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切片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切片共有380項結果
全台防疫報導

新制減輕壓力,昨首見「住院比出院少」…最快6月邊境解封?陳時中曝鬆綁關鍵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週六(5/28)公布國內新增80835例本土個案,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27例死亡。死亡案例中有兩名兒童,分別是一名6歲童確診發現腦瘤搶救不治,另一名兒童因肺炎併呼吸衰竭死亡。

日期:2022-05-28

健康

如果不是那一次檢查...今周刊發行人親身經驗:爸爸70歲第一次健檢發現了肝腫瘤,才能多活4年...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在2022年1月份公佈2019年癌症登記報告,癌症的時鐘速度加快為4分20秒,也就是每4分20秒就會有一人確診罹癌。其中,大腸癌連續14年蟬聯十大癌症之首,肺癌緊追其後,長年排名第二。但若看十大癌症死亡率,肺癌卻「穩居第一」。面對死亡人數最多的癌症,我們可以怎麼做?

日期:2022-04-29

全台防疫報導

確診了怎麼辦? 醫分享輕症居家「自救5招」:至少要空腹12小時以上

美國自然醫學醫師林侑融與大家分享,新冠輕症患者居家自救「5大招」,能幫助快速痊癒、趕快把病毒排出,這些方法不僅可用在新冠肺炎輕症,對於平常感冒、發燒也非常有幫助,趕快學起來!

日期:2022-04-21

生活消費

少碳水 低醣值麵包

日本流行十多年的低醣值烘焙風潮,去年也吹進台灣。進口商引進低醣值麵包專用粉、預拌粉,去除或降低小麥澱粉後,精心調配大量小麥麩皮或纖維,降低碳水化合物,推翻麵包等於高碳水化合物的印象;不少烘焙店也以高纖豆渣取代部分小麥粉,讓吃麵包成為更健康的飲食選項。

日期:2022-04-20

健康

辨識消化道病變利器 配合醫囑可降低不適 揪出病灶不舒服一下下 照胃鏡不要怕

照胃鏡至今仍是臨床診斷上無可取代的重要檢查,它可以及早揪出食道癌、胃癌等惡性腫瘤,卻有不少人害怕疼痛而抗拒,事實上,只有在吞下胃鏡那一瞬間會稍微不舒服,之後就可以很輕鬆完成。

日期:2022-04-06

健康

57歲吳淡如驚長20顆肺結節》除了追蹤還能做什麼?胸腔重症醫師:這樣做,4顆肺結節消失了

2022.03.17編按:知名主持人吳淡如昨(16)日在臉書透露,她自從7年前做斷層掃描在肺部發現20個肺結節後,每年都會到醫院做例行性的CT檢查,提醒人到中年都要記得去做健康檢查。 吳淡如回憶,7年前,母親一到醫院檢查就是第四期肺腺癌,當時醫生一聽,母親所有的姊妹都得過肺癌,馬上開單叫吳淡如去做斷層掃描,結果發現20個結節,還好都小於0.5公分。因為很難判斷,所以要定期追蹤,如果肺結節變大就有可能是癌症。 吳淡如本來以為每個人肺裡都有這麼多個結節,後來發現自己的確「高分」。「可能是小時候得過很多次肺炎,當然也有可能是壞東西,某些癌細胞在你免疫力好的時候是會休息的,你不好的時候就開始大軍入侵⋯」 吳淡如表示,這7年來,年長的表親們發病比例很高,幾乎都是肺癌,他們未必有抽煙,也大多生活在好山好水的宜蘭,不能夠用空氣污染來解釋⋯這就是DNA的力量。 吳淡如最後說,如果這20個肺部的小白點給她什麼啟示的話,那就是現在她就算心情不好,時間也很短,為什麼呢?中醫的理論是心情不好很傷肺,為了保護自己的肺,吳淡如慢慢練就過2分鐘就變樂觀的本領。感謝這些小白點,它們讓她非常照顧自己,也很注意補充足夠營養,在乎免疫力。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活在當下,有陽光就要享受。所謂的肺部結節,是指小於3公分之肺部陰影,很多民眾去做檢康檢查都會發現肺結節的蹤跡,肺部結節可分為良性和惡性,有98%結節為良性結節,可能是良性腫瘤,或只是肺部過去發炎留下來的疤痕組織,而惡性結節的發生率僅1-2%,即是惡性腫瘤。早期肺癌的生長速度很慢,所以不必一照出有結節就很緊張、認為一定要開刀,通常會建議0.8公分以下的結節只要每半年追蹤一次、0.5公分以下一年追蹤一次。然而除了追蹤等待和切片開刀之外,還能做什麼嗎?胸腔重症蘇一峰醫師表示,其實很多結節本身是肺部卡住痰塊與污染顆粒,或者是肺部局部的小區域發炎,他分享一個獨門治療方式,成功讓病人4顆肺結節消失了。

日期:2022-03-17

健康

「好幾個夜裡我們一起抱頭痛哭…」朱芯儀乳癌轉移淋巴、頭髮掉光 兒:媽媽就算沒頭髮,還是最漂亮的

以台劇《犀利人妻》走紅的女星朱芯儀,在3月8日36歲生日這天,透過Youtube頻道「芯情日記」上透露自己罹患乳癌第二到三期,甚至已轉移到淋巴,因此正積極做全身性治療。朱芯儀的老公,同時也是賈靜雯的弟弟衛斯理心疼表示,太太因為化療的關係頭髮全掉光,但他也說,「最黑暗的日子已經過了。」現在全家都樂觀面對,2個兒子也都知道媽媽生病,會主動幫忙做家事、不吵媽媽休息,甚至還會暖心喊話,「媽媽就算沒頭髮,還是最漂亮的!」

日期:2022-03-09

健康

什麼時候喝水、多少量可以達到瘦身效果? 掌握「3種喝水時機」:多次喝、慢慢喝

一天要喝多少水才有助於減重?答案是,沒有標準答案。

日期:2022-02-21

生活消費

樹上的巨無霸

住在台東市的朋友某天跟我說:「很奇怪,十幾年來吃過台東多處釋迦,就屬卑南那邊過了綠色隧道的釋迦特別好吃,明明是同一塊水土。」閒聊的這句話特別引起我好奇,當然前往一探究竟。

日期:2022-02-16

健康

人工授精、試管嬰兒有何差別?醫師曝成功率:「這方式」5位當中,只有1位會懷孕

百萬YouTuber網紅理科太太和理科先生John日前離婚,近日她透露去做凍卵手術,說自己對於第二春一切隨緣,凍卵是希望避免遺憾。依據人工生殖法規定,胚胎冷凍10年、卵子可以超過10年,經生殖細胞提供者之書面同意,得依其同意延長期限保存。而凍卵後的人工受孕,需要在夫妻關係中才能使用。我們常聽到「人工受孕」及「試管嬰兒」,兩者有什麼樣的分別呢?國健署指出,人工受孕是指利用人工生殖技術來協助受孕的方法,分為人工授精和試管嬰兒,大部分人習慣將「人工授精」稱為「人工受孕」。

日期:202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