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名女人談理財 P.114

名女人談理財 P.114

財訊文化事業年度巡迴演講列車,日前開往中台灣,在台中舉辦「名女人談理財致富」,邀請到太平洋聯網科技執行長雷倩、龍寶建設董事長張麗莉、Era News理財早報主播馬度芸等三位名女人,與本刊社長謝金河就「理財致富」一題對談。四位主講人的事業、理財方法雖不盡相同,但均一致強調,每個人在選擇投資理財工具之前,必須先考量自己對投資風險的承受度,再依個性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以下為當天演講內容摘要:雷倩:今天要談的主題是理財致富,不過,談理財之前,我想有必要先對「財富」下個定義。什麼叫財富?要有多少財富才能讓人感到富有呢?這是因人而異,沒一定的標準,而在每個人心中有了不同標準的財富定義後,他的理財方式也不一樣。


雷倩的投資哲學是享受當下

財富的標準,首先必須界定的是你要做財富的使用者或蒐集者。如果你是站在財富使用者的邏輯,那麼財富的標準,應該不是需要一筆金額很大的錢才叫財富,但如果你要當個財富蒐集者,那可能又是另一種標準,而我的哲學便是享受當下。

至於在投資實務上,我本身也是霸菱亞太基金合夥人,也就是投資法人。從投資的角度看投資標的,特別是現今熱門的科技公司,你可以投資初創的公司,也可以投資已掛牌的公司。投資一家初創公司,它所產生的投資報酬是大起大落,要不是順利上市讓你享受倍數報酬,便是血本無歸,中間的可能性並不高;反之,若投資已上市的大公司,它雖然沒辦法給你數以倍計的報酬,但穩定的效益卻是可預期的。

所以看科技產業的投資,你可以把準備投資的標的物放在這個架構上來看,看看這個公司所屬的市場,看看公司的執行能力,再看看公司在其產品生命周期中是處在什麼地位,未來的不確定性有多高,再回頭看看你的風險承受度。若你的風險承受度高,當然可以投資初創的公司,如果你不具備那種冒險家的精神,最好還是別碰初創公司。

另外,從外資的角度看台灣股市行情,今年一月台灣股市在外資的買氣推升下,展開了一段不錯的行情,這類屬於短期投資的外資,會看台灣的技術面來決定在台股要放多少比率。前一波的行情,基本上是因外資認為,政治的動盪不安使得台股價值嚴重被低估,因此進行持股的汰換動作,雖然看起來量不少,但這多少與去年底獲利了結後,在一月再提高部位的「正月效應」有關,至於民眾要參考外資的動向,原則上與摩根台指的變化不會太遠。


馬度芸:分析師有一半以上不準

馬度芸:我主持理財早報,每天盯著股市行情、接觸分析師,有人問我分析師準不準?我必須很誠懇地講,我接觸過的分析師不下一百位,其中五成以上不準,騙人的分析師確實存在,且準的還有一定期限,影響股市外在變數太多了。

既是如此,那節目為何還要找分析師講解呢?我認為投資者投資股票,分析師不過盡可能地提供資訊給民眾參考,其餘的還需要各位努力用功,對所投資標的做深入的研究再做判斷。

就我個人的觀察,其實投資與每個人的個性與心理有關,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做股票。有的人非常樂意投資股票,但往往都是賣股票後股票就漲,買股票後股票就跌,若你是這種人,你可能必須找出自己投資判斷上的癥結,其原因可能是你的個性根本不適合做股票,因此,雖然股票已成為相當普遍的理財工具,但我不建議每個人都做股票,對於理財,每個人都必須依自己的個性,找到適合自己的理財工具與方法。

再回到股市上,投資股市,我過去曾提過「月經症候群」,不管男人或女人,在投資理財判斷上,往往會不自覺地受到某些外在因素影響而做錯誤決策,這種情況,就如同女人在生理期間可能會對情緒上、判斷上造成困擾,如果你也有類似的症候群,則必須找出時間點,並避免在這段期間下決定。         
                                   
