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院生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院生共有231項結果
情感關係

高齡求子受煎熬,生二胎「沒辦法辦到」...林志玲如何養成「剛剛好的優雅」?逆齡靠9大祕訣

有「台灣第一名模」之稱的林志玲婚後與老公AKIRA住在日本,之前出席活動,分享求子心路歷程以及婚後生活,談及備孕過程忍不住哽咽,被問到有無生第二胎的打算,她也直言:「我覺得我沒辦法辦到,身體會告訴你,我應該已經盡了該有的努力。」久未在公開場合露面的林志玲,即使當媽媽後,身材依舊保養得宜,已經47歲的她究竟如何保養的,「凍齡」秘訣也讓人好奇。

日期:2022-10-13

科技

拜登新政策 砸逾20億美元搶製藥代工發球權 美生技業「戒中國」 台廠迎轉單利多?

繼「掐脖」中國半導體產業後,美國政府將「抗中」的長矛指向生技產業。一紙由總統拜登宣布的新生技投資計畫,未來將如何牽動美中兩國的生技競爭態勢?台灣的機會又在哪裡?

日期:2022-09-21

品味收藏

父子對談》「公共知識分子」黃榮村×「電音編曲王」黃少雍 在科學與人文的十字路口 他們為何叛逆?

七月二日,金曲獎開獎,「最佳編曲人獎」由黃少雍以合輯《N1:那屋瓦一號作品》奪下,他上台後掏出一根笛子說:「我決定在這裡Solo一下!」隨即開始吹奏,台下的歌手盧廣仲也立刻吹笛呼應,令人印象深刻。這位創作者其實是考試院長黃榮村的兒子,父子都自闢蹊徑,兩人一起談起他們的人生與他們的叛逆。

日期:2022-07-27

科技

禮讚創新 工研菁英

氣候變遷,旱澇交替,創新是瞻望未來的窗,好奇與想像驅動我們向前,勇敢探索未知、無畏無懼。49年來,工研人持續創新、敏捷應變,以科技研發,帶動一波波產業發展,邁向智慧生活、健康樂活、永續環境的未來。

日期:2022-07-15

政治社會

關懷診治社區病患 抗疫兼安定人心 熱血診所醫發起「游擊戰」 守護醫療量能

全國新冠肺炎中重症病患已突破五千人,為保存大醫院醫療量能,雙北醫師公會號召基層診所醫師,扛起社區醫療重擔,在疫情肆虐下成為民眾眼中的安定力量。

日期:2022-06-01

政治社會

中研院士郭沛恩:善用健保資料庫 預立治療計畫 對抗疫情高峰 台灣有獨門武器

專家預估,到五月下旬,國內新冠確診數高峰恐突破十萬,中研院士郭沛恩接受《今周刊》訪談,具體建議防疫政策調整方針,盼助指揮中心控制疫情。

日期:2022-05-11

全台防疫報導

5/11單日恐破10萬確診?何美鄉「不大可能!」曝台灣人有1特性⋯「何時高峰」得看這件事

針對國內疫情嚴峻,衛福部日前釋出一份報告指出,5月7日新增發病數將達3萬7911人,5月11日新增發病數將達7萬5244人,不排除達到10萬2743人,數字之高,震驚外界。對於衛福部預估的確診數,有專家直言「不大可能!」並認為未來的疫情走向「或許會上去快一些,但下來會非常慢。」

日期:2022-05-06

全台防疫報導

未滿1歲童重症插管,5-11歲孩子該不該打疫苗?何美鄉揭ACIP數據「有問題」:這類兒童要快接種

近來國內疫情快速升溫,昨(2)日甚至有一名未滿1歲女童因確診造成嚴重缺氧、呼吸困難,目前已送加護病房進行插管治療。對此,政府也加緊腳步開放兒童接種新冠(COVID-19)疫苗,不過,面對確切數據尚未釋出,不少家長心存疑慮,不知道該不該給自家孩子接種疫苗。對此,有專家蒐集國外數據,指出健康小孩染疫後住院與死亡的風險都不高,但風險也不是零,值得注意的是,若孩子本身是慢性病兒童,便強烈建議接種疫苗。

日期:2022-05-03

話題人物

番茄村甩紅海》李俊雄靠九宮格煎台 切入差異化商機 他為了娶妻買房 拚出年營收四億早餐店

YouTuber阿翰近期化身算命阿姨廖麗芳,「九天玄女唯一指定姐妹」的梗讓影片大爆紅,連鎖早午餐品牌「蕃茄村」也配合「降肉(落)」風,推出「800英呎降落漢堡」,以開運符咒為包裝搭配漢堡,週日(5/1)開賣。跟得上潮流梗的「蕃茄村」,現在加入了第二代兒子李家維操盤,年輕新世代的他為台中老字號招牌,開創一番新氣象。創辦人李俊雄於2016年接受今周刊專訪,聊起當年創業的故事。(原文刊登於2016/5,更新時間為2022/4/30)

日期:2022-04-30

國際總經

新冠疫情沒完沒了,我們還能期待群體免疫?當年戰勝麻疹經驗帶來這3個啟示

變種病毒一再出現,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自本月15日以來,台灣本土新增確診案例,已連續數日破千,也令許多民眾對疫情後續發展,感到憂心。

日期:2022-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