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腫瘤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腫瘤共有1079項結果
健康

10大癌症死亡率之首「肺癌」,醫療費逾224億、每人平均得花25萬!不想壓垮全家人,篩檢不能少

2022年全民健保惡性腫瘤醫療支出統計出爐,排名前10大癌別醫療費用支出統計表中,前5名分別為「氣管、支氣管及肺癌」、「乳房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肝和肝內膽管癌」及「口腔癌」。檢視2022年全民健保惡性腫瘤醫療支出「排名前十大癌別之醫療費用支出統計表」,惡性腫瘤醫療支出費用高達1334億元,5年平均成長率6.3%。至於10大癌症之首的「氣管、支氣管及肺癌」,藥費每點為1元計算,換算成新台幣,2022年醫療費用高達224億元、較2021年的228億元減少1.7%。每人平均支出藥費133,298元,較2021年的156,061元減少14.5%;而每人平均醫療費用257,094元,亦較2021年282,515元減少8.9%。肺癌醫藥費較去年減少,顯示肺癌篩檢防治已見成效。而10大癌症治療費最貴的,則是第8名的白血病,每人平均藥費276,165元、每人平均醫療費用431,420元,仍相當驚人。癌症醫療費用及就醫病人數均呈成長趨勢,不僅影響病患及家庭生活品質,亦減少工作年數,造成經濟損失及龐大醫療費用支出,故有效防治癌症乃重要之醫療照護議題。(原文刊載於2023/6/20,更新時間為2023/9/25)

日期:2023-06-20

健康

檢查安全又方便 但高度仰賴醫師臨床經驗 脂肪厚不厚 影響腹部超音波判讀結果

醫療科技再進步,一九五○年代起即應用在醫學上的超音波,仍扮演無可取代的角色。腹部超音波究竟在看什麼? 受檢者該如何配合? 報告異常時又該怎麼辦?

日期:2023-06-19

健康

生有2子卻罹肺癌4期,妻子盼他看到小孩長大!名醫嘆沒做1件事:他恐半年內離世

編按:衛福部統計處日前公布最新國人死因統計結果,依死亡率排序,惡性腫瘤(癌症)已連續41年居冠,其中又以肺癌連續19年位居所有癌症之首,發生率也是排名第2,每年死於肺癌者就超過1萬人,儼然取代肝癌成為「新國病」。台大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陳晉興表示,肺癌蟬聯十大癌症之首多年,男女癌症死亡第1名都是肺癌。從1990年後,台灣的吸菸比率年年下降(32%降到14%),肺癌發生率卻是年年上升(每10萬人口17人升高到35人)。這顯示不是抽菸才會罹患肺癌,二手菸、廚房油煙也都是成因,特別是「非抽菸」而罹患肺癌的比例逐漸攀升。值得注意的是,肺癌死亡率雖高,但若能早期發現,存活率也能提高,罹患肺癌第1期的5年存活率超過9成,第2期降至59.2%,第4期更只剩下12.6%,因此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至關重要。尤其近7成肺癌比例屬於肺腺癌類型,而早期肺腺癌無法透過胸部X光發現,最好的防治方法就是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肺癌篩檢。國健署表示,LDCT做為肺癌篩檢工具確實有機會早期發現肺癌,特別是用於偵測小於1公分的肺部結節,根據結節大小和CT影像型態特徵,來評估良性和惡性的可能性。《今周刊》早在2017年率先以封面故事報導「新國病肺癌」,時任肺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的陳晉興就疾呼國民健康署應在既有的「四癌篩檢」外,另將國人死亡人數高居前二位的肺癌、肝癌篩檢納入。經過5年奔走,國健署自去年7月1日起開辦第5癌篩檢「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肺癌篩檢」,短短半年就揪出160個確診肺癌個案,新診斷的4期(末期)肺癌個案比例更從57.9%下降為109年度的50.1%,減少近8個百分點,對於4期存活率極低的肺癌來說,是難能可貴的一大進步。(原文刊載於2022/3/10,更新時間為2023/6/19)

日期:2023-06-19

健康

偶爾咳嗽頭痛…正妹護理師:我才30歲為何會肺腺癌!不煮飯不菸酒非高危險群,2族群怎自救?

肺癌在台灣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2021年就約有1萬名患者死於肺癌,但其實只要透過早期篩檢,就能提高肺癌治癒率、降低死亡率。才被網友票選為「全台最正護理師」之一的正妹護理師雅薇,驚傳罹患肺癌,她在IG透露,自己不菸不酒且家族沒有人罹患肺癌,「我才30歲,為什麼會得?」雅薇表示,如果今年沒有自己加做LDCT(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就算每年X光檢查也看不到,「我多花$8000多救了我自己」。她呼籲,該自費的就花下去,好好對待自己。衛福部自2022年7月1起,即開辦肺癌早期偵測計畫(肺癌免費篩檢、肺腺癌免費篩檢),提供肺癌、肺腺癌等高風險族群2年1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讓台灣成為全球第1個針對具肺癌、肺腺癌家族史及重度吸菸者提供肺癌篩檢(肺腺癌篩檢)的國家。

