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稅制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稅制共有622項結果
政治社會

再生醫療雙法立院明進行首次朝野協商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喊話:應保證病人權益

立法院上月底初審通過「再生醫療」雙法,明天(21日)將進行首次朝野協商,討論相關爭議保留條文,後續若順利最快5月底前有望完成三讀立法,但外界質疑聲浪不斷。普華商務法律事務所與台灣醫藥品法規學會今天(20日)共同召開記者會,呼籲再生醫療雙法除了應強化品質規範,更得與國際法規接軌。

日期:2023-04-20

焦點新聞

付過碳費的產品可抵減稅額!歐洲議會批准碳關稅立法,全球首例貿易法納氣象規則

歐洲議會十八日批准針對進口產品徵收碳稅的立法,將於二○二六年引進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對進口鋼鐵、水泥等產品課徵碳稅。碳稅的課徵標準,將基於生產該產品過程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這也是全球貿易法規第一次納入氣候規則。

日期:2023-04-20

稅制

高薪人士的悲哀「年薪700萬繳稅200萬」...每年報稅大失血,稅務專家:上班族跑不掉,這招節稅才能真正省錢

編按:一位工程師在Dcard發文詢問高薪上班族有沒有什麼節稅的方法?他表示自己在design house上班,年薪約700萬,還有股利約200萬,一年繳稅金額就要200萬左右,感到很吐血「每個月薪水繳分期的稅就飽了」。他的狀況也點出高薪人士的悲哀,即便用盡所有的免稅額與扣除額,每年報稅還是大失血,有什麼破解的方法嗎?聽聽稅務專家怎麼說。

日期:2023-04-12

政治社會

婚育調查 女比男更不想有寶寶、低薪阻礙年輕人成家 46%大齡未婚族 仍想生小孩!

台灣二十五歲到四十四歲適婚人口,每兩人就有一人未婚,他們究竟是不結婚,還是結不了婚?他們在婚育之路遇到什麼困難?

日期:2023-03-29

政治社會

ESG永續台灣高峰會》碳關稅啟動在即,台灣企業準備好了嗎?專家:挑戰與成本也可望帶來商機

預計10月啟動的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也就是所謂的碳關稅,將對全球企業產生重大影響,以出口為導向且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台灣,也將難以置身事外。

日期:2023-03-21

稅制

房產轉移「送」得很熱絡!去年遺贈稅收創新高 6千億財富世代交接潮來臨...全台「這地方」申報最多

去年遺贈稅總稅收高達576億元,以稅率10%推估,等於1年有近6000億元規模的資產,正在進行世代移轉。

日期:2023-02-22

政治社會

改革稅制 比發全民紅包更火急 未分配盈餘課稅砍半 為何企業仍不滿?

政府稅收連年超徵,二○二二年創下史上最高近五千億元的超徵紀錄。在還稅於民、普發現金的熱烈討論之外,現行稅制的闕漏及改革之道,更值得全民關注。

日期:2023-01-17

政治社會

政府發6千元高嘉瑜批「行政疏失超徵稅」...名嘴汪浩6點反擊:是「出口紅利」雨露均霑

今周刊編按:行政院長蘇貞昌1/4宣布將普發現金6000元,還稅於民共享經濟成果,民進黨立委高嘉瑜有不同意見,認為所謂的「稅收超徵」是實徵數大於預算數,但實際都是政府應該要收的稅,問題突顯出行政失靈,預算編列過程有很大的問題,導致連2年預算超出4000多億元,讓人民覺得政府荷包滿滿,但人民日子卻苦哈哈,因而產生相對剝奪感。對此,名嘴汪浩在臉書列出6點,回應外界對中央普發現金的疑問。1. 政府每年有收入和支出預算,但這三年因為全球對資通訊產品的需求增加和台灣防疫出色,台灣2020-2022三年出口和經濟都好於年初預期,因此政府2021和2022年從企業收到的稅超過年初預算。這不是高嘉瑜所說的「政府行政疏失而超徵稅」,這是全民配合政府防疫,努力生產出口,取得經濟和財政好於預期的成果,全民都應該很驕傲才對!2. 現在大家討論的是這部分不在原來2022年支出預算中的,多收到的4500億怎麼花?總統決定分成四個部分花,包括1000億汽油價格和勞保補貼;1000億加強韌性經濟方案,就是苗博雅想要的各種對弱勢族群的補助;700億返還地方政府;剩下的1800億中,普發現金1400億,留下後備400億。這種分配方式面面俱到,雖不能讓任何人特別滿意,卻也照顧到所有人,出口紅利,雨露均霑。3. 但是,苗博雅提議的許多補助或花錢方案,可以由2023年總預算來處理。不要把2022年一次性多收到的稅如何花,和政府長期的產業支持或照顧弱勢族群的方案混在一起。不然,如果2023 政府稅收不足怎麼辦?4. 我是主張台灣繼續成功的「小政府,大社會」政策,不要受西方福利主義影響,政府一旦要設立各種補助或福利,要取消是很難的。但將超收的稅一次性發給全民,不會成為習慣,大家開心一下而已。要相信老百姓比政府官員更知道怎麼花錢對自己好。5. 有人擔心發現金會造成通膨,這是誤解。這4500億都是會被花掉的,用不同方式花掉,錢都會流回經濟體系中,總量約佔GDP 2%,影響有限。除非將這4500億都拿去還長期國債,才有財政緊縮,壓制通膨的小小效果。6. 通過對油氣價格補貼來壓制通膨不能長久,還是要靠自由市場機制來調節供需,才能解決通膨。

日期:2023-01-05

稅制

財富傳承的節稅方式6整理》會計師:多利用3「免稅技巧」,多數家庭幾乎課不到遺產稅和贈與稅

目前遺贈稅已由單一稅率 10%調整為累進稅率,最高 20%。財富傳承給子女時,務必善用分年贈與的免稅額和婚嫁贈與的 100 萬元免稅額度。

日期:2023-01-05

房地產

倒數1個月!112年起民法18歲就成年,地價稅、房屋稅、土增稅、房地合一稅...不動產稅賦有何影響?

立法院於109年12月25日三讀修正通過《民法》部分條文,將成年年齡下修為18歲,並設緩衝期,定於民國112年1月1日起施行。

日期:2022-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