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國內產業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國內產業共有173項結果
未來,一直在進步

一場新材料研發計劃 如何在未來掀起革命? 太陽能板、輕軌列車、紡織全有「它」的身影 

台灣向來以工業大國自居,舉凡電子、光電、紡織、鞋業、汽車工業及建築等,都是我國的強勢產業,但是,民眾往往看到「成品」,在這些領域中所用的「材料」,卻猶如一個小螺絲釘,雖然構築出一項成品最基礎的部分,卻不是以主角姿態登場,反而是最重要的關鍵配角。

日期:2022-03-08

國際總經

張忠謀2019年預言全說中! 為何台積電徵政治學博士 三星更砸1億台幣在華府做政治公關? 故事要從川普上台說起

台積電(2330)創辦人張忠謀在2019年11月台積電運動會上致詞時表示,台積之所以變成地緣政治的兵家必爭之地,就是因為擁有技術優勢。兩年多後的今天,台積電公開招募有實務經驗的政治經濟學博士或國際關係博士,擔任新開出的商業情報分析師。無巧不巧,台積電長年競爭對手三星集團旗下的美國三星電子,上周宣布延聘前美國駐韓大使Mark Lippert,擔任三星華府辦公室執行副總裁暨北美公共關係負責人,將主掌三星在華府的政府關係。隨著美中貿易戰演變為科技戰,先進國家也紛紛將半導體視為國家戰略產業,台積電及三星都需要更多的政治背景人才,希望在政治與經濟界線日趨模糊的全球市場上,找到更明確的前進方向。

日期:2022-02-18

科技

加速培育在地人才掌握國產政策 台亞風能積極籌組本土風電團隊

全球鬧電荒、綠電採購不易,但各國都在積極佈局淨零碳,想方設法拓展綠色能源。在這樣的趨勢下,由台灣本土人才組成的台亞風能團隊積極切進離岸風電市場,短時間在台灣就陸續推出三座風場規劃,究竟台亞風能如何在外商環伺的競爭下,於緊鑼密鼓的時間點,掌握人才與國產化等關鍵,突破重圍?

日期:2022-02-17

科技

眺望2022年產業大趨勢

疫情、暖化、科技戰;塞港、通膨、晶片荒,送走不平靜的2021年,2022年的產業前景如何?工研院「眺望2022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日前登場,因應全球2050淨零碳排目標,大會以環境永續為題,點出四大國際趨勢,並提出全球三大價值鏈重組方向,指引產業掌握嶄新年度的重要趨勢,以利全球策略布局。

日期:2022-02-11

政治社會

強化政經體質

內有接連不斷的罷免動員造成社會對立、外有中國對核心關鍵技術的虎視眈眈,享有民主自由的台灣,在政治經濟上,都還有進步空間。

日期:2022-02-09

國際總經

日本低欲望社會 ——兼論鍵盤廠精元

日本平均薪資近30年停滯不前,資本家成唯一受益者。不婚、不生、不買樓,實質消費力已成為日本經濟最大絆腳石。

日期:2022-01-26

傳產

不只收服NIKE、愛迪達 南良集團還要拚台灣農業 72歲鞋材大王揪27歲青創 合攻綠色肥料

七十二歲的南良集團總裁蕭登波,找上年僅二十七歲的滾動綠執行總監陳柏宇合作,這對相差四十五歲的忘年夥伴,要攜手進軍海外,劍指國際農業市場。

日期:2022-01-05

政治社會

勇闖離岸風電場併購案 成金鑫獎贏家 國泰永續私募:每座風場發展史都得摸透

國泰永續私募股權基金與加拿大退休基金共同參與台灣風電專案,過程中,無論是風險評估,或者各方角色的權利與責任釐清,都是高難度的全新工程,但也因此,讓本案別具意義。

日期:2021-12-08

政治社會

公投前夕深度解讀!等等,問題不是萊豬

表面上,開放或禁止萊豬,是國民健康自主權與經貿自由化之間孰重孰輕的價值之爭。但過去11個月來,美豬進貨量銳減、逐批查驗的進口豬肉從未檢出萊劑,證明了民眾自由選擇的權利,已藉由強制標示產地獲得一定保障。試圖改變現狀的公投,或許能更徹底阻絕萊豬,卻也將使台灣背負失信於人、不遵守國際標準的負面形象,與加入多邊經貿整合的目標,漸行漸遠。問題,從來不只是萊豬,而是選擇過後的效益與代價。

日期:2021-12-08

政治社會

著眼長線的選擇

不約而同,本期的「小企業大社會」與「重磅觀察」專欄,都以「企業參與公共事務」為主軸。「小企業大社會」輪值作者龔建嘉分享觀察,公投將至,卻未見太多企業參與相關議題的討論;「重磅觀察」的執筆者范疇則主張「台灣需要企業精神問政」。

日期:20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