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遠距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遠距共有969項結果
科技

工研院AI、機器人現身CES  吸引國際大廠關注

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 2024)於美西時間12日閉展,在經濟部、文化部支持下,工研院今年展出十項引人注目的創新技術,包括AI人工智慧、機器人、數位健康、運動科技等,吸引美聯社(AP)、USA Today、英國BBC、日本電視台(Nippon TV)等全球知名媒體的關注報導,其中「RoboTwin:元宇宙智慧工廠模擬平台」以生成式AI的模擬技術最引人矚目,被視為能改變未來產線作業的領先方案。

日期:2024-01-15

個人成長

想轉職、提升職場競爭力,十個指標,評估你是否可以變成獵才專家找上門的人!

上班族努力拚搏職涯,想要卓越出眾、左右逢源,更上層樓,隨時受到雇主及獵才顧問的賞識。以下10項衡量職場競爭力的指標,供讀者參考。

日期:2024-01-03

國際總經

生技產業春筍綿延不絕 ——減重藥成普世價值

脫口秀女王歐普拉日前對減重藥態度180度轉變,從拒絕使用到視為救贖,回顧減重藥物批准的歷史,是否已走過黑暗時刻,如今終於大綻光芒?

日期:2024-01-03

職場

「退休生活沒想像中美好」不光是為了錢,退休後3個人有1個回去工作,60歲他們都做哪些工作?

華頓商學院最具原創性的趨勢專家告訴你:最有前景的機會,就是「多世代革命」!‧ 2030年前,60歲以上的網購族,將超過30歲以下的人‧ 老年人每天待在螢幕前的時間高達10小時,比18至34歲的年輕人多了33%‧ 2030年,美國總消費成長有40%由60歲以上的人貢獻;日本與德國更高達60%和70%‧ 30歲以上有高達30%至35%的人,正在使用數位平台學習‧ 高達46%的跨國企業高層看好多世代勞動力‧ 南韓30多歲的男女,有62%都和父母同住‧ 員工的創造力巔峰,平均發生在20多歲與50多歲;‧ 混齡團隊比起同齡團隊,工作績效表現更好「多世代革命」正在崛起,顛覆人生、企業、經濟,甚至全球社會!

日期:2024-01-02

國際總經

再見2023!指揮中心解編、矽谷銀行倒閉、「習3任」後李克強驟逝…14件重要大事哪件印象最深?

回顧2023年,可說是跌宕起伏的1年。國際情勢方面,俄烏戰爭還未止息,年初美國上空出現中國間諜氣球,讓中美緊張氛圍再添增,習近平史無前例展開第三任期,周邊國家更是繃緊神經。資本市場方面,全球通膨陰影逐漸散去,美國聯準會結束升息循環,熱錢開始回流新興市場,去年一度跌破「萬三」的台股今年氣勢如虹,只差55點就「收復萬八」,台股加權指數更一口氣超越香港恆生指數,達成歷史里程碑。這些都是2023年的關鍵轉捩點,它的影響也將跟著我們一起邁向2024年。跟著今周刊一起回顧2023年的大事,哪些大事最讓你印象深刻呢?

日期:2023-12-29

國際總經

高盛修正2024年美國經濟展望》聯準會至少降息四次、通膨率續降 整體失業率維持4%以下

2024年即將展開,全球過去一年半的升息政策也將進入尾聲,而美國聯準會在12月突然態度大轉向,由鷹轉鴿,讓許多華爾街知名投資銀行也對此重新修正2024年的預期展望。高盛首席經濟學家哈齊亞斯(Jan Hatzius)最新發布的《美國2024年經濟十問》中,即對聯準會的降息預期和經濟成長率提出了不同觀點。

日期:2023-12-29

政治社會

政見會/賴清德:健保要革新,打造「健康台灣」 將成立百億癌症新藥基金、改善醫護工作環境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今天在政見發表會再度重申,他將打造「健康台灣」。他也說,健保已經走到不得不革新的地步,一定要確保健保能夠永續經營,要爭取多元的健保經費來源,但是也必須要去檢討各項支出的效益,讓健保可以持續保障國人的健康;他並再度強調推動護理師「三班護病比」入法及推動「百億癌症新藥基金」。

日期:2023-12-28

科技

暴紅後 每天仍帶著擔憂醒來\輝達創辦人暨執行長 黃仁勳

「別跟我來這套!」美國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這麼回答主持人的提問。

日期:2023-12-27

科技

高評價通過美國兩認證 林口長庚再獲「全方位智慧醫院」肯定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持續朝全方位智慧醫院前進,今年11、12月分別在原長陳建宗、主席溫明賢主導下,以視訊方式分別獲得EMRAM(電子病歷)第七級續認證以及INFRAM(IT基礎建設採用模型)第六級認證的殊榮。

日期:2023-12-21

科技

工研院離職創業 台電、半導體大廠都是客戶 迎智慧電表商機 玖鼎搶下台電20億訂單

台灣推行智慧電表以來,除了傳統大廠如大同、中興電外,還有一家成立十八年的小公司,已經在蓬勃發展的智慧電表市場裡,卡位成功。

日期:202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