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台灣 IC 設計業首位女執行長 P.66

台灣 IC 設計業首位女執行長 P.66

「晶捷在二○○○年是創業階段,營收是零;二○○一年的營收要做一百萬美元(約三千五百萬元台幣〕;二○○二年我們則要做三千萬美元(約十億元台幣〕,成長三十倍。」晶捷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梁瑞娟很有自信地告訴韓國三星的主管。

去年十一月, 梁瑞娟飛抵韓國, 到全世界前兩大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 TFT-LCD 〉 製造商三星電子做簡報, 當時三星的一位主管問她,晶捷這三年的營收狀況如何,她就是這麼回答的。

三星的主管聽到兩年前這家公司營收還是零的時候,愣了一下,對梁瑞娟的自信與坦白有點佩服,隨後,這位主管笑笑地說,「我們會幫你做到二○○二年的目標。」就這樣,梁瑞娟拿到了晶捷成立三年以來最大的訂單,並且可能成為晶捷從去年每股虧損二.八元的公司,變成賺五元的最大助益之一。


蔡明介概念股之一──又有三星來助陣

除了三星的訂單外,最近,讓晶捷在國際間聲名大譟的原因是,晶捷、晶磊與創品被世界最大的 LCD 控制 IC 大廠、也是美國上市公司的 Genesis 控告侵權,讓許多美國分析師紛紛想了解晶捷究竟是一家怎樣的公司,著名的投資銀行高盛也對晶捷充滿興趣,甚至有些美國證券商還想把晶捷引薦到美國上市。

在台灣創投界只要提到晶捷,大家的第一印象:這是一家聯發科技董事長蔡明介的「概念股」,「蔡明介」三個字已經幫晶捷加分不少,加上晶捷又搭上今年最熱的 TFT-LCD 產業的列車,讓創投業者紛紛爭先恐後地想投資晶捷, 造成晶捷股票一股難求。

事實上,外界對於還未賺錢的晶捷,在未上市盤竟喊到一百元以上有所質疑。對此,蔡明介旗下的通訊家創投表示,他們相當看好晶捷的研發團隊,他們不須跟別人買 IP,就能自己研發出一系列的產品,很少公司擁有這樣的技術能力,此外,晶捷的價格競爭優勢,也是其他同業很難企及的。他相信,在二○○四、五年,晶捷的爆發力,絕對可以浮現。

只是,很少人注意到,晶捷有一位女性負責人。在 IC 設計界,女性技術人才少之又少,更何況是女性高階主管,近來在未上市頗受注目的晶捷科技執行長梁瑞娟,不僅是少數的女性主管,也是台灣 IC 設計業中唯一一位女執行長。

「她一天工作十七、八小時,又是一個空中飛人,每隔八、九天就要往返美國、台灣兩地,是超級工作狂。」晶捷股東之一的宏普建設董事長段津華口中這位女強人就是梁瑞娟。

別看現在晶捷如此受到創投及投資銀行的青睞,其實,這背後隱含了一段心酸的創業故事。 晶捷的前身︱︱美國 MRT 公司,曾經多次瀕臨倒閉的邊緣,當時根本沒有法人願意投資,而今天能夠扭轉局勢,就是梁瑞娟的「不甘心,為爭一口氣」的信念所支撐出來的。

今年四十二、三歲的梁瑞娟,中央大學物理系畢業,是班上僅有的兩名女生之一,雖然喜歡物理,但因為工作難找,所以梁瑞娟到美國改念電機,並拿到美國俄亥俄州州立大學電機碩士學位,畢業後就在美國南加州一家硬碟 IC 大廠Western Digital,從事繪圖晶片、顯示器 IC 的領域。

為爭一口氣──從技術象牙塔走進行銷

「我在矽谷一些新公司工作的朋友,在公司上市後都發財了,因此當時我對矽谷很嚮往。」梁瑞娟半開玩笑地說,她最後決定離開以國防工業發展為主的南加州,到高科技公司蓬勃發展的矽谷去發展。

