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金融合併法不是萬應靈丹 P.98

金融合併法不是萬應靈丹 P.98

台灣金融版圖可能面臨大的重組,您能想像當您在銀行完成提存手續之後,還可以在銀行的櫃台買賣海外基金或國內投信發行的基金,甚至您還可順手買賣股票或是票券。即使是過去八竿子打不著的保險業務都可在銀行櫃台前完成。這是陳水扁總統建議咨請立法院加開院會,準備完成金融六法審議金融控股公司條例中,影響國人最深遠的一項。

立法院在六月二十六及二十七日加開院會準備通過的金融六法,包括了金融控股法、金融重建基金三法、票券金融法、存保條例、保險法修正案及營業稅法修正案,不過最受矚目的仍首推金融控股公司法。金融控股法的精神在於異業結合,大型化,擴大金融版圖,並加快國際化腳步。預料金融控股法通過,不但國內金融機構會加速改組的腳步,外國金融集團也會因為金融控股法通過而加快來台收購本地金融機構的動作,台灣的金融版圖可能出現大吃小的全新局面。


壞帳問題是金融困境的根源

金融六法在立法院上一個會期居然沒有過關,急壞了回國拚經濟的陳總統,於是逼使陳總統咨請立法院加開院會,民進黨似乎將提振台灣經濟的希望全都寄託在金融六法的通過上面。事實上,想要使台灣經濟擺脫泥淖,讓目前已形同心肌梗塞般的金融機構重現活力是當務之急,而通過金融控股公司法,使金融機構能夠異業結合,促進大型化,是重新改造金融機構體質的必要條件,但其前提則必須改善目前資產嚴重縮水的窘境。

以同樣面臨土地資產泡沫的日本為例,日本在一九九八年四月也進行金融大改革,放寬合併法規限制,同意設立金融控股公司,日本銀行業開始進行大規模合併動作,到目前為止, 已有三菱東京銀行、瑞穗銀行( MIZUHO FINANCIAL GROUP)、住友櫻花銀行及三和東海銀行四家超大型銀行誕生。若以總資產計,排名皆為世界前五大,可是股東權益報酬率卻長期低於五%以下,與歐美銀行長期以來始終維持在二○%以上仍有相當大的差距。

雖然日本銀行經過一連串合併,想要藉此解決長期以來的壞帳問題,可是銀行的不良資產並沒有因為銀行的合併而減少。根據日本金融廳統計,截至去年九月底的中期結算,日本全國的各銀行不良債權總額達到三一.八二兆日圓之多,比去年三月底的結算三○.三七兆日圓還增加了四.八%。而到去年底止,日本四大金融集團的不良債權總額仍高達一三.九兆日圓,可見金融機構求大用處不大,更重要的是改變體質,調整組織,提升競爭力。


資金前進中國、債留台灣是問題癥結

日本金融機構即使不斷合併,不良債權仍愈滾愈大,其根源乃是資產泡沫的後遺症仍然深深籠罩,從一九九○年以來,房地產價格直直落,迄今仍看不到底部浮現,台灣的情況恐怕有過之而無不及。

土地與房地產急速跌價,且接手乏人,已使九○年代以前靠土地發跡的財團如東帝士、宏國、鴻禧、鄭周敏的亞信,及中部建商如長億楊天生、三采廖福澤,及南部建商如宏總、長谷、寶成等面臨經營困境,銀行呆帳自是有增無減。除此之外,台灣金融機構還碰上日本所沒有的資金前進中國、債留台灣的模式,企業大規模赴大陸投資,資金源源不絕外逃,使銀行不良債權加重。

另一個瓶頸則是日本金融機構組織老化,往往不敢革自己的命,多數合併案都是日本金融檢查局所大力推動,官方主動,銀行被動,這種情況也像極了目前台灣金融機構的現況。

在金融控股法通過立法之前,其實已有大型金融機構合併案由財政部長顏慶章玉成,例如台銀、土銀、中信局的合併,再如合庫與慶豐銀行,甚至是一銀與泛亞、大安銀行的合併,哪一樁不是財政部點名促成?可是這種非自願的合併,不是招來員工極力反對(如台銀、土銀、中信銀),就是半途有人反悔退出(例如大安銀行退出一銀合併案),而使合併的效果大打折扣。


