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日本那斯達克收攤啟示錄 P.16

日本那斯達克收攤啟示錄 P.16

日本那斯達克市場因為行情欠佳、成交低迷,最近考慮收攤;與兩、三年前那斯達克公司全球走透透、到處開設交易所,企圖連結全球市場,成為二十四小時永不歇止的交易環境相對照,又讓我們看到另一個泡沫化的後遺症。

一個交易所要能吸引最多的公司來掛牌,把最多的投資人、最多的證券商、最好的金融商品,以及最好的投資銀行集中在一起,能讓市場的效率達到最高,就是一家好的交易所。

儘管金融商品愈來愈多元化,投資的市場也愈來愈廣,但是一般投資人還是對自家的股票最有興趣;過去行情好的時候,常聽台灣朋友說:台灣的股票都賺不完了,哪還有空去賺美國股票錢?等到台股行情不好時,又聽到:買台灣股票都賺不了錢了,去美國做豈不是更慘?相信多數人都有這種想法。

三、四年前,網際網路發達的時候,很多人認為某些網路公司或網站有機會成為全球性的達康公司;事過境遷後發現,多數人還是喜歡看本國網站所提供的資料內容,有人根本不上國外網站。所以當初認為網際網路可以打破疆界的藩籬,成為無國界環境的理想,事實上僅達到一小部分,而存活下來的多數網站仍然具有較重的地域色彩。

日本的交易所不少,目前在東京有東證一部、東證二部,大阪也有一個,還有那斯達克日本( NASDAQ Japan )、JASDAQ,以及難產的 MOTHER (類似台灣的興櫃市場),搞得外國人胡裡胡塗的。 JASDAQ 裡的九二八家上市公司中有很多外國企業,其最大的公司是雅虎,其次是麥當勞,第三是日本聯電(前新日鐵)。

美國那斯達克公司為什麼在歐洲買了 EASDAQ 公司, 又在日本成立 NASDAQJapan?因為那斯達克在美國本土的競爭壓力愈來愈大; 以往客戶的單子都一古腦丟到市場撮合交易,但是隨著商業形態的日益複雜,客戶有愈來愈多的不同要求。

比如法人客戶希望交易巨額股票,如果直接在市場上交易,可能會考慮手續費太貴,也希望低調行事,以確保交易的隱密性或是市場的穩定性;在這種狀況下,法人會希望在場外交易,不過那斯達克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

美國 Instinet ( Institution Network )公司雖然不是券商, 但是卻擁有一套電腦系統,提供法人不具名在網上交易股票; Instinet 提供這項服務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而且愈做愈好,吸引很多法人的單子。

過去談資本市場通常只有初級的發行市場,及次級的交易市場,現在為了因應全球化而有三級市場,進行盤後交易。加州的 Jeffries 證券抓準洛杉磯與紐約有三小時時差,紐約股市下午四點收盤,洛杉磯下午一點,於是 Jeffries 扮演造市者( market maker )的角色,提供法人盤後交易的服務,也做得有聲有色。

面對場外及盤後交易的侵蝕,那斯達克的市占率因法人客戶流失而逐漸下滑,為了挽回頹勢, 才興起連結國際市場的念頭。 先是買下歐洲的 EASDAQ, 又成立NASDAQ Japan,想要串起來,成為一個二十四小時的全球市場。

今年四月, GE (奇異)這家美國、甚至全世界市值最大的公司,在 EASDAQ 市場整個月的成交量才七十四「股」,顯然股票投資其實是很地域化的東西。對歐洲人而言,買諾基亞、戴姆勒汽車或德意志銀行的股票相當自然,但是買非歐公司的股票,總有那麼點不自然。

在日本, 「 JASDAQ 」的名字已被捷足先登, 所以那斯達克取名「 NASDAQJapan 」;未來如果那斯達克對台灣市場也有興趣,恐怕台灣的公司也得叫作「NASDAQ Taiwan 」,因為「 TASDAQ 」也被櫃台買賣中心取走了。不過有了日本分店收攤的經驗,短期間那斯達克應該不會想到台灣或其他地方再設交易所了。

NASDAQ Japan 的例子讓我們發現,一國多所不是好事; 如果排不上第一、第二就很難獲利。也算 NASDAQ Japan 倒楣,新來乍到,又碰上股市大跌,網路及資訊產業都不好,成交量低迷,正是交易所的最大致命傷。

另方面,二十四小時全球性的交易到底有沒有必要?如果歐洲人不想買美國股票,就更不會買日本股票,其他國家的投資人也是一樣的心思;既然如此,幹麼搞出二十四小時交易跟自己過不去?所以最理想的狀況是「一國兩所」,如美國的紐約交易所及那斯達克;如果連那斯達克都備感經營壓力了,更不用說其他國家第二、三個交易所了。

