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台商赴港上市 風雲再起 p.136

台商赴港上市  風雲再起 p.136

港股有高本益比誘因,而且背靠中國,充分享受中國成長果實;加上香港有諸多稅負上的優異條件,對台灣企業極具吸引力。

一九九五年曾經以「The Death Hong Kong」預言香港死亡的《財星》(Fortune)雜誌,最近由它的姊妹刊物《時代》(TIME)雜誌代為承認當年的報導錯誤。
《時代》雜誌在十二年後用了二十五頁的篇幅,以「Hong Kong,China」為題,間接承認了《財星》十二年前預測「香港之死」的錯誤。

《時代》在文章中指出,香港在過去十年經歷了很多風雨,亞洲金融風暴、禽流感、SARS、五十萬人上街頭抗爭《基本法》第二十三條;正當人人以為香港氣數已盡的時候,香港卻克服了一個接一個問題,如今恆生指數站上二萬一千點,且香港的樓價仍穩步上揚。

中國加持 香港新股上市熱潮再現

《時代》用了一個很肯定的判斷說:「作為興旺中國的一部分,這幾乎保證香港可以永遠繁榮。」《時代》認為,香港一九九七年回歸中國,有如由一顆古老帝國英國殖民地的「明珠」,變成國際新力量中國的一部分。香港很幸運,回歸後正值中國內地邁向更自由開放,中國和香港將繼續向前邁進。

《時代》用了二十五頁的龐大篇幅為香港的未來平反,台商也正一波波地前進香港找機會。六月以來,香港股市新股上市再起熱潮,從百麗、銀泰百貨、碧桂園後,最近又有稻香集團、合景泰富、舜宇光學、中國高速傳動等十三檔新股要招股上市,其中不乏知名的台商企業。

今年來,已有三檔台資企業順利在香港股市掛牌上市,第一家是生產漆包線的台一國際。今年元月十一日,台一國際以每股一.六六港元(以下幣值皆為港元)承銷上市,超額認購達一○五倍。但一上市便跌破承銷價,一口氣跌至一.○五元,幾乎較上市價跌掉近四成。目前股價回升到一.五一元,仍是香港股民口中的「潛水」狀態。而台一國際發行六億股,目前市值約九億元。

後來接棒的是生產鋁質電解電容的凱普松,今年五月七日凱普松以每股○.九三元掛牌,獲得四十四.二倍的超額認購,但股價也只曇花一現,目前只有○.八三元,仍在承銷價以下。

第三家則是生產按鍵的大洋集團。大洋集團獲得五十九倍的超額認購,六月八日以每股三.五元上市,目前股價在三.六二元,是今年台資企業在香港上市,惟一站上承銷價的企業。

今年在香港初次公開發行(IPO)的企業達三十檔之多,只有十家股價跌到發行價格以下,台資企業掛牌三家,就有二家是「潛水」狀態。主要是台資企業○五年起掛牌的都是電子產業居多,除了富士康以三.八八元招股,大漲到二十八.八元震撼了香港股市外,這幾年在港上市的電子產業以乏善可陳居多。

最具代表性的是,中芯半導體在○四年三月十八日以二.六九元招股,如今剩下一.○六元,股價還不到IPO價格的一半。○五年台資企業在香港上市達九家,創了紀錄。那一年上市的佳邦環球以一.○二元招股,如今只有○.六四元,仍距承銷價甚遠。

佳邦環球是佳鼎轉投資的子公司,以生產印刷電路板為主。後來同業的瀚宇博德以一.七七元招股上市,由於有華新焦家的招牌當後盾,瀚宇博德的超額認購倍數出奇的好,但是股價漲到二.三一元後,如今只有一.八六元,雖然沒有跌破承銷價,但與大家的期待卻有很大的落差。

還有○四年四月八日以一.七五元招股上市的晶門科技,以生產小尺寸面板驅動IC為主,股價一度大漲到三.九八元,後來業績受到手機市場成長趨緩衝擊,股價一度跌至○.九九元,目前只有一.○七元。雖然有廣達集團的背景當後盾,但是晶門科技上市榮景只是曇花一現。

其他還有在LCD監視器及LCD TV表現不錯的冠捷科技,股價一度漲到九.八五元,後來受到群創的挑戰,這兩年股價一度跌到四.四一元。還有生產數位相機的精熙國際在去年二月十日招股,每股二.二元上市,股價一度跌至二元,目前在二.八七元,只能算是差強人意。而九七年上市的唯冠國際,當年以一.一二元招股,股價一度跌到○.四一元。今年華映入股唯冠二成股權,又讓唯冠股價跑到承銷價以上。

