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陽性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陽性共有1036項結果
情感關係

圖解》吃年夜飯快看一下!過年親戚拷問「應答攻略」來了 「一張圖」光速搞定親友團

「何時要結婚?」、「何時生小孩?」、「做什麼工作啊?」…每逢過年,親戚間連珠炮般的問題便會劈頭就問,過年團圓本來是一件開心的事情,面對敏感問題,究竟應該如何接招,才能夠不失禮又不內傷的應對這些關心的問候?這篇整理 10 招來幫助大家。

日期:2024-02-09

政治社會

「西布特羅」每克逾百萬比鑽石還貴,政院:怎會給豬吃!台糖豬肉全台唯一1包被檢出,哪個環節出包?

台中市府周三(2/7)再度公布台糖肉品複驗結果,強調同樣檢出含0.002 ppm西布特羅(Cimbuterol),食藥署也公布同批剩餘檢體,確認檢出西布特羅0.001 ppm,並已回覆台中食安處。繼農業部周三上午緊急召開記者會後,行政院也在下午緊急召開記者會。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強調目前研判這是單一樣品污染事件,而非系統性事件,但也不排除包括實驗室等各種污染源。林子倫強調,農業部及衛福部持續合作強化牧場端及市場端之監測,至於本次單一個案之可能發生原因,農業部與衛福部將會同專家及相關單位共同釐清原因,守護國人食品安全。衛福部次長周志浩說明,目前已知國內僅有一家廠商進口西布特羅,對方陳述僅供應給國內20家實驗室使用,衛福部將確認其陳述是否完整、正確。周志浩也表示,衛福部正在邀請專家學者們組成委員會,以儘速召開專家會議,釐清該件檢出西布特羅的樣品整個流程,哪裡可能有疏漏。毒物專家顏宗海表示,此次檢出的檢體西布特羅殘留度極低,因此此劑量若被攝取不致影響人體健康,但若濃度足夠,短期會導致心跳變快、血管擴張 、肌肉顫抖,長期下來則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日期:2024-02-07

健康

新冠變異株威脅未遠離,如何降重症、死亡率? 疫苗不可偏廢,抗病毒藥守最後一道防線

感染 COVID-19若能在發病後的五天內,及早服用Paxlovid、Molnupiravir之抗病毒藥物,可降低26%的長新冠機率,且能有效降低重症風險因子演變成重症、死亡的機率。

日期:2023-12-29

政治社會

國內首例!旅客攜帶中國「香脆腸」入境,驗出新型豬瘟病毒...農業部示警:現有疫苗無法防範

農業部獸醫研究所(獸醫研究所)於今年本月15日首次於中國入境旅客攜入之豬肉製品中,檢出2種不同基因型之非洲豬瘟病毒,一種為傳統第2基因型病毒株,另一種為新基因重組型病毒株。此重組病毒目前於中國引發嚴重疫情,若一旦擴散至亞洲周邊國家,恐將掀起另一波非洲豬瘟疫情。

日期:2023-12-18

政治社會

「今天得到人權,不代表永遠擁有…」歷經20年倡議,陳菊帶領人權會從無到有,未來3年仍須披荊斬棘

十二月十日「國際人權日」,也是美麗島事件發生的日子,政治受難者陳菊如今成為國家人權委員會主委;走過四十四年,轉換不同身分與崗位,她持續在推動人權的漫漫長路上前行。

日期:2023-12-13

健康

發病前一天就具傳染力 同住家人可預防性投藥 流感再中獎率高 抗病毒藥物怎麼吃?

流感確診人數攀升,中國類流感疫情也狂飆,這兩者間有什麼差別?罹患流感一定得吃抗病毒藥嗎?得了還會「再中獎」嗎?

日期:2023-12-06

健康

流感、新冠恐齊發!羅一鈞估「這時候」達高峰:每天2萬人染疫,單周破10萬人次就醫

由於中國近期發生多種呼吸道病毒流行,衛福部疾管署周二(12/5)表示,11月26日「定點監測、鼓勵採檢」措施,至12月4日已採檢88人,其中68人陽性,以流感48例最多,未檢出肺炎黴漿菌及其他病原。此外,疾管署也公布上週(11/28-12/4)新增260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一週(11/21-11/27)新增248例上升,副署長羅一鈞指出,新冠併發、死亡都比上周增加,死亡是過去4到5周以來的單周新高,預估高峰會從原先預估12月底至1月中旬,延後至1月中旬至1月底,而平均單日感染人數為1.8萬人至2萬人。至於流感部分,羅一鈞指出,過去流感流行期一向會落在10月至2月之間,但本季流感季從今年春天至今「流感從來沒有真正的探底過」,處於中度流行的情況,不過近日連續幾周的降幅開始趨緩,未來一兩周隨著氣溫更低可能反轉上升,一般流感高峰預估會落在明年春節前後,「不排除明年初,有可能流感、新冠高峰會重疊」。羅一鈞表示,以過往經驗,春節前單周就診人次就可能會超過10萬,疾管署會持續監測,若確診數一直上升,必要時將在春節期間啟動類流感特別門診,或呼吸道特別門診,避免因春節期間大多醫院診所休息,急診承擔過多重擔,必要時採分流就醫模式。

日期:2023-12-05

健康

胸部X光發炎得厲害,病人看起來卻一派輕鬆...「會走路的肺炎」是什麼?一文帶你認識黴漿菌感染

說到肺炎,「黴漿菌肺炎」這幾個字在媒體上時有所聞,但大部分人仍一知半解,甚至誤以為它是一隻長毛的黴菌。黴漿菌的發現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當時的發現者是一位生物學家,在研究植物的感染症時,誤以為是一種黴菌感染。所謂「一步錯,步步錯」,這樣的錯誤命名一直到今天,讓我們大家都被這隻細菌的名字搞糊塗,以為它跟黴菌有什麼關連性,其實是沒有。

日期:2023-12-04

政治社會

法國政壇首位「被出櫃」同志 從17萬人遊行見證台灣性別平權 走過人權暗黑 巴黎副市長的 「倖存者」告白

法國巴黎副市長來台參加同志遊行,也與台灣交流數十年從事人權倡議工作的經驗。走過同志與愛滋患者人權灰暗之路,他為何以「倖存者」身分自居,持續在這條路奮鬥?

日期:2023-11-01

政治社會

桃園市》擴大篩肺癌 半年拯救48 個家庭

前言:《今周刊》第4屆「永續城市SDGs大調查」結果出爐,今年獲得永續城市特優獎的桃園市,因應工業大城需求,規劃肺癌擴大篩檢計畫,短短半年拯救近50個罹癌者家庭,精準關照市民的健康與福祉。

日期:2023-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