在矽谷期間, 梁瑞娟陸續在華人開的公司泰鼎( Trident 〉 ,及一家華人與蘇聯人合開的公司 Accumos (技術團隊後來跳槽到 Genesis 〉 工作過,之後,又轉到以做晶片組為主的歐帝( Opti ︶,幫忙成立繪圖晶片部門,隨後又在 MRT成立之初成為研發部門副總。

「到 MRT 是另一個機會,可以從零開始做。」喜歡挑戰的梁瑞娟說。 一九九五年成立的 MRT,原是由台灣致福公司與韓國 LG 合資成立的公司,梁瑞娟負責繪圖晶片部門。不過,九五年時,繪圖晶片這個產業已經走下坡了,不若九三、九四年的興盛,繪圖晶片滿地都是,很多人都是「秤斤來賣」,MRT 在第一年把資金用完了,九六年又需要去找錢了。

當時,大股東有意將 MRT 獨立出來, 加上大股東致福已經沒錢再投資了,財源需要自己去開拓,為了讓公司可以繼續生存下去,梁瑞娟自告奮勇地說,要幫忙公司找錢。

「當工程師時的想法很單純,認為只要自己很努力,公司上市後,我們也會不錯,根本不懂得如何行銷。」梁瑞娟說,MRT 讓她從一個單純的工程師,變成一個知道如何做生意與行銷的人。

李志華、戴譙彥、蔡明介為三大貴人 
 
不過,剛開始梁瑞娟完全不知道去哪裡找錢,因此只好將技術拿出來賣,也就是賣 IP (半導體智慧財產權元件〉 ,但工程師很辛苦做出來的 IP, 一大堆只能賣二、三萬美元,「簡直跟泥土差不多。」梁瑞娟形容,這樣的價錢根本入不敷出。

九七年下半年時,梁瑞娟開始找大客戶,在完全不認識人的情況下,到處打電話介紹自己的公司,在數個月後,終於有了第一個客戶恩益禧,緊接著又有夏普的訂單進來, 讓快要倒閉的 MRT 有生意可做,也讓梁瑞娟重新燃起希望。

但只接訂單還是不夠,為了讓公司繼續生存,梁瑞娟認為還是需要「金主」,她轉而求助創投來投資,於是她大量「撒網」,發了一封封的電子郵件過去。雖然有創投派人來看,但是就是沒有人願意投資,當時,MRT 的可用資金僅剩致福再投資的二十萬美元。

「我永遠記得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那天,明碁旗下的達利創投總經理李志華打電話給我,說要和我們談。」這距梁瑞娟發信函給這些創投公司已經好幾個月了,沒想到還會有人對他們有興趣,她心裡真是又驚又喜。這是梁瑞娟第一次找到錢,林志華成了 MRT 的第一位貴人。

不過,九八年八、九月,回台找創投募資的過程不怎麼順利,讓MRT 的營運又陷入艱苦的階段。還好,將市場延伸回台灣的MRT,接到了來自聯詠的大訂單,讓 MRT 又能夠維持下去。 不僅如此,這位聯詠的經理戴譙彥還幫梁瑞娟介紹認識了當時擔任聯詠董事長的蔡明介,讓 MRT 的命運徹底改變。

在蔡明介的引薦下,MRT 有了太欣創投、宏普建設及蔡明介旗下智原公司的資金進入,之後,在股東的建議下,決定搬回台灣, 並且不再只做 IP,還要自己開發產品。二○○○年,梁瑞娟又找到了和通、中央投資、中華汽車旗下的創投來投資,並且回台成立晶捷,由台灣晶捷收購美國 MRT 公司。

回台的第一年,梁瑞娟「悲慘」的日子並沒有結束,因為晶捷還處於創業的階段,萬事起頭難, 當時世界最大的 LCD 控制 IC 製造商 Genesis、Sage、旺宏、晶磊等都已經出貨,剛剛推產品的晶捷花了一年的時間,卻連一個客戶也沒有。