港人偏好內需股 康師傅表現突出

台灣的股票市場以電子產業為主力,在台股的市場,平常有七、八成的資金穿梭在電子股。但是在香港,一般內需通路股或基礎建設、地產股通常有不錯的表現。像是九二年以每股一.一八元掛牌上市的裕元工業,上市以來市值成長達二十一倍,目前與富士康是台資企業晉升恆指成分股的公司。

食品業具代表性的康師傅九六年以每股一.六八元掛牌,股價一度漲到九.九五元,目前市值達四九一.八億元,已超越裕元,成為第二大市值的台資企業。從女鞋代工轉入通路市場的永恩國際,○三年股價一度跌到○.○六五元,現在又漲到九.八元,市值一度直逼一五○億元。

在香港上市的食品通路股,像是康師傅、李寧、百盛、雨潤、蒙牛、匯源果汁等,通常可以將本益比拉升到五、六十倍,至少都達四十倍以上。上市高本益比的誘因,都使得已在新加坡掛牌多年的旺旺,決定以每股二.三星元於市場上買下全部流通股,預計將轉往香港上市。

港股有高本益比誘因,再加上背靠中國,充分享受中國成長果實,而且,全世界資金匯聚,港股已是國際大戰場。對台商來說,在香港籌資,一方面可以擺脫四○%投資中國的上限規範,加上香港有諸多稅負上的優異條件,台資企業在香港上市很可能風雲再起。

而且,有別於過去在港上市很可能是台商在中國投資豐收後的單一布局,今年起,從富士康掛牌效應,很多集團企業的子公司將積極赴港上市。

富士康效應 企業子公司當試金石

這兩個月間,市場傳聞台塑集團可能把中國業務分批在香港上市;華碩區分品牌與代工業務,也有在香港上市的傳說,但都遭到當事人否認。不過最近台達電準備將旗下網路設備廠達創,透過子公司Delta Networks Holding在香港集資上市,很可能為集團企業子公司在港上市揭開新的序幕。

達創資本額為台幣四.九六億元,去年稅後純益為三.八八億元,每股稅後純益達七.八二元。而且今年網通產業興旺,達創今年前五個月獲利二三○○萬美元,每股稅後純益可能在十二至十五元之間。如果在香港掛牌,股價必有出色表現。

如今,決定在電子產業並不討好的香港股市集資,可能牽動集團未來的大中華市場布局。除了達創外,鴻海家族的軟板工廠鴻勝科技傳聞要在港IPO已久,如果有富士康成功的保證,鴻勝掛牌將掀起驚人的超額認購。還有宏達電的子公司,在中國以自有品牌PDA脫穎而出的多普達,也可能在香港集資。

在香港上市的工業股或台灣的科技股,由於香港投資人不太熟悉產業背景,通常上市後不太容易得到青睞,即使威名顯赫的富士康,也是上市後第一天便跌破承銷價。因此,有大財團實力當後盾,再加上有突出的業績成長來保證,這恐怕是電子產業要在香港股市殺出重圍的不二法門。

選股方向 食品、水泥族群具潛力

不過,很多傳統產業把生產基地與資本化過程巧妙布局,可能是未來的重要趨勢。這對於原本就是港股強項的食品通路產業,將會是大顯身手的好機會。目前康師傅市值直逼五百億港元關卡,若再稍加把勁,很有機會成為恆生成分股的成員。康師傅充分發揮香港上市的優勢,使得旺旺必須重新思考上市新戰場。

今年台資食品在香港可能將添兩個新兵,一家是大成長城子公司大成東北亞公司,另一家是統一的中國事業。食品股在台灣是乏人問津的冷門產業,歷史上的本益比都在十倍以內,不過大成的股價過去兩年來從台幣八.七元漲到三十四.七元,成長的動力來源是大成東北亞。

大成長城在台營收是台幣一四七億元,大成東北亞則達台幣二百億元以上。目前大成在中國年產一億隻雞,全中國市占率四%,而中國白肉雞市場未來將成長至年需求七十五億隻。大成目標是一○%市占率,未來成長空間寬廣,這也是大成長城在台灣股價大漲的憑藉。

有了康師傅、大成的前導力量,統一企業分析中國業務在香港上市,看起來也成為不得不爾的選擇。統一企業是台灣最老牌的食品集團,如今市值遠遠被康師傅超越,股價表現又不若大成那麼亮麗,如今連旺旺都思考在香港布局,統一在香港上市看來是勢在必行。