歐盟雖然已經成立一段時間,歐元也正式啟用,但是至今歐洲各國仍有自己的交易所;因為歐洲到現在還搞不太清楚,他們到底是一個經濟體還是很多個國家?歐洲主要國家的交易所先前也曾倡議合併,不過後來也是不了了之。這意味著歐盟存在幾個問題,一是經濟尚未完全整合;二是會員國的語言、文化不盡相通,不希望太快失去自有的特色;三是各交易所的系統不相容,包括下單、交易、交割、清算、資訊等系統,要用哪一套恐怕還有得吵。

至於大台灣地區的交易所情況也有點複雜,台灣有台灣交易所及櫃台買賣中心,包括集中市場、 OTC、快要消失的二類股,以及興櫃股。中國大陸有上海、深圳兩個交易所,各自再分為 A 股及 B 股;香港則有主板和創業板兩個交易所。

一個交易所掛牌的公司應該要有代表性,代表當地的經濟、產業或公司的發展程度和成就。如果想表現出產業特色的話,大可用指數來區分,如電子股指數或小型股指數,而不是成立新的交易所讓這個產業裡的公司上市。產業過度集中的缺點是,萬一遇上景氣循環中的衰退階段,股價下跌、成交量萎縮,這個交易所豈不是要喝西北風?

前幾年中國一度考慮將深圳及上海交易所合併,當時的兩個方案,一是將兩者合併成上海交易所;另有一說則是讓深圳成為專門讓外國公司掛牌的交易所,其中包括台商企業。瞧!一講到股票,就同意「兩國論」的觀點。

北京也曾一度考慮成立興櫃市場,武漢也揚言要成立交易所,其他經濟發展稍具規模的城市,也各自都想搞一個交易所來玩玩;所幸後來統統不准,不然這下子尾大不掉,大陸財金當局的麻煩就大了。

交易所的功能是要將交易的相關元素集中在一起,哪有愈分愈細的道理?交易所設在何地並不重要,不過交易所的所在地會吸引券商的聚集,而券商一多,律師、會計師亦會跟進,對當地的都市化發展自然有所幫助。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經濟發展的特色,反映在股市上也是如此。台灣的電子業強,所以股市電子股的比重也相對較重。大陸的經濟發展較晚,目前重量級的產業仍集中在公共建設領域,如電信、電力、運輸、航空、公路等,而相關的公司在香港多有掛牌。在香港恆生指數成分中,比重排名第二的是中國移動、第七是中國石化、另一家中國電信則排在第十九位;至於其他的銀行、建設等公司也不少,使得香港股市形成以大中華經濟圈公共建設績優股為主體的特色,其所代表的經濟層面較廣。

而台灣則聚焦在少數產業,除了眾所周知的電子業外,金融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台灣電子業投資大陸的比重很高,目前大陸出口有三成是電子產品,其中的七成全是台商所創造的;眼前台商電子業在中國以外銷為主,但是未來市場將逐漸轉為內需,這將使台灣成為大中華圈,具有那斯達克市場特色的股市,成為區域內成長最快、產業最新、企業積極尋求上市( IPO )的地方。

至於上海股市,雖然一心想成為金融中心,但是中國股市有六成股權集中在官方手裡,未來除非官股減持得差不多了,否則將很難有民營公司獲准上市;另方面,也除非官股出清,否則沒有外人對大陸股票會有興趣──除了少部分的本土資金外。

因此在可預見的未來,國際投資者眼中的大中華經濟圈內只有兩個股市,想買績優大型股就去香港,想買成長潛力足的股票,歡迎到台灣來。正如美國紐約交易所和那斯達克市場的明確區隔。

(谷月涵的電子信箱: mrtaiwan@mrtaiwan.com.tw )

延伸閱讀

31歲被騙光千萬積蓄,侯昌明從一毛不拔到住上億豪宅:50歲轉念「對老婆花錢不再手軟」

2022-04-17

失智父要不要急救?那一夜我好煎熬...侯昌明告白:你要過得比他更好!

2018-02-22

被倒會上千萬破產的親戚長輩,卻主動來我家要教我理財...吳淡如經驗談:出社會你該懂的「人情界線」

2024-03-20

「我寧願疑神疑鬼,也不要只是幫老爸買瓶銀杏就好」侯昌明長照失智父19年的5個珍貴啟示

2020-09-24

拼命賺錢半輩子,才發現幸福比錢更重要!侯昌明:中年後為了自己,要捨得花錢

2019-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