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63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5-30
職場生活

「我才25歲為什麼會得乳癌?」林口長庚醫院前院長的防癌7提醒:台灣年輕型乳癌是美國的4.5倍

「我才25歲耶,怎麼可能?」當乳癌確診報告出來時,許多年輕女性患者的第一反應都是極度震驚,不敢相信自己會罹患乳癌,很多人甚至被嚇哭了,讓人看了相當不捨。乳癌不再是「婆婆媽媽」才要擔心的疾病,更不是更年期的「副產品」,近年來花樣年華、正值人生巔峰年齡罹患乳癌的消息頻傳,大眾熟知的歌手、演員、主播、星座專家等多位名人和網紅,都在很年輕的年齡就罹患乳癌,醫院門診中也不乏20〜30多歲的乳癌患者前來看診,她們的共同點都是認為自己年輕,沒想到身體出現的症狀是乳癌,多數都延誤了就醫時機,等到來看診時病情已經很嚴重了,每年都不乏年輕癌逝的案例。現在全球罹患乳癌的平均年齡已下降,大家必須有所警覺:年輕不等於健康,乳癌可能離每位女性都不遠!

日期:2023-11-15

產業時事

印度人變富了!基建、電力、珠寶…大啖14億人口紅利,受惠產業一次看

擁有逾14億人口的印度,近年來經濟表現亮眼,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資料指出,自2014年莫迪上任總理後,印度的人均GDP從1560美元成長至今年預估將達2610美元,成長約67%。印度SENSEX指數今年來也上漲了8.94%,在新興亞股中僅次於台灣、越南與韓國。境內外相關主動基金,近一年來也繳出雙位數的績效。

日期:2023-10-20

投資理財

富邦金、國泰金、中信金…14家金控前9月獲利出爐,有7家賺贏去年、只有它虧損,一文看金融股表現

14 家金控 9 月獲利出爐,因為股利高峰期已過,且工作天數較少,僅 2 家金控單月獲利逆勢較上月成長。累計獲利來看,去 (2022) 年 9 月開始,防疫保單理賠開始侵蝕壓低去年基期,而今年擺脫此陰霾,14 家金控與去年同期相比,不但已在上個月累計獲利轉正成長 1.82%、且超越去年全年獲利。在去年 9 月表現又不佳之下,今年前三季獲利達 3394.38 億元,同比年成長幅度已拉到 8.3%,隨著去年第四季每況愈下,接下來若無意外黑天鵝,逐月的年成長幅度可望愈拉愈大,且有機會挑戰歷史次高、突破 4000 億元。

日期:2023-10-12

安居好室 有願景的公益未來

借鏡國外社會住宅經驗,打造多元共融的住宅文化價值

臺灣社會住宅的推動,除了參考其他國家做法來發展出自己的模式之外,也因應全球氣候變遷趨勢,在社會住宅的建築規劃設計階段就率先引進各種淨零減碳的設計。展望未來,在公私部門攜手合作之下,臺灣社會住宅發展也許能夠後發先至。

日期:2023-10-02

麥克連 給想知道如何選股操作的你:頂尖操作思維

【麥克連】20231001個股解析:2H23~2024年進入營收認列高峰期,獲利將呈現翻倍再翻倍的增長,股價正築底上攻中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10-01

安居好室 有願景的公益未來

臺灣製造的社會住宅,打造與鄰里共好的開放空間,選用友善環境的建築材料,從設計到施工比一般建案更講究

社會住宅的建造過程需要一群專家的協力合作才能完成,在取得土地後,不僅在規劃設計上打造與周遭鄰里共好的空間設計,在施工過程也要嚴格監管以提升品質與安全,與一般的建案相比,社會住宅的建造其實還要更講究,為的是提供民眾一個安心、舒適的生活環境。

日期:2023-09-28

職場生活

機車不用兩段式左轉了 全台「這縣市」開第一槍:減少公車靠站擠壓、汽車路邊停車干擾

機車族騎在外側車道,常會面臨公車靠站擠壓、汽車進出路邊停車格等干擾,造成騎士們用路安全問題,台南市9/27已通過取消機車兩段式左轉,但考量民眾習慣,同時保留路口兩段式左轉待轉區,之後將擇定路段試辦推動。

日期:2023-09-28

職場生活

流感、呼吸道、新冠病毒齊攻⋯遠離免疫負債有解方 對抗多重病毒 三疫苗接種不宜遲

秋冬是呼吸道傳染病好發季節,今年「三疫苗」齊開打。當各國早已放寬防疫措施,新冠疫苗還有接種必要?多種疫苗如何選、怎麼打?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說分明。

日期:2023-09-27

產業時事

蛋價一口氣漲2元!創今年新高…「這時點」恐超過年初黑市價格!蛋農憂:恐重演缺蛋搶蛋情況

蛋商公會昨天表示,蛋價評議委員會前天開會決議,本周雞蛋產地價從每台斤43.5元漲至45.5元,批發價從每台斤53元漲至55元;這是蛋價本月第二度調漲,產地價與批發價都重回今年新高點。

日期:2023-09-25

產業時事

綠電支撐企業國際競爭力 在地綠電決定城市競爭力

根據經濟部發布的《2022年中小企業白皮書》,臺灣目前的中小企業超過159萬家,占全體企業的98%,其就業人口約占整體的8成,銷售額超過26兆元。2021年受到疫情影響,許多駐外台商回流投資,帶動了中小企業的內外銷表現,卻也使年度用電量不斷攀升,能源議題亟需解方。中小企業一直是臺灣經濟的命脈與基石,面對減碳需求,中小企業受制於產業性質、規模與融資等條件,能源轉型相對困難,地方政府如何運用資源規劃綠電發展,帶領中小企業迎向綠色時代,將會是城市競爭力的關鍵。

日期:2023-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