另外,我必須再指出,對於股票的選擇,標準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所謂標準太高,有人在買股票前,內心已有許多成見,設下太多標準,這種高門檻的選股方式,會將大多數公司排除在外,無形中也把許多機會給排除掉了。同樣的,有人選股標準太低,特別是有人偏愛電子股,且只要是電子股就可以,這樣又嫌太空泛。


台灣股市是全世界最有活力的市場


最後我要講的是,即使是買股票,因股性不同,每檔股票的投資風險也不一樣,通常來講,投資報酬愈高的股票,風險也愈高,而每個人對風險的承受度也不同,每個人在進行任何一項投資行為前,最好能衡量自己的風險承受度,再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

謝金河:剛才馬度芸講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那就是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做股票,有些人個性使然,買股票就是每買必賠,以我爸爸為例,做股票做了十幾年,卻一毛錢也沒賺到。我也曾告訴他哪些股票可以買,但買了之後第二天就賣掉,而一些不該買而套牢的股票,他偏偏一直抱著不放,直到紙包不住火被我知道時,往往連老本都賠光了。

以去年來講,由於行情太差了,在他這種賺一點點就跑,賠則賠一屁股的個性下,輸得實在太慘了,簡直無顏見江東父老。最後不得已我幫他把債務都還清了,並鄭重要求他金盆洗手絕不再碰股票;這陣子他似乎真的不玩,不去號子,連電視也不看,算是去年我最大的一個收穫。

不過,話講回來,台灣股市是全世界最有活力的,在台灣不做股票實在可惜,所以我常在想,生長在台灣實在很美妙,鼓勵大家有錢時不妨進場買個兩、三張,但得失心不要太大,做股票就像跳舞一樣,韻律、節奏要抓對,該踩左腳的時候要踩左腳,該踏右腳時就該踏右腳,千要不要踩錯。

股市中沒有神仙,也沒有專家,會不會賺錢除了個性外,還看你用不用功。有的人只聽明牌做股票,這是很危險的事。現在媒體這麼發達,資訊管道這麼通暢,要做股票一定要用功閱讀蒐集各種資訊,並培養自己的判斷力。買股票前,一定要搞懂公司是做什麼,也就是掌握基本面,千萬不可道聽塗說,別人說買就盲目跟著買。


張麗莉:台中房地產此時值得投資

張麗莉:我是一個非常愛花錢的人,要我談理財致富,我實在不知怎麼談起,還好,我選了一個十歲領了紅包就要他媽媽買股票的老公,讓我這個愛花錢的人可以一直花錢。

理財致富我不懂,不過,這幾年來在台中經營房地產,倒是有些心得可與大家分享。我覺得經營房地產、投資就像是種樹一樣,一定要根紮得深,不斷地投注心血,樹才不容易倒下。在早些年房地產景氣時,我賺了不少錢,不過,這幾年景氣低迷,業者經營非常辛苦,別人是不斷降價求售,我愛花錢的個性卻是不斷追加預算,在我的觀念中,房屋蓋得比別人好,即使是在大家都殺價競爭時,也較容易出售。

至於這幾年台中房地產一直跌價,現在到底是不是買房子的好時機?我認為將房子當成投資理財工具的時代已過去了,不過,如果你是要買來自己住的,則現在台中的房子實在又好又便宜,而且台中市現已實施容積率,現在低價的房地產乃因容積率效應出現前的谷底,未來兩岸三通後,應有助於房市的回春與價格的回升。

所以我常講,買股票一不小心買到地雷股,可能把錢都賠光了,而若是居住需求,不妨選個環境好、品質佳的房子,孩子在良好的環境中成長,也算是一種投資,再不然股票有可能變壁紙,至少房子還會在。

另外,除了房地產外,我也從事藝術品投資,而且我喜愛的是屬於中、青代的藝術創作家,用挖寶的心去找明日之星,這種投資雖然時間可能會很長,不過,這些藝術家一旦成名,投資報酬將是非常驚人的。

