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本益比,多少倍才合理? P.130

本益比,多少倍才合理? P.130

市場的平均值維持在十二到十五倍,或將成為常態。至於個別股票,現在是完全失靈。營收的變化趨勢與毛利的消長,在這幾個月對股價的影響大於本益比的效應。

把股價除以每股盈餘,得到的比值就叫做本益比,寫成公式:A=B∕C。太簡單了,國小三年級以上的小朋友都會作。在應用上,把這個式子轉一下,變成:B=A*C。掌握這個轉換,就可以當專業投資機構的研究人員。
在這些報告上對股票預估價(B)的計算,就是用這個公式算出來的。研究員辛辛苦苦,運用各種技巧去猜明年的每股盈餘(C)是多少,然後套上神奇的本益比(A),就得到他認為股票應該有的合理價格。如果這個數字比現在的市價高很多,投資建議就會是強烈買進之類的;如果相差不遠,就建議客戶持有,或者減碼;萬一,這個數字居然低於市價,這種情形很少出現,當然就要建議賣出。

為什麼小朋友不能當分析師?

這個作業過程很簡單,為什麼一定要企管碩士才能作,不能找個國小畢業生按計算機就好?
因為學生作的題目,只能有一個變數,其他的條件題目都要提供,否則就是無解。聯考要是出現這種題目,教育部長肯定挨罵,該題一定送分。不幸的是,投資世界裡,三個都是未知數,研究員去猜其中兩個,我們就拿這些猜測作依據得到的第三個數字,作為決策的參考。這個猜的功夫,就需要高的學歷,豐富的經驗了。
以前比較各家研究員功力,只要比盈餘估的正確度,加上推算過程的合理性,大概就可以看出端倪。這兩年,本益比也跟著政經環境的變化而有大波動,讓這個看起來簡單的國小算術,成了高難度的二維拓樸學。

多少倍才合理?

通常會用歷史的平均作為判斷,但這個習慣用法,正好說明以本益比為基礎的投資決策模式不適用於現在。過去三十幾年的紀錄,台灣股市的平均本益比很少低於二十倍。如同台灣的定期存款利息,很少低於五%一樣。可是當總市值超過年國民生產毛額總數之後,掛牌企業超過千家,各種衍生性商品普遍應用,反倒是美國超過百年的統計結果,會比台灣自己的數字,更加適用於分析現在的狀況。因為以前的資料充滿新興市場的特性,但現在行為模式卻與成熟市場一致,當然不能再引用過時的資料。
市場的平均值維持在十二到十五倍,或將成為常態。至於個別股票,現在是完全失靈。營收的變化趨勢與毛利的消長,在這幾個月對股價的影響大於本益比的效應。
上周金管會宣布兩件與金融機構有關的規定,一個是顧及資本自足率,所以不能隨便買庫藏股,不是好事,但影響不大;另一個規定是金融機構很特殊,所以不能惡意購併。半年前寫過,如果開發是經過惡意購併的過程完成經營權的移轉,台灣股市很有可能就此直上萬點。這個白日夢,已經被判死刑了。缺乏這種強力的誘因,低本益比的環境不容易改變,台灣股市暴衝的機會就低,只好回家翻翻教科書,從本益比這些基本訓練開始,回歸長期、穩定的選股模式。

延伸閱讀

誰說高股息ETF報酬率一定輸市值型?他47歲提早退休、年領百萬被動收入「1招賺贏0050」,景氣好壞都能用

2024-05-21

全台灣3縣市熱到發紅!上飆38度極端高溫出門像「煎肉」 躲室內沒事?1類人宅在家也會中暑

2023-07-08

阿堂鹹粥為何再漲價?店家用「買車」舉例曝「改菜單原因」 老闆娘淚訴:真的沒賺在硬撐

2023-07-09

旅行社訂錯機票「24人困印度」、回不來被迫多請假 領隊還提1要求眾人全怒!賠償方案出爐

2023-07-07

3萬元「房貸補貼」要入帳了!首波25萬戶「這時間」撥款 第一批名單有你嗎?小心漏做1事「視同放棄」

2023-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