從被「罰站」到成為台灣第一大廠

當時梁瑞娟為了要讓客戶看晶捷的產品,甚至還常常到一些公司去「罰站」,等到對方有空檔時,趕快抽空跟他們介紹產品,如此,一直到去年才有小部分的客戶,去年下半年,晶捷在技術上有了突破,訂單也跟著增加,包括明碁、光威等LCD 監視器廠商也開始跟他們下單。

去年, 許多 LCD 相關大廠都對晶捷有興趣,包括源興、光威、奇美電子、明碁、瑞軒等,都相繼成為晶捷的股東,其中蔡明介與旗下的通信家創投基金持股約在一○%左右。

現在, 晶捷已經度過了最艱辛的一段路,台灣 LCD 大廠幾乎不是他的股東,就是他的客戶,包括源興、明碁、光威、香港唯冠、瑞軒、大同等,還有韓國的三星、Honsol 以及 Image Quert 等三家公司。

不過,晶捷在今年第一季還處於「辛苦耕耘」的階段,前三月自結,出貨量三十五萬套,營收為台幣六千萬元,損益兩平,但四月則有不錯的表現,光四月就有二十萬套,營收一億多元,獲利一千一百萬元,四月每股純益 為○.二元,開始轉虧為盈,預計下半年在三星量產,及戴爾、惠普等國際大廠認證後,旗下代工廠應會開始使用晶捷產品,梁瑞娟對晶捷達到今年財測賣出五百萬套、每股獲利五元的目標相當具有信心。

晶捷眼前最大的對手是 Genesis,這家已占全球市占率六成的公司,「晶捷現階段的目標,是衝刺客源,而且鎖定在國際級大廠上,而且要讓客源深且廣,先讓晶捷穩坐第二的位子後,才來想下一步。」梁瑞娟說。

走過辛酸的道路,對於未來,梁瑞娟說,「我是只往前看、不會看後面的人。」這就是梁瑞娟,一位自信又坦率的女性執行長。

晶捷小檔案
成立時間:1999年12月16日
主要產品:監視器控制IC
資本額:4.5億元
主要經理人持股狀況:董事長兼總經理梁瑞娟1.96%
副總經理王立民0.45%
主要股東(股權比率占前十名的股東)
主要股東名稱 持股比例(%)
源興科技 11.29
英屬維京群島商晶捷公司 8.01
梁倫維 7.3
通信家創投(蔡明介) 6.66
達利投資 5.6
奇美電子 5.02
光威電腦 4.44
黃德生 3.16
王慧華 2.84
瑞茂投資 2.74

近三年獲利狀況
2002年(估) 2001年 2000年
營收(億元) 8.67 0.88 0
稅前純益(億元) 2.2 -0.97 --
每股純益(元) 5.06 -2.8 -2.68

梁瑞娟小檔案
年齡:約四十二歲
現職:晶捷董事長兼總經理
學歷:中央大學物理系、美國俄亥俄州州立大學電機碩士
經歷:美國南加州硬碟IC大廠Western Digital、美國矽谷Trident、Accumos
(技術團隊後來跑到Genesis工作)、Opti及MRT

延伸閱讀

00878配息0.51元、年化配息率9%「這天除息」!女兒高一存20張,她不選市值型ETF:享受餵養成就感

2024-05-15

00878、0056、00713...他年領百萬股息,目標存股1千張!40歲數學老師靠這2方法,加速前進200萬

2024-05-22

00878、00751B、0050...手頭有200萬如何存股ETF?金融業老手這樣搭:美股台股兩邊賺

2024-05-16

00713股價50多、00878破23元...股市2萬點該先賣一趟,低接回來賺更多?達人:3個理由「台股沒有天花板」

2024-05-22

不是00929、00878...00919奪ETF零股交易王!「月底換股+次次填息」25元還能買?有效買點在哪

2024-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