銀行惡性競爭 新設商銀共十六家

國內銀行急需合併,則是銀行開放後呈現無效率惡性競爭的結果,民國八十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國內第一家新銀行──萬通銀行,在冠蓋雲集的酒會後正式揭開序幕,在短短一兩年之間,國內新設商業銀行一下子湧進十六家,再加上信用合作社及信託公司也紛紛改制銀行,一下子打破原本市場寡占競爭的局面。到目前為止,本國一般銀行即有五十三家之多,整體金融機構的總資產與淨值也不斷成長,到今年元月為止,全體金融機構總資產達二九.八八兆元,淨值為一.九三七五兆元。

可是銀行競爭激烈,存放款利差愈縮愈小,存款年增率始終大於放款年增率,銀行間為了拉生意,各種價格競爭策略紛紛出籠。銀行間的惡性競爭不但侵蝕本業獲利,也嚴重影響銀行承受風險的能力。其一是銀行的淨值報酬率每下愈況。民國八十二年銀行淨值報酬率一度創下一四.七%的榮景,到了民國八十八年銀行淨值報酬率創了歷史新低後,即一路走低。 大多數銀行 RDE 都在一○%以下而 RDE 在一%以下的金融機構也有好幾家。 RDE 每下愈況,使銀行股失去長期投資的價值。

其次則是逾放比快速升高。目前國內金融體系存款總額為一八.八七九兆元,放款總餘額為一四.四六兆元,在國內景氣每下愈況的情況下,房貸戶逾期未繳,一般企業戶還本付息的情況未見好轉,根據財政部公布的二○○○年十二月全體金融機構逾放比為六.二%。而本國銀行逾放比從一九九七年的三.七四%急速上升到去年底的五.四七%。四年之間逾放比成長五三.四八%,到了今年第一季本國銀行逾放比更攀升到五.八九%,顯見銀行的授信品質在快速惡化中。

如果再將繳息不正常及催收款「應予觀察」的放款計入,則逾放比將達九‧一四%。如果再將基層金融機構的逾放加進來,銀行只能用「千瘡百孔」來形容。國內基層金融機構的逾放比從一九九七年的八‧五三%,上升到去年底的一五‧六八%,四年之間成長八三‧八二%。


政府出面紓困 不良債權被迫展延

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國內很多企業出現周轉不靈,迫使政府出面要求銀行紓困,很多企業在這個保護令下被迫展延貸款。而新政府上台以來又重施故技,除了三令五申要求銀行不得抽銀根外,又鼓勵放款,原來銀行已經是自身難保了,新舊政府又「竭澤而漁」,銀行的問題當然是尾大不掉了。

銀行的經營困境寫在股價上,在這種資產縮水導致銀行經營危機,中日兩國幾乎是同出一轍,一九九○年前後,台灣在資產膨脹吹得最狂熱的時候,曾有六檔金融股股價逾千元,包括國壽的一九七五元、三商銀的一一二○元,中華開發的一○七五元及台北商銀(北企)一一八○元,及兩檔資產股逾千元,包括台火的一四二○元及華園飯店的一○七五元。

這些千元的高價股,如今狀至淒慘,國壽跌至三九元,彰銀跌至一二‧五元,北企更是一度跌至八‧三元,而台火僅剩三‧九元,更是令人不勝唏噓,金融股在台灣資本市場一度是萬人迷,如今卻乏人問津,連被視為超級大利多的金融控股法都激不起股價。

這樣的走勢日本股市幾乎與台灣完全一樣。東京日經指數在一九八○年代從六千多點連漲十年,漲到三八九五七才崩盤而下,這十年來日本股市每下愈況,以三井住友銀行股為例,在一九八七年三井住友曾大漲到四八○九日圓,如今連續下跌十年,股價徘徊在一千日圓附近,當年銀行股盛況空前的時候,三井住友的本益比一度達三百倍,日前仍達六○‧四倍。

另一家櫻花銀行在一九八七年也曾大漲到三二五○日圓,九八年一度跌到一六五日圓,狀況實在很慘,後來在金融控股法完成合併動作,櫻花銀行一度彈升到一千日圓,如今在五百日圓附近徘徊,與台灣的銀行股很相近的是日本的銀行股全都成了低價股。


台灣已沒有五十元以上的銀行股了

目前台灣已經沒有五十元以上的銀行股了,股王國壽身價只剩下三八‧五元,使二十元以上的銀行也不多,目前只有一銀、華銀、中銀、中信銀、富邦保及世華六檔而已,而能夠守得住票面的也僅僅只有華信銀、富邦銀、玉山銀、台新銀、高雄銀、台產、台北銀、復華、友聯、彰銀及新產幾檔而已,其餘全部淪入票面以下,金融控股法能不能拉抬銀行股的低股價?改善淨值報酬率及降低銀行逾放比是提升銀行股股價的根本,從日本的例子來看,合併並不能解決不良債權的問題,至於改善淨值報酬率則不是瞬間可成,銀行間至少要經過一段淘汰賽,將不具競爭力的銀行淘汰出局,銀行改善惡性競爭局面,淨值報酬率才有可能回升。

