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熱量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熱量共有739項結果
生活消費

蛋黃酥界「愛馬仕」一顆98元又來啦!「陳耀訓蛋黃酥」今天12:30開搶 想順利到手「官方6提醒」注意

去(2022)年曾掀起搶購潮、網路上甚至喊價2500元的「陳耀訓蛋黃酥」,今(12/5)日中午12:30再度限定開賣!一盒要價980元蛋黃酥,等於一顆接近百元價格。有鑑先前12:30一開賣,不到5秒鐘就被搶購一空,網路上甚至喊出一盒7000元的價格,官方再次於臉書粉專貼心呼籲,預購時一定要注意6要點。

日期:2023-12-05

生活消費

又是抖音流行!「魔芋爽」小學生躲廁所吃,這成分破表好傷腎…好市多也上架,醫訝異哪有素毛肚?

近日在國小生之間最流行的零嘴「魔芋爽」,也在好市多上架,小孩們會知道這零嘴,主要是中國抖音流行,細究魔芋爽成分表,幾乎是油和添加物所組成,味道又油又辣,每百克竟然含有1262毫克的鈉,讓不少好市多會員在臉書上要求下架商品。還有國小老師說,學校因為魔芋爽添加物太多,因此禁止學生吃,但孩子們卻躲到廁所裡吃,油汁滴滿地,有家長不清楚成分,還買整箱分送學生。

日期:2023-12-04

健康

減重門診的常見焦慮「明明瘦10幾公斤,體脂率卻沒什麼改變,難道全瘦到肌肉?」別急!醫師有話要說

瘦身成功是令人喜悅的事,但我在減重門診中常常遇到病人詢問,他明明瘦了10幾、20公斤,為何體脂率還是沒什麼改變,難道瘦掉的全是肌肉嗎?

日期:2023-11-30

健康

奶酥、菠蘿輸了!營養師曝「這款麵包」最肥:6、7年級生小時候的回憶…前九名熱量排行出爐

麵包可說是台灣人常吃的食物,舉凡早餐、下午茶點心,對於許多人來說既方便、平價又美味,不過,要小心的是,不少麵包都隱藏著熱量地雷,尤其愈好吃的更容易誤踩健康陷阱,營養師李婉萍便針對常見的9款麵包進行熱量排名,她建議,在挑選麵包時應留意「7少原則」,才能吃得更安心。

日期:2023-11-29

政治社會

餐桌上的農業永續《食農教育法》用吃挺臺農

《食農教育法》上路滿周年,這部確保臺灣農業永續最重要的法源依據,20條基本法串起社區、農林漁畜業者、家庭、食品相關業者、政府部門、志工團體、學校與農民團體的緊密網絡,強化飲食與農業之連結、增進國民健康減少食物浪費、推動地產地消發展在地農業,使國民穩定取得糧食,讓全民從泥巴到嘴巴,以實際行動支持農業永續,推升全民「食」力大躍進。

日期:2023-11-17

健康

「我才25歲為什麼會得乳癌?」林口長庚醫院前院長的防癌7提醒:台灣年輕型乳癌是美國的4.5倍

「我才25歲耶,怎麼可能?」當乳癌確診報告出來時,許多年輕女性患者的第一反應都是極度震驚,不敢相信自己會罹患乳癌,很多人甚至被嚇哭了,讓人看了相當不捨。乳癌不再是「婆婆媽媽」才要擔心的疾病,更不是更年期的「副產品」,近年來花樣年華、正值人生巔峰年齡罹患乳癌的消息頻傳,大眾熟知的歌手、演員、主播、星座專家等多位名人和網紅,都在很年輕的年齡就罹患乳癌,醫院門診中也不乏20〜30多歲的乳癌患者前來看診,她們的共同點都是認為自己年輕,沒想到身體出現的症狀是乳癌,多數都延誤了就醫時機,等到來看診時病情已經很嚴重了,每年都不乏年輕癌逝的案例。現在全球罹患乳癌的平均年齡已下降,大家必須有所警覺:年輕不等於健康,乳癌可能離每位女性都不遠!

日期:2023-11-15

健康

吃日式料理可預防「脂肪肝」? 研究曝:12大飲食「這三者」效果最好 想逆轉疾病快採取6措施

台灣飲食文化深受日本影響,不僅日式料理店眾多,日本的養生文化也深植人心。如今研究證實多攝取「日式飲食」,竟然與促進實際健康狀況有關?發表於權威營養學期刊《Nutrients》的文獻表明,日式料理常見的大豆、海鮮與海草(如海帶、海藻),有助於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風險。

日期:2023-11-11

健康

水餃、小籠包…國民美食竟成腎臟權威眼中的「傷腎魔王」!吃10鍋貼如喝「7匙油」,這習慣恐洗腎

台灣腎臟醫學會曾警告,國內每8位成人就有1人可能患有腎臟病;根據統計,台灣有超過9萬人是洗腎人口,居全球第一,腎臟病成為台灣的「新國病」,同時也令台灣成為洗腎王國,洗腎人口總數超過美國、新加坡等國家。而發展為腎臟病的成因,與生活習慣、飲食方式息息相關。對此,腎臟權威洪永祥點名5大深受國人喜愛的國民美食,包括水餃、鍋貼等包餡食物,其實都相當傷腎,洪永祥提醒,一不注意就會讓腎功能大幅往下掉。

日期:2023-11-03

生活消費

手機整晚充電,電池壽命真的會減少?還要避免超過「1電量」,iPhone、安卓居然不一樣

相信不少人在睡前都會習慣把手機插上電源線充電,等到隔天就能帶著電量100%的手機出門,國外有專家表示,手機整晚充電的這種行為,會讓電池壽命大幅減少。台大電機博士曲建仲則指出,一般智慧型手機充電大約只需要2小時,如果提高電壓或電流進行「快充」可以縮短充電時間到30分鐘,因此確實不需要「整晚充電」。但是不需要整晚充電,只需要充電2小時,所以我們要設定鬧鐘半夜二點起床拔掉充電器來保護手機電池嗎?答案是:完全不需要!因為「電池充電積體電路(Battery charger)」會保護電池。

日期:2023-10-23

健康

肥胖、酒喝太凶、糖尿病 都是地雷區 甩文明病「脂肪肝」 減重五%可改善

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若罹患現代人最普遍的肝病:脂肪肝,也是如此嗎?該如何得知自己有沒有脂肪肝?這個文明病如何影響身體?又該怎樣逆轉脂肪肝?

日期:202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