日期:2023-06-13

健康

趙建勳「腦動脈瘤破裂」享年50歲…前一天頭痛吃普拿疼緩解、隔天昏迷猝逝,有3症狀絕不能拖

前總統陳水扁女婿趙建銘的弟弟趙建勳驚傳大腦動脈瘤破裂猝逝,享年50歲。日前陳水扁親家趙玉柱出獄,當時趙建勳還開車到明德外役監接趙玉柱回家,沒想到週三(6月7日)突然喊頭痛,吃藥後雖有緩解,沒想到8日中午竟昏迷,家人送往奇美醫院,診斷為大腦動脈瘤破裂,插上葉克膜急救仍無效病逝。對此,陳水扁在臉書以「此情可待成追憶」為題PO文表示,今年4月21日,趙建勳開心接回趙建銘,6月8日趙建勳腦幹出血不幸病逝。趙建勳突然撒手人寰享年50歲,趙建銘對他弟弟說「玩笑開太大了」。陳水扁說,兩兄弟相差1歲如膠似漆感情彌篤,既是骨肉親情又是工作上的最佳夥伴。趙建銘自責救人無數無緣救弟弟一命,沒看過他這麼傷心欲絕淚乾了又濕,他要伴弟直到入殮否則再也看不到了。兄弟之情溢於言表,陳水扁表示,「感謝阿勳過去一年半來對哥哥的照顧,敬請校長親家和遺眷節哀保重更堅強!並祝大家身體健康!」週六(6/10)上午10點多陳水扁與吳淑珍到場慰問,趙家婉拒受訪與攝影,希望讓趙建勳走得低調一點,預計6月19日舉行告別式。像趙建勳突然喊頭痛,也是腦動脈瘤破裂的前兆,究竟什麼樣的頭痛建議要盡快就醫檢查?衛福部雙和醫院神經外科專任主治醫師蘇亦昌指出,通常患者會感覺到劇烈性、宛如「爆炸」般的嚴重頭痛,其次是常常合併肩頸會僵硬,第3個是噁心、想吐,或真的嘔吐,只要有這3個症狀就建議盡快到醫院做檢查。

日期:2023-06-12

保險

罹癌後只有健保是不夠的!雙寶媽與乳癌和平共存逾10年分享:癌症治療6大錢坑與檢視保單3建議

我已經跟乳癌和平共存超過10年。分享我的真實經歷與陪伴保戶的經驗,利用保險來減輕抗癌的經濟壓力的經驗。

日期:2023-06-12

情感關係

從乳癌篩檢到手術確診,她6次跑醫院卻不敢多叫丈夫兒子陪診...別陷親人於不義!「愛人」其實也要教

一個星期二的早上六點鐘,接到一位朋友的電話。早上六點打電話,一定有重要的事。她才「喂!」了一聲,就直接說,頭一天晚上,心血來潮,檢查了一下乳房,沒有想到,一摸,就摸到了一個硬塊。

日期:2023-06-11

台股

藥華藥、保瑞...腫瘤外科醫師股市破產,靠投資生技股財富自由:5個致富秘訣,基本面不用懂太多

編按:本書作者以「鬼手易生」為筆名(自稱鬼叔),經常在「股市爆料同學會」分享對股市的獨特觀點,因而成為超高人氣作家。2005年初次進入市場投入外匯黃金保證金操作,因為一時嘗到甜頭重押身家,最後破產、遭遇家庭劇變,人生跌入谷底。自縊獲救後,因緣際會下對投資有了不同感悟,重新拿起書本鑽研知識,之後獨創「鬼手流發心交易」投資方法,並憑藉著醫師的專業,專研生技新藥類股,再次從投資市場中站起,提早財務自由。

日期:2023-06-08

台股

腫瘤外科醫師投資破產背債千萬、一度自縊輕生,他在彌留之際開悟了什麼...棄醫入市提早財富自由?

編按:本書作者以「鬼手易生」為筆名(自稱鬼叔),經常在「股市爆料同學會」分享對股市的獨特觀點,因而成為超高人氣作家。2005年初次進入市場投入外匯黃金保證金操作,因為一時嘗到甜頭重押身家,最後破產、遭遇家庭劇變,人生跌入谷底。自縊獲救後,因緣際會下對投資有了不同感悟,重新拿起書本鑽研知識,之後獨創「鬼手流發心交易」投資方法,並憑藉著醫師的專業,專研生技新藥類股,再次從投資市場中站起,提早財務自由。

日期:2023-06-05

科技

晟德佈局全球ADC生物藥產值兆元金礦 旗下公司建誼生技 進軍當紅的「次世代CDMO業務」 串接亞洲生技價值鏈

【台北訊】在精準醫療趨勢之下,全球生技大廠紛紛搶占融合標靶治療與化療作用原理,有「魔法子彈」之稱的抗體偶聯藥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 簡稱ADC)之抗癌新藥高地,晟德集團總裁林榮錦指出:「晟德攜手永昕生醫讓建誼生技轉骨,建立一站式ADC CDMO服務,打國際盃!」。晟德(4123.TWO)與永昕生醫(4726.TWO)自2023年起聯手入股建誼生技,持股比例接近四成,進行產業價值鏈再定位後,由永昕負責抗體的設計與GMP生產並提供ADC藥物的設計,建誼則專注於小分子化學合成藥物的設計與ADC的GMP生產。在積極調整營運結構下,林榮錦認為,ADC為極具高門檻且有未來性的事業,永昕與建誼合作,建構核心價值、強化ADC小分子設計能力,服務早期ADC新藥開發公司,善用建誼小分子設計與開發能力及引進創新平台技術,將創造非凡綜效。

日期:2023-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