不過金融控股法是提振目前無效率金融環境的必要手段,以證券業為例,金融控股法通過後,業務範圍可以增加到八項,新增的六項業務抱包現金帳戶管理、資產配置、客戶財產保障、信用卡、節稅規畫、貸款計畫。證券業業務範圍擴大後,獲利本源將不再局限於股市,可以改善以往過度依靠經紀收入的現象。

尤其是本身已具有雄厚金融百貨公司架式的如富邦證券,將銀行、保險、證券熔於一爐,將有更強勁的競爭力,不過證券業中小型券商在更加孤立無援的情況下,除了接受購併外,未來恐怕更難有生存空間,例如,大券商可能將手續費降至零,將收益綁在其他金融商品上,小券商則無此利基空間。


富邦集團是第一個受益者

而金融控股法通過,主要是使國內金融機構朝大型化發展,金融機構透過跨業合作,提供多樣性的服務需求,滿足顧客一次購足的需要,這將使國內金融版圖重新洗牌。目前富邦集團布局接近完成,無疑已處在領先地位,富邦先是取得花旗銀行的二三○億元現金,讓出旗下各子公司一五%左右的股權,富邦又用了五十億元拿下世華八%股權,成為世華最大單一股東,而富邦集團旗下涵蓋銀行、產險、壽險、證券、投信……個個事業體實力健全,今年來外資加碼四二‧三萬張富邦保,使持股比率達二八‧五三%,買超富邦銀行七三○五六張,也使富邦銀行除了花旗外,更具外資概念。金融控股法通過,富邦集團可能是率先飛奔出去的黑馬。 JP 摩根最近發表評論指出,富邦集團是台灣最具整合性的金融服務提供者,看來富邦集團將是金融控股法通過的第一個受益者。

其次則是完成董監改選的中華開發,開發已通過轉型為金融控股公司,未來將採用股份轉換的方式,將中華開發工業銀行以一股換一股的方式,轉換成中華開發金融控股公司。開發目前已是國內最大投資銀行,今年購併大華證券未能成功,而商業銀行的部分與華信銀行的合作將是未來觀察的焦點。


中華開發、中信銀集團也能受益

第三個則是中信銀集團,有別於其他「外部購併型」,中信銀行的金融控股公司屬於內部整合型,目前中信銀持有中信銀證券九九%、中信票券九九‧九九%,如果再把其他周邊金融機構納入考量,中信銀實力不容忽視。今年來外資加碼中信銀四○‧一萬張,持股總張數達九五‧二萬張,持股比率達二四‧一一%,外資以實際行動來表示對中信銀的支持。

第四個金融集團則可能是霖園集團,今年霖園取得四席玉山銀行董監席次,未來以匯通銀行、國泰人壽組合的架構仍具實力。至於國票集團行動最快,不過實力仍待加強。

金融控股法通過不是解決國內金融問題的萬應靈丹,不過金融機構營運範圍鬆綁,競爭壓力加大。對於民營具有企圖心的金融集團,這將是趁勢而起的空前機會,對於仍在政府掌控下的官營行庫或是有民營之名仍行官營之實的銀行而言,恐怕是噩夢才要開始。尋找好的銀行,高的淨值報酬率及低的逾放比仍是優先考量的標準,金融控股法是台灣金融業重新起跑的新里程碑。

延伸閱讀

中國新能源車嚴重「內卷」,比亞迪賣贏特斯拉後、瞄準歐洲、東南亞攻擊!殺戮戰場誰能全身而退?

2024-01-05

黃仁勳收購ARM觸礁,軟銀轉為推動上市!英美交易所搶破頭,最後「這家」靠兩大法寶勝出

2023-05-29

「張忠謀打給我耶!」黃仁勳、張忠謀忘年交情 25年前那通電話...讓輝達、台積電不離不棄共事成「最棒回憶」

2023-05-29

直播/黃仁勳COMPUTEX演講大秀5年來GPU改變:用AI模擬光線與物質,是運算的終極挑戰

2023-05-29

全球瞭望》全球AI進入iPhone時刻 「台股救世主」黃仁勳電腦展再開金口

2023-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