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公司法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公司法共有510項結果
政治社會

張忠謀一句「無法控局面有點遺憾」,陸行之3種解讀:要把92歲老董請回來太殘忍…再喊話劉董魏總

紐約時報日前專訪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這次3小時的訪談過程中,張忠謀表示自己在2018年退休,當時的時間點是合理的,「這是由技術而不是政治驅動的」,但張忠謀也坦言,現在台積電面臨地緣政治挑戰之際,他對自己無法掌控局面感到有些遺憾。

日期:2023-08-08

傳產

監督公司治理獨立角色,如何成為公正第三方?220位獨董獨家調查,股臨會看法分歧

中華獨立董事協會與《今周刊》合作進行獨立董事關鍵調查, 藉由這次報告,《今周刊》整理四大議題,由法律專家從各個角度解析公司治理趨勢。

日期:2023-08-02

政治社會

ESG的永續真義

對一般消費者來說,ESG是普遍認知的名詞嗎?在全球減碳壓力下,ESG不應是一項成績指標,也不是冷冰冰的數字或是KPI,而應回歸到「永續」的意義。

日期:2023-08-02

政治社會

獨立董事每年開幾次會就能拿高額報酬?6成獨董拿不到100萬!ESG「永續治理與獨立董事調查」出爐

中華獨立董事協會與《今周刊》合作,於今(2日)舉辦了「永續治理與獨立董事關鍵調查」記者會,從董事會的高度審視公司治理和ESG永續發展行動的實際成效,並提出相應的永續治理改進方向及建議。調查結果也打破了外界對獨立董事每年只須開幾次會就能領取高額酬勞的刻板印象,獨董協會調查發現,我國有六成的獨立董事每年的報酬都低於100萬元。

日期:2023-08-02

台股

AI股狂殺!投資人哀號來不及賣變「BI」?專家吐一句:漲多修正很正常…還有「3利多」待發酵

AI股震盪影響,指數重挫逾百點,投資人大嘆AI股來不及賣,變成「BI」(台語,悲哀)。但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7月31日指出,「漲多修正很正常」,AI股第一波漲勢結束要開始進入盤整期,盤整期可能會拉長,後市AI仍有三大利多可期,投資人可逢低布局,迎接真正的爆發期。

日期:2023-08-01

台股

年領股息133萬,拆解選股邏輯!謝富旭:找潛力股,留意財報「這指標」

今年以來,AI概念股股價表現亮眼,手中沒有相關個股的投資人不禁「望股興嘆」。不過與其追飆股,不如回歸基本面佳、適合長投標的,今周刊存股助理電子報總監謝富旭在《毛利小姐變有錢》節目中透露,透過紀律性的選股存股,2022年達標年領股息133萬,他在節目中分享選股邏輯。

日期:2023-07-24

大盤解析

2023/7/21 麥克連盤前訊息整理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7-21

存股池追蹤

存股助理第351期︱6月營收追蹤—麗豐KY、新產、帝寶、國泰金

我們針對麗豐KY(4137)、新產(2850)、帝寶(6605)與國泰金(2882)的六月營收進行分析與評論。不斷地追蹤與修正,才能讓我們在資本市場的汪洋中行駛的更穩更遠。

日期:2023-07-12

房地產

近6成富豪「無貸款」搶億級豪宅!平均地權條例7/1上路,逾10筆通通現金付清,同集團家族豪買3戶

《平均地權條例》子法明天(7/1)上路,台灣房屋觀察發現,今年第二季有許多高端富豪,搶搭法人購屋許可制上路前的「末班車」,積極以公司法人名義購置豪宅。根據實價揭露,6月內湖豪宅「碧湖畔」,19樓戶以2.3億元成交、單價137.3萬元;同月信義區「冠德信義」8樓戶,法人以約3.44億元、單價193萬元買下;「冠德遠見」20樓戶,5月以約1.18億元、單價151萬元被法人買下。

日期:2023-06-30

傳產

泰山股東心碎了!4元股利只剩0.56元 總座蔡政達直言:勉強發會出問題

劉偉龍接手泰山後,即表示會重新檢討是否發放4元股利。今天(6/16)結果正式出爐,泰山新任管理層宣布,股利修改為0.56元,並將於6月30日股東常會提請股東承認。

日期:2023-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