至於在家庭理財上,我特別重視小孩的教育,因此,從小孩出生起,每年我都會提撥一定數額的錢當做小孩的教育基金,並以家庭信託的方式管理這筆基金。當然,這些錢我也不會只放在銀行, 而是放在 MONEY MARKET、基金或其他地方,做更靈活的理財。

謝:張董事長講她不會理財,在我看,她才是真正的高手,因為她做了最正確的投資︱︱選對了老公。



那斯達克跌破二二五一點就大事不妙

接下來由我來講一下今年的經濟情勢。日前我與顏慶章一同演講,一見面我就向他恭喜,我說「部長啊,你今年比較不會有事了」,因為,我保證今年股市絕對不會像去年一樣暴跌五千八百多點。去年是在山頂上跟人打仗,被打敗了由山頂跌落山下,每個人都粉身碎骨,今年則是在山腳下跟人打仗,即使不小心打輸了,也僅是擦破皮,沒什麼大關係。

整體來講,今年台灣股市會比去年樂觀,不過,能見度並不算太高,不會漫無限制地亂漲,不要說上萬點,我看連劉泰英講的八千點都很困難。在去年底我曾預測,今年行情應在四千點與六千點間來回震盪,不過,低檔因在四千五百點就煞車了,所以高檔可以再加五百點,指數約在四千五百點至六千五百點上下起伏,而震盪非常劇烈,是短線高手的天堂,投資者只要把握區間操作原則,應該有不錯的賺錢機會。

不過,今年股市仍有幾項外在影響因素特別值得注意,其中之一便是核四問題。我常說民進黨對政治內行,對經濟卻完全不懂。核四建與不建的問題,搞得政治動盪不安,好不容易府會協調有了轉機,卻為了文字遊戲、爭面子而幾乎翻臉。

除了政治情勢外,還必須密切觀察美國的經濟情況。小布希一上台就叫錢尼向美國人說,「美國經濟開始進入衰退的初階段」,而聯準會的葛林斯潘一連在一月三日及一月三十一日兩次降息,另還有減稅的打算,所以說,美國的情況基本上應是很糟糕,只是糟到怎樣的地步大家還看不清。如果美國經濟經過降息還是沒有辦法起來,全球經濟就會有很大的變數。

特別是美國的那斯達克要注意一下,那斯達克的支撐底部在二二五一點,如果跌破二二五一點,全世界都要震撼教育了;但如果那斯達克能通過三○四二點的位置,則能帶動全球朝比較好的方向發展。

外資在今年台灣股市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今年以來,外資似有回到台灣的趨勢,不過,絕不可能對台灣死心塌地、無限上綱一直加碼,如果在未來外資能像一月般一口氣大買七一四億元,那麼台灣股市一定跟著上來,且外資加碼力道愈強,愈能把台灣股市上檔高點推得愈高。

另外,台灣也必須要看資金面,包括了外匯存底的消長、台幣的升貶都是觀察的指標。換句話講,如果資金能源源不絕地進來,這裡面包括政局的發展要給大家更大的信心,所以我一直鼓勵阿扁總統要能夠自我超越,不能只做民進黨的總統、被民進黨宰制,而是要變成全民的總統,如果他在未來能有個比較明顯的轉變,台灣未來的發展可能會更樂觀。

延伸閱讀

血汗特教》一天工作12小時,特教師薪少事雜又高壓,心評時薪僅30元...台灣特教3大怪象

2023-05-03

好壞不能一刀切 為迷途少年找一條救命繩 投入矯正教育 輔導老師鄭麗文的意外旅程

2022-09-21

這學校招考代理老師,4次都找不到人…校長臉書求助「列舉10大好處」,5日後結局曝光

2023-08-09

快樂學習協會第100個孩童祕密基地達標 吳念真不只陪讀 還要修補孩子的心

2017-11-16

特教班裡的新希望!心靈輔導犬教會自閉症孩子的事

2021-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