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謙卑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謙卑共有312項結果
台股

遇到股災該怎麼辦?他37歲財富自由:看到一個訊號就進場,人生少奮鬥10年

編按:每次股市崩盤時,都是財富重分配的最佳時機,那麼遇到股災時該怎麼辦呢?知名理財顧問吳家揚,從高中開始接觸股市,因為工作和投資安排得當,37歲財富自由,42歲開始享受退休樂透人生。目前致力推廣投資理財教育,希望幫助大眾晉升財富自由階級。

日期:2022-05-16

最新觀點

習慣閃躲別人的稱讚?放下謙虛,坦然接受別人的讚美,你將擁有完美的人際關係

「別人一誇讚我,一旁的他就要吐槽!」明明愛意濃烈的兩個人卻能吵到厭惡彼此,我倒抽一口氣,急著想幫忙澄清,只因這誤會我太熟悉。

日期:2022-05-15

心法與觀點

存股助理第165期︱債市泡沫爆破,想撈底再等等

2022年有兩個泡沫爆掉值得我們關注。一個是高科技股泡沫,這是大家比較熟知的。另一個則是債市泡沫,大家比較陌生。存股助理電子報成立一年多以來,一直對這兩項投資標的戒慎恐懼,儘管這兩個泡沫與我們無關,卻是一堂值得好好記取教訓的教材。

日期:2022-05-04

科技

基本面大好股價卻大跌 台積電慘套怎辦?曾融資斷頭想跳樓的資深投資人:我靠「這兩字」度過煎熬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看到昨(14)日台積電繳出漂亮的第一季財報,也發表對第二季及全年展望很正面的消息。但意外的是,昨天晚上台積電美股ADR收盤還是下跌超過3%,今天台股的台積電則大跌11元,以562元收市。為何台積電基本面這麼好,外資還是持續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日期:2022-04-15

健康

發展新兒科世代,一條龍照護孕育健康新生命

想要孕育自己的寶寶,是每對夫妻的期待與夢想,然而現代人晚婚已成趨勢,不孕的比例年年攀升,根據國健署統計,台灣每七對夫妻,就有一對不孕,為了圓一個夢,使得人工生殖治療需求激增。

日期:2022-03-31

焦點新聞

RCA工傷24人獲賠5470萬/拖著罹癌身體、字句都努力回答...盲律師細數當年訴訟辛酸

52年前來台設廠的美國無線電公司(RCA),因為讓員工喝受汙染的地下水,且廠房空氣、工作中所接觸的溶劑含有劇毒,有上百名員工罹癌、死去,被害人求償27億。最高法院2018年判死亡與部分罹病的262人獲賠5億1000餘萬元確定,且奇異公司也須賠償,但另外有246人部分廢棄、發回。高院週五(3/11)更一審判其中24人(一軍)獲賠5470萬元,最高院判24人部分確定,但222人再廢棄發回更審。現場數十名RCA員工聽聞判決,高興大聲歡呼,「RCA工人,我們贏了!」(原文刊登時間2015/4/23,更新時間2022/3/11)

日期:2022-03-11

科技

「領導16年裡我犯了5個錯...」奇異前執行長第一手剖心自白:多希望有更常說「我不知道」

美國百年企業前執行長傑夫.伊梅特首次公開完整自白,闡述帶領奇異(GE)16年來的心路歷程外界評判他把奇異從頂峰推落懸崖,他一一駁斥,並供出當年那些不能說的第一手內幕!

日期:2022-02-11

台股

100萬買台塑(1301),14年滾出1400萬!操盤30年大師:「抄底4心法」比存股賺更快

一向奉抄底為信仰的郭泰自1988年投入股市,憑藉廣讀投資經典而開悟參透股市脈絡,進而提出「位置理論」創見。他洞悉波段循環的奧祕,在底部價格精準入手,享受數年才有一次的牛年行情。2020年,郭泰由大抄底演進到小抄底,隨著台股上漲行情,賺取一至兩倍的利潤。他認為,大、小抄底互相搭配,更能讓資金發揮更大功效,而本書將是他多年征戰股市的畢生絕學,帶領投資人穩操勝券。

日期:2021-11-08

職場

「師大附中、交大資工…他曾是家庭脫貧指望…」拒絕中資廣告片重金誘惑,他的專注、成就他的溫柔《瀑布》

編按:2021/11/27勇奪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大獎的國片《瀑布》,口碑持續發酵,全台票房也突破2000萬;不僅如此,《瀑布》也繼上一部電影《陽光普照》,再次代表台灣征戰奧斯卡獎項,而這兩部片的執導都是出自導演鍾孟宏之手。在疫情嚴峻的時刻,鍾孟宏拍出了真實世界中的無常,疾病、疫情、意外皆然,都像老天降給人類的懲罰,而國片《瀑布》靈感來自鍾導一位旅居海外的朋友,但他認為「拍電影不是要把別人的痛苦重新拍出來」,而把提問丟給觀眾,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以下為《今周刊》的專訪報導。

日期:2021-10-27

國際總經

13年前股市狂瀉、恐慌情緒蔓延…巴菲特在報紙上發表這篇文章 教了投資人最重要的4堂課

2021年第3季以來,股市波動明顯加劇,包括《大賣空》(The Big Short)主角原型、知名對沖基金經理人麥可‧貝瑞(Michael Burry)在內,已有數名市場大咖示警,股市泡沫恐崩潰,令許多投資人深感不安,就怕上演「大崩盤」,讓自己血本無歸。

日期:202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