台資企業另一個受期待的是,已躋身全中國第二大通路商的大潤發中國,這是潤泰集團旗下在中國布局最重要的一家,去年純益約六四○○萬美元,未來潛力深受期待。

其他可能準備上市的食品通路集團,包括有亞東集團的遠百,也準備將中國百貨事業上市,而益航轉投資的大洋百貨也可望在香港上市。由於在香港上市的百貨股,如南京金鷹商貿、百盛、京客隆,以及浙江的銀泰百貨股價都有不錯的表現,可能讓更多台資企業參與。

港台兩地投資人不同的偏好,未來可能影響台資企業選擇的重要考量。除了食品股外,水泥產業在香港也是一個好產業。

由於海螺水泥股價在香港連番大漲,最近刺激了在香港上市的台泥國際與嘉泥中國合併,經過多次磋商,一股嘉泥中國將換○.四五四五股的台泥國際。這兩家公司原本就有姻親關係,目前台泥國際年產約一三二○萬噸,嘉泥中國約五百萬噸,兩家公司併在一起,有機會變成僅次於海螺的全中國第二大水泥廠。

這個合併案促使兩家在香港上市企業股價狂漲,其中台泥國際近三個月從一.四七港元直奔到六港元;嘉泥中國則從○.八港元大漲到二.六四港元,這個合併案使得台泥與嘉泥在中國競爭實力大增。

有了台泥與嘉泥在中國布局,同樣以中國布局為主,目前主力生產基地在江西、湖北、四川的亞泥中國,現今在中國有十八家關係企業,去年營收為人民幣五十五億元,獲利人民幣一.○二億元,二○一二年年產能將達二一二○萬噸,今年在香港掛牌,恐怕也是勢在必行。

這股集團化在香港集資的新趨勢,看起來會成為財團新戰略。像是富邦金控買下港基銀行,改名為香港富邦銀行後,不僅讓富邦的招牌在香港擦得更亮,也讓富邦集團更加鞏固了華南台商客戶。去年富邦香港稅後純益達三.二七億港元,成長三五.五%,對台資企業的存款從七‧六八億港元成長到二十四.一一億港元,對富邦金控來說,是實力的延伸。

有香港市場集資的便利,今年六月,台資又有三家公司在港集資。除了達創外,還有台表科的子公司峻淩科技,這是一家印刷電路板(PCB)接合的公司。另一家是在女鞋代工具有極高知名度的興昂集團,這次將以「九興控股」的名義招股上市,由於集資金額高達四十億港元,將成為今年香港十大集資的個股之一。

九興控股於雲林虎尾發跡,在東莞成長壯大,目前生產線超過七十條,越南也有十幾條生產線,員工超過六萬人;興昂在高價女鞋的原廠委外製造(OEM)或設計代工製造(ODM)市場都表現很出色。由於今年百麗上市招來驚人超額認購,九興上市必成為焦點。

那麼,先前台一國際、凱普松,及大洋集團,再加上達創、峻凌、九興,累計今年以來已有六家台資企業在香港上市。而今年下半年會在香港集資的企業可能多達十家以上,將順利超越○五年的九家台資企業在香港集資的紀錄。

預計今年在港上市的台資企業達十五家,到了○八年北京辦奧運,台資企業在香港掛牌預估將達二十至三十家。以目前台資企業在港上市已達五十五家來看,到了○八年,台資企業在港掛牌將達百家,這將是一個新里程碑。

九○年代以來,台商積極向外投資,如今可用遍地開花來形容。選擇在香港上市的企業已突破五十家,在新加坡掛牌的也有旺旺、寰邦科技等不下二十家。選擇在中國掛A股的也有成霖潔具、國祥製冷等企業,如今在越南掛牌的也有大亞電線電纜、東光鋁門窗、大同奈等企業。

台灣面對一波接一波的海外上市熱,不必恐懼,或動輒採取圍堵的手段。只有愈開放,或更加凸顯台灣資本市場的競爭力,這恐怕是台灣不得不面對的新潮流。

延伸閱讀

數位醫療出口的障礙
數位醫療出口的障礙

2024-07-03

台積電長期成功的祕訣
台積電長期成功的祕訣

2024-07-17

另類的「戰爭紅利」
另類的「戰爭紅利」

2024-06-19

川普回來了?
川普回來了?

2024-07-31

當衰退來敲門
當衰退來敲門

2024-08-14