22歲臺灣船長海洋永續做了「這些事」!

22歲少年船長楊博宇出生自捕蟹船家,18歲起就跟著父親一起上船工作,上船至今已4年多。為什麼年紀輕輕就願意投入這一行,他少年老成地說擔憂漁業人力有斷層,「捕魚的人都高齡化,沒什麼年輕人願意接手,等到有一天老一輩的人退休了,難道臺灣人只能去吃養殖魚或進口海產嗎?」

日期:2022-11-14

產業時事

把別人眼中的垃圾賣到40餘個國家!這個門外漢如何靠著「漂浮的黃金」脫貧致富,走到產業稱王?

因「養蝦」之業成了億萬富翁,這是一個人採收豐年蝦卵致富──他一生經歷的故事。

日期:2022-11-10

職場生活

代客烹調鮮食鋪 牛排、披薩、義大利麵

面對市場琳琅滿目的大量食材,優劣不定的品質常讓人不知如何挑選。街區的小型肉品、海鮮食材鋪,除了幫客人做好第一關的品質篩選,合格才進貨上架,兼賣搭配調料、分享交流煮法之餘,更有專業主廚現場代客烹調,讓懶人只需要動一張嘴挑貨就能嘗美味。

日期:202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