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借鏡國外社會住宅經驗,打造多元共融的住宅文化價值

借鏡國外社會住宅經驗,打造多元共融的住宅文化價值
透過臺灣社會住宅展的《社宅趨勢+》主題,能夠快速瞭解基本人居資訊和社會住宅類型等重要內容,以及各國社會住宅的精髓。

2023-10-02 09:14

臺灣社會住宅的推動,除了參考其他國家做法來發展出自己的模式之外,也因應全球氣候變遷趨勢,在社會住宅的建築規劃設計階段就率先引進各種淨零減碳的設計。展望未來,在公私部門攜手合作之下,臺灣社會住宅發展也許能夠後發先至。

在「《我們+》2023臺灣社會住宅展」的展區,其中一個主題是《社宅趨勢+》,探討在全球氣候變遷以及人口結構變化之下,社會住宅除了基本居住功能之外,還能夠發揮哪些社會價值。

 

臺灣的社會住宅從2016年開始正式推動,但在東亞許多國家,其社會住宅政策已行之有年,各國社宅發展的軌跡、做法以及遇到的瓶頸,值得我們借鏡參考。

 

在展區工作人員的導覽之下,觀展民眾得以在國際視野下漫遊,認識其它國家與臺灣社會住宅形態的各種重疊或不同之處。

 

日、韓比臺灣更早投入社會住宅興建,出租社宅佔比更高

 

而在日本與韓國,如今其出租社宅佔整體住宅存量比則分別為5%、8%。先來看高齡化社會比臺灣還要早到來的日本,在1950年代,日本中央及地方就設立了社會住宅專責機構以奠定社會住宅興建基礎;在1960年代,日本經濟快速發展下,社會住宅興建進入高峰期。而因應高齡化趨勢,日本政府從1998年起陸續推動針對高齡者住宅租賃的各種制度,像是2011年修改《高齡者住居法》時,推出了設有針對高齡者而提供相關服務的住宅。但是,在土地價格增長等因素下,社會住宅興建成本上升,限制了日本政府投入社會住宅興建的量能,所以自2003年起,日本社會住宅數量呈現負成長。於是,日本政府的住宅政策從「數量」轉為強調「居住品質」,投入高品質住宅社區計畫,入住條件也越來越嚴格。

 

而韓國於1960至1980年代,政府開始推動以出售式住宅為主的公共住宅,其公共租賃住宅興建則始於1989年,但是高房價與高租金問題仍難以解決,因此2011年,韓國延世大學學生發起「無殼蝸牛聯盟」,由上百位聯盟會員們集資,先墊付高額的押金來承租公寓,再分租給眾多年輕的房客們共享並協助改造裝潢,邀請大家過更宜居的互助式「合作社住宅」生活。而從其政府做法來看,則是在2003年之後,透過制定專法與成立專責機構以逐步擴大公共住宅服務對象,並於2017年發布「住宅福利路線圖」,針對不同族群的個別需求提供住宅、租賃生活的多樣化支持。

 

從國際視野出發,共同探討那些能夠節約資源、促進融合的創新方案,一起思考臺灣的社會住宅如何永續發展。

 

而香港的社會住宅則稱為「公共租住房屋」或是公營房屋、公屋,截至2022年,其出租社宅佔整體住宅存量佔比高達28.6%,每十人就有三人住在公屋,其公屋存量佔比位居全球第二、僅次於荷蘭。雖然自2022年,受到缺工、用地不足、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公屋供給速度不如預期,但是香港政府以多元手段增加供給,例如其首個使用組裝合成(模組化)建築工法興建的社會住宅「南昌220」,從開始組裝到住戶入住用時不到一年。雖然「南昌220」因為租期短等因素引發各界檢討,但其嘗試以不同方式推動社會住宅的作法,也有值得參考借鏡的地方。

 

除了基本居住功能之外,透過共享、混居、永續等概念,可以進一步擴大社會住宅的價值,在社會結構變化下提供更多功能,讓社會住宅成為一個永續生活的平台。

 

新加坡國有土地近九成,在此基礎上大量推動組屋政策

 

新加坡公共住宅稱為「組屋」,為了落實「居者有其屋」的精神,從1968年起,新加坡政府即鼓勵民眾購買組屋,並透過勞工強制參與的儲蓄年金制度,固定提撥每月薪水的二至三成到公基金帳戶作為購屋頭期款,並透過不同條件來分配組屋以保障所有新加坡人都買得起。在多元手段推動下,根據其政府統計,截至2021年為止,全國約有80%的民眾居住在組屋。

 

但是,新加坡政府得以大量推動組屋政策,有其獨特歷史發展與基礎,其中一個關鍵是在1964年,新加坡政府透過《土地徵用法》以遠低於市價的價格大量取得土地,在國有土地比例近九成的基礎之下,才能透過政策配合大量推動組屋,所以這樣的模式很難在其他國家推動。而新加坡住宅政策以購屋為主、租屋為輔,相近於臺灣社會住宅只出租不出售概念的「出租組屋」,佔新加坡整體住宅數量則是約4%。

 

臺灣社宅引入循環經濟思維,從淨零建築設計到導入低碳生活模式

 

回頭看臺灣,雖然社會住宅政策的起步較晚,但是因應全球氣候變遷趨勢,臺灣社宅興建提早引進了循環經濟思維,希望推動社會住宅成為淨零減碳建築,並導入各種低碳的生活模式,要打造社宅成為率先導入各種淨零減碳方案的場域。像是為了打造永續淨零的生活,許多社宅建築都已經導入節能空調、高效率燈具、節能電梯等設備,從建築規劃設計就開始引進環境友善思維,未來有望引進更多循環經濟的生活方案。

 

整體來看,臺灣房地產市場以營利導向為主,社宅相關議題也是在解嚴後才開始倡議,起步雖較晚,但因快速借鏡、學習他國成功案例的優勢,在整體規劃上卻更多元、務實,現在開始關注如何提高居住品質和推動住居改革,永遠不嫌晚。

 

而對照國際趨勢,許多國家政府在平衡地價和租金管制上也有不同作法,以規範土地住宅合理的價錢,在人口與開發接近飽和的當代,臺灣更可參考整體環境搭配都市更新改善,再次思考「有」和「用」的權利和權益。未來臺灣社宅的推動與發展,必定會越來越貼近社會的多元需求。

延伸閱讀

七寶媽林叨囝仔疑嘲笑資源班孩子,代言沒了!她小學念資源班,高中讀資優班:這是正常教育該有的樣貌

2024-04-26

勞保4月「14筆補貼、給付」入帳行事曆公布!勞保年金調升85萬人受惠,這年度調幅新高「領錢日曝」

2024-04-26

0056貼息中,買37元划算?施昇輝:套40也免擔心!00929秒填息好開心?她為何說跌也是好事

2024-04-24

怕勞保破產,南部阿伯一次提領「啪!退休金全沒了」...晚年不得不靠打零工賺生活費的3個財務啟示

2024-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